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徐安贞在全唐诗

    1.《全唐诗》是最全的唐诗集吗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杨中讷等奉敕编纂,成书于次年十月。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2.«全唐诗»的写作背景

    全唐诗库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共计九百卷。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

    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版框16.6cm*11.5cm。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

    3.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边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别处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所感叹的是人与大雁不同,人不能象大雁一样一起回归。

    出自唐代一位七岁女童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送兄》

    原诗:

    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译文:

    哥哥啊!这就是我们要分手的大路了。云彩飞起,路边有供人休息送别的凉亭。亭外,是秋叶在飘坠。而我最悲伤叹息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大雁呢?大雁哥哥和妹妹总是排得整整齐齐,一同飞回家去的啊。

    扩展资料: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独在《全唐诗》方见之,对作者的介绍是“如意中女子”,其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何地之人等皆无从考证,唯能全凭《全唐诗》注解了。《全唐诗》写道:“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断,诗人是南海人,此诗出自唐武则天时代。

    参考资料:送兄——搜狗百科

    4.求张旭在《全唐诗》中的诗六首,原文

    《清溪泛舟》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游值雨》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春草》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柳》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5.解释唐诗一首

    这不是一首诗,而是《全唐诗》记载的李远留下来的两句残句。

    这两句诗其实意思比较浅显易懂,但是表现出的忘忧意境令生活在嘈杂现世的人们十分向往.写的是文人雅士的两大爱好——品酒和弈棋,酒生灵感,棋如人生,颇为传诵。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大意:人情世事的一切曲折奥妙仿佛可以在品味美酒中悟出,人一生的光阴也就像一局弈棋,变幻无常百态尽彰。

    “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青山——在古诗中经常指代隐居之地,暗喻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不厌——说明作者很向往这样的生活.)

    大意:找一个清幽宁静的地方喝喝酒,下一局棋日子也就过去了。

    附赠一个小花絮:唐宣宗原本要派遣李远去填补杭州刺史的职位,却看见李远的诗句“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他说,这种整天只知道喝酒下棋的人怎么可能能治理好地方呢.幸好宰相站了出来说,不能凭借一句诗就判定一个人的为政能力,再说这两句诗说不定是李远在暗指自己怀才不遇.后来李远走马上任,治理有方,十分出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