• 首页>诗词 > 诗词
  • 扬州诗局全唐诗拍卖

    1.全唐诗(扬州诗局本)

    161-185卷共 836首

    古风 有 飞剑决浮云

    蜀道难 有 剑阁峥嵘而崔嵬

    梁甫吟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飞龙引二首 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独漉篇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临江王节士歌 安得倚天剑, 跨海斩长鲸。

    门有车马客行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东海有勇妇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白马篇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塞下曲六首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入朝曲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出自蓟北门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北上行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发白马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君马黄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少年行二首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猛虎行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玉壶吟 三杯拂剑舞秋月, 忽然高咏涕泗涟。

    扶风豪士歌 抚长剑,一扬眉, 清水白石何离离。

    金陵歌,送别范宣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悲歌行 剑是一夫用, 书能知姓名。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山鹧鸪词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

    赠何七判官昌浩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赠郭将军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赠崔侍郎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赠崔郎中宗之 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醉后赠从甥高镇 匣中盘剑装昔鱼, 闲在腰间未用渠。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赠易秀才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

    赠友人三首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陈情赠友人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太费时间,要求提高悬赏

    2.幽咽泉流水下滩,幽咽泉流冰下难,到底哪个正确

    幽咽泉流冰下难是正解

    ①作“冰下滩”——明万历三十四年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清康熙四十三年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清康熙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

    ②作“水下滩”——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在“水”下注“一作‘冰’”、在“滩”下注“一作‘难’”;北京图书馆藏失名临何焯校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

    ③作“水下滩”——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在“水”下注“一作‘冰’”,《四部丛刊》影印日本那波道圆翻宋本《白氏长庆集》;

    ④作“冰下难”——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绍兴本《白氏文集》,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校《白氏文集》。

    这么麻烦,走了岔路,直接看意境,什么都不用争了。

    3.全唐诗版权归谁所有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

    版框16.6cm*11.5cm。《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

    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我想着版权应该归国家所有。

    4.我国最大的诗歌集是《诗经》、《楚辞》还是《全唐诗》

    我国最大的诗歌集是清康熙时编篡的《全唐诗》, 它是清朝初年编修的一部汇集唐朝诗歌的集子.全书共900卷,目录12 卷,共收唐、五代诗4.89万首,作者2 200多人.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版框16.6cm*11.5cm.《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5.«全唐诗»的写作背景

    全唐诗库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共计九百卷。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

    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版框16.6cm*11.5cm。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

    6.《春望》《次北固山下》《渔家傲.秋思》《天净沙.秋思》出自哪部诗

    《春望》《次北固山下》《渔家傲.秋思》《天净沙.秋思》出自《全唐诗》. 该书编成的次年,即由内府精刻行世,后又有扬州诗局本,二本皆为一百二十册,分装十函.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归并成三十二卷.1960年,中华书局据扬州诗局本断句排印,并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 辑补《全唐诗》的著作,以日本上毛河世宁(即市河宽斋)《全唐诗逸》三卷为最早,成书时间约相当我国乾隆时期,凡补诗七十二首,句二百七十九条.中华书局本《全唐诗》附于全书之末,今人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二种,据敦煌遗书补一百七十六首,孙望《全唐诗补逸》二十卷,补诗七百四十首又八十七句,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二十一卷,补诗一千一百五十八首又二百四十三句.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成《全唐诗外编》出版.复旦大学的陈尚君先生对唐诗补遗进行完善工作.陈先生将目光放在包括《会稽掇英总集》、《天台诗集》、《翰林学士集》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唐宋文献及域外汉集上,所涉典籍达五千余种.其历时两年多,终成《全唐诗补编》,由中华书局于1992年出版.是编对《全唐诗外编》做了细致的甄别工作,剔出一些误收重出之作,又新增佚诗四千六百六十三首,句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诗、句皆必注典籍出处),诗人一千一百九十一人(生平皆以精当考订).加上《外编》原有成果,《补编》共收诗六千三百二十七首,句一千五百零五条,约为《全唐诗》作品的七分之一;收诗人一千六百多位,其中新见者九百余位,接近《全唐诗》诗人的三分之一.至此,唐诗作品存世者正式已知诗达五万五千七百三十首,句计三千零六十条;所涉唐代诗人三千七八百位.这还不包括1992年夏天在湖南长沙唐窑出土瓷器上所题的几百首唐诗.据悉,“其中不少诗是《全唐诗》中没有收进去的”.另外,近年尚陆续有一些唐诗补遗之作发表. 考订著作,有刘师培《全唐诗发微》,收入《左庵集》,篇幅不多;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订正《全唐诗》小传、篇章等错误,甚为精到,收入中华上编版《唐人行第录》.。

    7.《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的多少首诗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

    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版框16.6cm*11.5cm。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康熙为《全唐诗》所作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这个数字是相当可靠的。

    8.曹寅的刻书之功

    清朝时轰动朝野的《全唐诗》、《佩文韵府》和《全唐文》三部古籍巨著,分别于康熙、嘉庆年间在扬州刊刻而成。

    市档案局清史工程中整理抢救出的《清宫扬州御档选编》不少奏折,描绘了当年扬州刷印业高度发达的盛景。青岛市档案局副局长、文史专家魏怡勤经过对“御档”精心研究,向记者解读了这三部古籍巨著在扬州校刻的全过程。

