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游侠形象分析
1.如何理解古诗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 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 景物形象。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常见的诗人形象有: ① 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李白的“天生 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 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 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 性格。 ② 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如杜 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 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仅只停留 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 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③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 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 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 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 乐道的思想。
④ 爱惜人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我 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 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 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⑤ 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相 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P艮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 对诗人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鉴赏其他文 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致,一般从 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 面入手。
(2)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 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 出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 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 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 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 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写景抒怀诗中的客体形象主要指景 物,它们或是雄浑壮丽的山水,或是栩栩 如生的花草树木、田园风景。然而作者并 不是仅仅是为了展示这些客体形象,而是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自然景物 一旦摄入诗人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主 观感情色彩。李白有诗句“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此时的李白正遇赦,心情 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 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你看,雁儿高飞,带 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 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总之,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 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 整的场景,但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 和情融合在一起。
分析诗歌形象即分析这 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们的 象征意义。 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 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 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 花孤傲、清高以及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 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所 以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抓取“象”的基本 特征,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义。 。
2.如何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一个人物形象,无论是诗歌或者是小说等作品,其实都很相似的。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所以,如何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首先,需了解该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次,需反复揣摩该首古诗,理解透彻该首诗的意思,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典故、代指物及它们背后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古诗都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较短,所以古诗里的字词都是需要字斟句酌的,表达同样意思的字可以有很多个,为什么会用那个?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最后,需了解诗人通过该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绪。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才是该作品的最中心的地方,也会赋予诗中人物相应的生命及形象。可以说,古诗中的人物,大部分或多或少会带有诗人的影子。
(分析的能力,是需要日积月累慢慢磨练的。每部作品都是要从零开始,也是需要大量资料及日常的阅读能力慢慢形成的。日常可以多看些其他课外阅读哈~加油!)
3.如何分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博客
思路: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指诗人自己,要从诗句中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品格正直,不为政坛所容;或者流落异乡,孤独思乡;或者国破家亡,心系国运盛衰,感慨万端;或者怀才难遇,襟抱未开,慨叹壮志难酬,诸如此类,诗人说话或直或曲,除了直抒胸臆,多数情形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
1、判断诗歌里写的人物是自己还是亲故,是兵民还是僧道,是隐士还是官吏,是豪侠还是权贵。2、判断诗歌里抒写的情感倾向是赞美还是讽喻,是愉悦还是苦闷,是欣喜还是凄凉等等。
3、判断诗歌哪些写景,哪些叙事,哪些直接抒情,哪些借古人古事说话等等。4、组织文字,流畅表达,尽量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答题模版: 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可翻译诗句表明人物在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4.【5首唐诗,5首宋词,并从内容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赏析】
1李煜《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赏析二】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
5.如何赏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1、少女
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
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
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
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
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6、登高者
形象:以思妇、青年志士和仕途不畅者(被贬或不仕的中老年者)
情感:思妇———(见上2)
青年———远大抱负、以才自许、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中老年———壮志难酬、抱负不展、备受排挤、老而无成、知音缺少、针砭时弊、思乡怀远。
6.古诗文中渔夫的形象分析同上
古诗文中渔夫的形象很多,从《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到清朝清马朴臣《渔夫谣》中的“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尺鳞堪易酒,一叶便是家.”遥遥千年,诗作均有着墨之处. 中国古代诗文作品中渔夫这一形象均被文人有所美化,当有学才无出路之人志不得申,便往往以诗文虚拟形象自比,渔、樵、耕、读便成为首选,四者之中以“渔”为首,更是看重了那种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楚辞中的“渔父”俨然是一位知天达命、高蹈循世的隐者.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最为此间潇洒写状,元代白朴所作《双调·沉醉东风》一曲中又有“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神来之笔,更是将渔夫的形象与隐居高士等同起来. 由此可见,渔夫在中国古诗文中的形象和飘然隐去、不问俗事的隐者形象最为接近.。
7.中国古代侠客形象
古代侠客形象:武艺高强、替天行道,是乐于四处帮助他人的游历者。
古代侠客多受道家影响忠义等思想为其精神原动力。因为帮助他人多与仗义疏财,主持正义有关.侠字大多人会想到的是武侠(侠不仅只是武侠。
仁侠、义侠……所有不求回报地去帮助他人的人都可以称为侠者)。 扩展资料: 历史上著名侠客: 1、墨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应该是第一个以侠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眼前的人了。
墨子最著名的观点是“兼爱非攻”,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墨子带着他的学说穿梭于各个国家之间,助弱国抵御强国,维护和平。墨家便是由墨侠和墨辩一起构成的。
2、郭解:郭解的身世颇为传奇,他是天下第一女相士许负的外孙,他的父亲是汉代游侠,因为行侠而被皇帝诛杀。郭解收留的都是亡命之徒,他还带着他们犯法抢劫,以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作为谋生手段。
郭解做了很多不法之事,但总是能幸运的躲过朝廷的追究,不是遇到大赦,就是很多人都冒险帮他脱身,他的名望非常大。就连太史公司马迁也说:“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3、朱家:朱家是秦汉时期的著名游侠,他藏匿救助天下豪杰和亡命之徒,有数百人之多,受过他恩惠的普通人,更是多不胜数。朱家重义气,即使自己不富裕,也拼尽全力救助他人,不求回报。
当时刘邦追杀项羽旧部季布,也就是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朱家冒着生命危险收留季布,还帮助他得到刘邦的宽恕,躲过一死。季布尊贵以后,想要报答朱家,但朱家却躲起来不肯与他相见,不要他的回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侠客 (汉语词语)。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答:刻画了一群“少年游侠”意气相投、风流潇洒的豪迈气概。(2分)游侠们相见,意气相投,对侠少们来说,无须经过长期交往,只要相逢片刻,攀谈数语,就可以彼此倾心,一见如故,因此说 “相逢意气”。路逢知己,彼此都感到要为对方干上一杯,所以说“为君饮”。(2分)
(2)答:侧面描写。(2分)马、高楼、垂柳组成的一幅画面,写出了侠少特有的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调、精神风貌。马是侠客不可分的伴侣,写马衬托了侠少的英武豪迈,高楼是在繁华街市上那所备有新丰美酒的华美酒楼,高楼旁的垂柳,则与之相映成趣。这幅画面点缀了酒楼风光,使之在华美、热闹中显出雅致、飘逸,不流于市井的鄙俗。(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
第一句把酒写得很足,第二句写游侠,少年们的豪纵不羁之气、挥金如土之概都可想见:少年游浃顾盼自如、风流自赏。第三句“相逢意气为君饮”把二者连结在一起。“意气”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等,对侠少们来说,无须经过长期交往,只要相逢片刻,攀谈数语,就可以彼此倾心,一见如故。这就是所谓“相逢意气”。路逢知己,彼此都感到要为对方干上一杯,所以说“为君饮”。第四句作者的笔却只写到酒楼前就戛然而止。这样侧面虚写要比正面实写宴饮场景有诗意得多,含蕴丰富得多。诗人的意图,看来是要写出一种侠少特有的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调、精神风貌,而这,不是靠描摹宴饮场面能达到的。虚处传神,末句所用的正是这种艺术手法。这一句是由马、高楼、垂柳组成的一幅画面。马是侠客不可分的伴侣,写马,正所以衬托侠少的英武豪迈。高楼则正是在繁华街市上那所备有新丰美酒的华美酒楼了。高楼旁的垂柳,则与之相映成趣。它点缀了酒楼风光,使之在华美、热闹中显出雅致、飘逸,不流于市井的鄙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