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中的镜子意象

    1.急

    朱熹的那个《观书有感》,不知道行不行:

    观书有感(其一)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一块半亩的方型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2.镜子在诗歌中是怎样的意象

    一般情况下,通过镜子表达两个意思,一种是我很闲,我没事照镜子玩;另一种是感慨时光,照着镜子发现自己又老了。

    前一种,有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虽然说的是对爱人的思念,然而诗人通过镜子表达出来的,却是带着淡淡惆怅的悠闲。

    后一种,有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你看,我的守家卫国的梦想还没实现,镜中我的头发都已经白了!通过镜子,表达岁月流逝的伤怀。还有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也是这个意思。

    作者:高鹏飞

    3.“镜子”这个意象在博尔赫斯诗中的主要代表什么

    博尔赫斯宣称自己的作品是“献给镜子、牛头 怪和匕首”② 的,“镜子、牛头怪和匕首”是他作品中的主要喻象,隐喻着他的主要迷宫:“镜子”喻指时间的玄学迷宫,“匕首”喻指空间的现实迷宫,“牛头 怪”喻指主体的自身迷宫。

    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为了建造这几种迷宫的,所以,“镜子、牛头怪和匕首”也就成为贯穿他所有作品的隐喻,他的迷宫世界的最后谜底,是他最富有个性化的意象,也几乎是这个世界之本性的全部隐喻。--------------摘自论文《论博尔赫斯迷宫文学的表现手段》 不知道有没有帮助。

    4.艾青《镜子》在这首诗歌中“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

    关于镜子的特征,诗人没有用很多的语言去形容刻划,只有“一个平面”、“最爱真实”、“忠于寻找它的人”等非直接性描述的寥寥几行。

    这是因为,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意象已从具体物象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理性参照物,况且镜子本身也无须多费笔墨。然而,诗人并未落入直切的理性陷阱,相反赋予诗行以奇特的审美效应。

    如,第一节诗中“仅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两句,将“平面”和“深不可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一目了然,后者却无法把握;前者是纯粹表象的写实,后者却是深层蕴含的开掘,熔入了诗人的感触。“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在理性的延续中,诗人继续沿着意象深层展开诗意。

    平面的反射,直来直去,毫无掩饰躲闪,这就是真实。在它的面前,谁都能够看清自我,不论是沉醉后的红颜,还是岁月老去的白发。

    正因为如此,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

    就这层意义而言,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5.谈谈中国唐诗中意象的特点及其表现

    (四)月亮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孟修祥把月亮作为高洁、光明的象征,“诗人从月亮的皎洁、清宁与安详和蔼之中看到了自我的高洁与纯粹;月亮犹如一面镜子,从中关照自我,而自我又带着月亮的特性。”[15]孟文结论的得出更多的在于把月亮皎洁的视觉特征与人品的高洁作类比。傅道彬似是更进一步,他从月亮的“永恒”的象征意义推演出月亮“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为一种飘逸的风范。”[5](P65)杨芙蓉同样选取李白的《月下独酌》为典型诗例,强调古代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已不是一种纯然的客观物象,而是诗人自身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诗人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纷扰相争的现实世界已全然抛到了脑后,将心绪系于纯洁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这是文人士大夫常常追求的‘道’家境界。”[2]把月亮意象的这一象征意义与传统的道家思想结合起来。王力坚也提到,月亮所具有的超然审视点,“使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开拓一个绝、寥廓、遥渺、邃远境界的同时,亦展现出作者那哲人般冲融而澄静的心境。”[23]周新认为月亮以其宁静安谧的神韵和玲珑晶莹的光彩,引发出诗人妙悟宇宙万籁的空灵情怀,“成为诗人借以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使诗人“顿悟人生禅机,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6.请简析艾青的<镜子》这首诗的思路

    诗人以偶行的简短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三节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四节则写镜子的遭遇。