    扬州诗局为何设于天宁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兼任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在扬州创办了一个大规模的编校出版机构——“扬州诗局”,奉旨校刻《全唐诗》。“扬州诗局”就设在扬州天宁寺里面。

    康熙四十四年的三月十九日,“上发《全唐诗》一部,命江宁织造曹寅校刊,以翰林彭定求等九人分校。”曹寅奉旨后,即积极着手筹备。

    当年至次年期间,曹寅所上的奏折很多内容与刊刻《全唐诗》有关。据史料称,曹寅把“扬州诗局”设在天宁寺里,是因为天宁寺内就有巡盐御史的行署,属于两淮巡盐御史的房产,而且10多年前孔尚任曾住在天宁寺东廊待漏馆。

    这样既不用出去另找房子,也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校刊《全唐诗》的质量,加快校刊《全唐诗》的速度。《全唐诗》究竟何时开刻《全唐诗》开刻时间问题一直有争论,而清宫扬州御档的解密,使这个历史疑团迎刃而解。

    据《清宫扬州御档选编》载,曹寅四十四年(1705)五月初一日折云:“恭蒙谕旨刊刻《全唐诗集》,命词臣彭定求等九员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局……”可以看出,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刊刻《全唐诗》书局,但校刊工作并未完全开展。

    另从其他档案资料可以看到,编校词臣是陆续到位的。曹寅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的奏折:“校刊全唐诗,现今镂刻已成者,臣先将唐太宗及高、岑、王、孟肆家刷印,装潢一样贰部进呈。

    其纸张之厚薄,本头之高下,伏候钦定,俾臣知所遵行。”康熙帝朱批:“知道了。

    样本都改过发回。”《全唐诗》大规模的刊印工作自此开始。

    扬州诗局进入刊刻工作的高峰期,实际上是在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以后。《全唐诗》何时刊印完毕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曹寅多次上奏康熙,请示刊刻事宜。

    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月二十八日的奏折说:“又诗局翰林官等,校修唐诗,今年可以竣事。”到了七月初一奏折:“遵旨校刊全唐诗集,目下刊刻只剩五百余页,大约本月内可以刻完,八月内校对错字毕,即可全本进呈。

    共计有十二套,除春间所进二套外,又校对得六套,谨装订进呈御览,伏求圣训俯鉴错误,指示臣等,使得刊改归正,以成一代之书。”康熙帝朱批:“刻的书甚好,等细细看完序文,完时即打发去。”

    至此,《全唐诗》的校刻工作已接近尾声。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十五日奏折:“今有刻对完全唐诗九十套,进呈御览。

    其余俱已刻完,月内对完,即行刷印进呈,合并奏闻。”《进全唐诗表》说:“于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书成,谨装潢成帙,进呈圣览者。”

    康熙四十六年(1707)四月十六日(5月17日,康熙《御制全唐诗序》写成颁发,补刻诗序,冠式书前。《全唐诗》的刊印工作即全部结束。

    刊印速度和质量如何今本《全唐诗》900卷计9814页,除去先前所试刻少部分外,平均每月刊刻在1000页以上,这个速度在雕版印刷时代是相当快的。从奏折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全唐诗》异常重视写刻质量。

    曹寅上奏康熙时说:“臣细计书写之人,一样笔迹者甚是难得,仅择其相近者,令其习成一家,再为缮写,因此迟误,一年之间恐不能竣工。”当时正流行软字精刻风尚,曹寅于康熙四十四年七月专门召集文人训练名手缮写和雕刻《全唐诗》,《全唐诗》字体借鉴欧体、赵体风格,秀丽、俊逸且900卷前后字体几近一致,因为字体风格独特、印刷精美、校勘谨严,也为其成为清代雕版史上的典范之作奠定基础。

    曹寅何时何因去世为了更好地昭示自己的文治武功,玄烨又于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命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等,于扬州开刻《佩文韵府》。之所以把刊刻地定在扬州,恐与曹寅曾在扬州校刻《全唐诗》,所刻书令康熙十分满意有关。

    曹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初三日(5月7日)奏折称:“《佩文韵府》已于三月十七日(4月22日)开工刊刻。”此则奏折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佩文韵府》在扬州开刻的准确日期。

    至于刊竣的日期,我们可以从档案书籍中找到答案。据《清宫扬州御档选编》载,李煦在“奏为御颁佩文韵府在扬州刊刻公竣装箱进呈等请旨事”一折中称:“窃臣与曹寅、孙文成奉旨在扬州刊刻御颁《佩文韵府》一书,今已工竣。

    谨将连四纸刷订十部,将乐纸刷订十部,共装二十箱,恭进呈样。再连四纸应刷钉若干部,将乐纸应刷钉若干部。”

    此奏折还说明《佩文韵府》的雕印任务是曹、李、孙三人共同奉旨承办的,书局的初期刊刻工作由曹寅主持,但不久曹寅病故。李煦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十八日(8月19日)奏曰:“江宁织造曹寅于六月十六日(7月19日)自江宁来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癯,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

    七月二十三日又上奏:“曹寅七月初一日(8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