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历代为广大诗人所喜爱

    1.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

    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引的两句话说得好:“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

    这里所谓的“今诗”指的是明诗。明代以七子为代表的诗坛专意摹仿唐诗,但摹仿是陈陈相因没有生气的,所以“才脱笔砚”便“已是陈言”。

    至于唐诗本身呢,则千载之下仍是那么“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两者之间,相去又如何之远呵! 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就更不是要去摹仿唐诗,而是要从中感受到那“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的新鲜活力。

    正是这种新鲜的活力,带着蓬勃的朝气,形成为盛唐之音,展现为绚丽壮观的广阔天地,使我们感受到饱满的艺术享受;这就是唐诗使我们百读不厌的缘故。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①优秀的诗篇因此总是不断地激发着、唤醒着人们新鲜的感受,又以这方面的素养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发展。这乃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

    唐诗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现的,又以它全新的创作不断地启发着人们,这就是我们学习唐诗最感到兴趣的地方。我们一方面在欣赏着那些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着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唐诗由于它具有最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就成为我们最好的学习的典范。

    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这也是大家所都能感受得到的。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坛来是如此的,而且比起它以后的诗坛来也是如此的。

    例如明、清的诗歌,它离我们的时代比唐诗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明白易懂也并不难,难得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又正是唐诗为人们赞赏的一个缘故。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而唐诗却正是以其明白易懂而更为人们所百读不厌。

    这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唐诗中有一些人人传诵的名篇,其间的诗歌语言就不一定都那么明白易懂。

    即以杜甫而论,也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并不那么易懂的诗句,但无疑的却又是好诗;这里的情况正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诗歌语言本来是允许有一定跳跃性的,有时跳跃得比较突出了些,就可能感到不那么平易;可是如果它因此却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那么人们就会爱不忍释;杜甫《秋兴八首》中的这两句诗的情况可能就是如此的。

    但这样的诗句在《秋兴八首》中又毕竟是偶然出现的。而语言的明白易懂乃是语言的美德,诗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却不能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之上,远离了生活语言,诗歌的花果就容易枯萎,明白易懂乃是诗坛的一条康庄大道。

    唐诗中既有大量明白易懂的杰作,又有少量不太明白易懂的名篇;这里的矛盾统一可以成为我们探索诗歌语言艺术奥秘最好的桥梁。而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这乃是它的最高成就,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唐诗为什么能那么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

    唐代诗人辈出,他们好象得天独厚,信手拈来多成好诗,都与这一鲜明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研究唐诗繁荣的原因,也是我们学习唐诗一个方面的课题,我们很少看到人们对于其他时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有那么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

    这当然首先由于唐诗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诗歌高潮。而这个高潮又被传统地分为初、盛、中、晚,起伏分明的四个时期;我们也很少看到其他时代的诗坛有这么完整的时代性的划分,这当然也由于它是一个波澜壮阔巨大持久的高潮,所以才能分得清它的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

    而这个初、盛、中、晚的四个时期,又恰恰与唐代整个社会的起伏发展,如影随形,相为终始。唐代社会的发展乃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高潮,这也是为大家所公认的。

    这两个高潮的息息相通,就更增加了初、盛、中、晚的鲜明性。这里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也就不限于诗歌本身,而是诗歌与时代的关系。

    诗歌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艺术,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而它的发展如何才能获得充分的成熟,则又取决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客观条件。这里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生活内容,是我们研究唐诗的广阔领域。

    唐诗的时代感越鲜明,它的生活气息也就越浓厚。唐代诗坛的这一特色,又是对唐诗自身的一个高度概括。

    以上举出的这些鲜明特色,并不是什么结论,而只是最亲切的感受。我们的感受可能还有更多的方面,那就更好。

    我们研究任何课题,总是需要掌握它特殊性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客观存在的鲜明特色,其实就正是唐诗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从事唐诗的研究,也可以从任何问题入手,但目的总是在向精华所在进军;而这些鲜明的特色,就正是唐诗的精华之所在。离开了这些特色,我们就感觉不到唐诗为什么可爱,认识不出唐诗的特殊成就,摸索不到唐诗起伏的脉搏。

    在我们学习唐诗的道路上,这些鲜明的特色,随时都将成为治学中一个最亲切的路标。

    2.唐诗为什么会至今为人们喜爱

    因为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朝代,中国人又有“唐人”的美誉,唐诗本身也是严谨,所以唐诗会至今为人们喜爱

    唐朝的繁荣昌盛,激发了人们的灵感,并提供丰富的 创作素材;文化交流活跃,思想解放,唐朝是比较开放的朝代,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传统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 互相影响,彼此渗透;各种学术流派和宗教信仰兼容并蓄,自 由传播,这些对诗词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唐代以诗词取士, 知识分子为了科举成名,跻身政坛,不得不研习诗词??唐代 帝王都好声律,莫不能诗,朝堂庆典及宫廷宴乐

    3.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也认识了许多诗人.你最了解.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有吏夜捉人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随便一首古诗,附上喜欢这首诗的理由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知道要适应节令, 一到春天它就及时地降临. 随著微风在夜里悄悄洒下, 精心滋养万物却没有声音.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 ,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所诵的佳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春雨适时而降.刮风下雨,本来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它本无感情和知觉.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们盼雨的心情,“知时节”而来.接着点出是春雨,正因为是“当春”之雨,才显出雨之来得可喜可贵.于是“好雨”二字脱口而出,极其感奋自然,诗人当时喜兴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这里诗人对喜雨的赞美,既没有抽象的议论,也没有采用什么比喻,而是真挚感情的自然爆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是神来之笔,不但写出了雨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雨的神态.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绵绵细雨伴着和煦的春风飘洒大地 ,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泥土 、禾苗、花木.“潜”、“细”二字,十分精确、形象,传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将一个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之境.无怪乎清人沈德潜称道这两句诗“传出春雨之神”.如果说上两句是诗人在屋内听春雨飘洒声之所感,那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两句,则是诗人推门远望雨夜景色之再现.雨声沙沙,喜而思见.推门向外一望:细雨绵绵,乌云笼罩,天下一片漆黑,分不清山,看不出路,只有远处闪耀着一点红光,是江上渔船的灯火.这迷人的春郊夜雨之景,使人在广漠的幽暗中感受着一种甜美的静寂.这里作者细致地写出雨夜之景,正是以这种气象寓托对喜雨的兴致心情.夜色越阴暗,才越能觉出绵绵。

    唐诗历代为广大诗人所喜爱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