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用典的诗句

    1.运用典故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李白《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拓展】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备注:由于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有三个用典故地地方,所以都列出来了.。

    2.怎样鉴赏古诗中的用典

    结合典故,找寻与诗人所想,所看。。的共同点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

    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近体诗有字数限制,诗句应力求经济)

    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

    答题步骤

    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

    其次对诗中用典的地方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是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用

    如果满意,希望尽快采纳。。..谢谢

    3.使至塞上 诗中用典的诗句是哪句,这用典的好处

    参考了百度百科: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用典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骇骇粪较荼记讽席釜芦,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因此,用典在此除了上述“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表达了对都护保家卫国的赞叹)。”

    的作用外,一般来说 ,用典的作用在于增加作品的历史色彩和文化意义,体现中国古典诗词含蓄的特点。比如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连用两个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两个典故,就很难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义了。 此外,用典还体现作者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即文化素养。

    在一些具体的例子中,用典也是增强说服力的方法。

    4.30怎样鉴赏古诗中的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常见的古代诗词用典有四个种类

    1.明用。

    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2.暗用。

    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所以暗用又叫化用。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名孺子。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于是“孺子牛”的故事便广泛流传。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

    3.侧用。

    是指从典故侧面意义取用典实,即故意避开典实的正面与反面意义,而另外选取典实的某一个侧面,借事起兴,旁敲侧击,显现作者自己的用意。能起到切中肯綮、言简意赅之效。 例如:宋梅尧臣《田家》诗是这样写的:“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诗歌借用曹植《七步诗》之典:“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写《七步诗》,诉说的是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相煎太急之悲苦。梅尧臣借以描写农夫生计之艰难。

    4.反用。

    即对原来典故反其意用之,即典故义与自己的用意相反或相对。通过暗示、对比、衬托等手法将典故具有的含义加以引申,言此而意彼。例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有“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之句,诗句表面是说自己垂泪,实际也是用典。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流泪,叹息道:“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杜牧难得欢愉,和朋友登山,抒发感慨,认为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落泪,感慨人生无常,古往今来尽皆如此,谁能幸免呢!这样写已经和齐景公登牛山而流泪的感情迥然不同了。但诗人仍没有跳出惆怅、哀怨、郁闷的樊篱,以人生无常聊以自慰,语似旷达,实则抑郁感伤。

    5.谁帮归纳下都有哪些用典的诗句啊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湘江竹上痕无限”,这句用的是娥皇、女英哭湘江,飞泪溅竹成斑的典故;这是伤悼之泪。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