    关于镜子的特征,诗人没有用很多的语言去形容刻划,只有“一个平面”、“最爱真实”、“忠于寻找它的人”等非直接性描述的寥寥几行。这是因为,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意象已从具体物象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理性参照物,况且镜子本身也无须多费笔墨。

    然而,诗人并未落入直切的理性陷阱,相反赋予诗行以奇特的审美效应。如,第一节诗中“仅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两句,将“平面”和“深不可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一目了然,后者却无法把握;前者是纯粹表象的写实,后者却是深层蕴含的开掘,熔入了诗人的感触。

    “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在理性的延续中,诗人继续沿着意象深层展开诗意。平面的反射,直来直去,毫无掩饰躲闪,这就是真实。

    在它的面前,谁都能够看清自我,不论是沉醉后的红颜,还是岁月老去的白发。正因为如此,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

    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就这层意义而言,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7.请简析艾青的<镜子》这首诗的思路

    诗人以偶行的简短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三节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四节则写镜子的遭遇。

    关于镜子的特征,诗人没有用很多的语言去形容刻划,只有“一个平面”、“最爱真实”、“忠于寻找它的人”等非直接性描述的寥寥几行。这是因为,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意象已从具体物象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理性参照物,况且镜子本身也无须多费笔墨。然而,诗人并未落入直切的理性陷阱,相反赋予诗行以奇特的审美效应。如,第一节诗中“仅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两句,将“平面”和“深不可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一目了然,后者却无法把握;前者是纯粹表象的写实,后者却是深层蕴含的开掘,熔入了诗人的感触。“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在理性的延续中,诗人继续沿着意象深层展开诗意。平面的反射,直来直去,毫无掩饰躲闪,这就是真实。在它的面前,谁都能够看清自我,不论是沉醉后的红颜,还是岁月老去的白发。正因为如此,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就这层意义而言,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8.艾青《镜子》中镜子是怎么的艺术形象

    《镜子》赏析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这是一首咏物的哲理小诗,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般跃动着的清晰的理性思辨力,因为这里面熔入了诗人艾青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诗人以偶行的简短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三节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四节则写镜子的遭遇。

    关于镜子的特征,诗人没有用很多的语言去形容刻划,只有“一个平面”、“最爱真实”、“忠于寻找它的人”等非直接性描述的寥寥几行。这是因为,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意象已从具体物象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理性参照物,况且镜子本身也无须多费笔墨。然而,诗人并未落入直切的理性陷阱,相反赋予诗行以奇特的审美效应。如,第一节诗中“仅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两句,将“平面”和“深不可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一目了然,后者却无法把握;前者是纯粹表象的写实,后者却是深层蕴含的开掘,熔入了诗人的感触。“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在理性的延续中,诗人继续沿着意象深层展开诗意。平面的反射,直来直去,毫无掩饰躲闪,这就是真实。在它的面前,谁都能够看清自我,不论是沉醉后的红颜,还是岁月老去的白发。正因为如此,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就这层意义而言,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能不敬佩诗人那深邃敏锐的洞察力。诗人透过意象表层的“一平面”,看到了其“深不可测”的本质,并且将意象提升到人类认知的普遍高度,使理性获得了超越。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镜子”身上照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灵魂。《镜子》一诗凝结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可谓匠心独具。

    不知诗人是否有意,《镜子》这首诗在结构上表现了对立化的状态,如关于镜子外形的“平面”与“深不可测”的对比,“醉后酡颜”与“鬓如霜雪”的对比,“喜欢”与“躲避”、“打碎”的对比,构成着一种强烈的反差,并在反差的渗合里,凸现了镜子意象深刻的理性特征。

    虽然这首诗带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但句行的构成仍较为齐整,语言十分简洁,意象之间的关系也清晰如画,从而在表现一种较强的理性色彩的同时,也给人以浓烈的诗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诗人的娴熟技艺。

    唐诗中的镜子意象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