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诵读表演节目
1.以班级为单位搞一个经典古诗诵读表演节目,有艺术性的(要求明细)
男(甲):寒霜染大地,浓雾锁江天,我们跟随冬天的脚步在美丽校园中快乐生活。
女(甲):奇文共欣赏,读书破万卷,我们跟随诗人的神韵在诗意校园中感受经典。
男(乙):当冬日的寒风掀开了中华诗国的宝库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幽幽远古跳跃出来。
女(乙):当冬日的暖阳照耀着祖国花朵的笑脸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他们口中传唱出来。
男(甲):字字珠玑,
女(甲):句句经典!
男(乙):声声诵读,
女(乙):津津有味。
合:朗诵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德阳市实验小学第十三届读书节“感受经典——中华古诗词大朗诵”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女(甲):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文字浅显而意境悠远的好诗,它们有的咏物,有的状景,有的说理,有的甚至是儿童启蒙的教材。这些好诗,无论男女老幼,说,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写,几乎都能信手拈来。接下来请欣赏由一年级表演的节目《古诗词诵读<;画鸡><;春晓><;静夜思><;三字经>;》。
男(甲):在我们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毛泽东,同样,在我们中华古诗词的瑰宝中,毛泽东仍然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我们记住领袖毛泽东,诗人毛泽东。请欣赏二年级为我们朗诵毛泽东的一首著名的词——《沁园春· 雪》。
男(乙):同学们,你们知道“精忠报国”的故事吗?你们了解“莫须有”的典故吗?一曲《满江红》之所以千年传诵不衰,不仅仅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样的好句,更因为我们从这首感情激扬,气势磅礴的词中看到了一位民族英雄的气节。有请三年级为我们朗诵岳飞的一首著名的词——《满江红》。
女(乙):春花秋月本来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景色,可是面对亡国之恨,反而更加增添了诗人的许多忧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细品诗人写情愁。请欣赏四年级朗诵的《虞美人》。
男(甲):诵读“大江东去”,我们激情荡漾,神游“故国英雄”,我们真情流淌,想起“三苏父子”,我们豪情满怀。请欣赏四年级的配乐朗诵《赤壁怀古》。
女(甲):古诗是美丽的,一行行诗句整齐地排列着,我们看到它是美丽的,品味着蕴含在诗句中的意境,我们同样感到它是美丽的,如果把它谱成曲子,唱着它,我们更能感受到古诗的音韵美。请欣赏由三年级表演的《古诗歌曲联唱》。
男(乙):如果说古诗词是一座文化百花园的话,那么古诗词中那一句句著名的诗句就是一朵朵艳丽无比的奇花;如果说古诗词是一首优美歌曲的话,那么古诗词中那一句句著名的诗句就是整首歌词中广为流传的歌词。把一句句古诗词名句串烧起来,就是一道别具风味的文化美餐,读着一句句古诗词集锦,就是在感受经典中的经典!有请五年级为我们朗诵《古诗词名句集锦》。
女(乙):天地有四方——东南西北,自然有四季——春夏秋冬,人生有四味——酸甜苦辣。聪明的诗人们,往往把人生的不同体验寄寓在四季的不同风光中。是啊,赞美四季就是赞美我们美好的生活。请欣赏由五年级为我们带来的古诗朗诵《四季之歌》。
女(甲):母亲,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母性,一个多么柔美的词语,母爱,一个多么伟大的词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欣赏六年级的古诗联诵《游子吟》。
合:今天,畅游在诗的海洋,我们的胸怀变得更加壮阔;今天,站立在诗的山巅,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高远;我们在回味中享受诗情画意,我们在诵读中感受美文经典!朗朗的诵读声还将继续回荡在我们的校园上空,中华经典必将伴随我们代代相传。
2.中华古诗文诵读 追月.舞蹈视频
以下几篇供参考: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说课材料宋月娥 2006-02-14 10:26:38 中华文化特别是诗歌文献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其中有治国安邦之策,有教子理家之道,有志庆寄情,有述怀言志,有咏物喻理,有讽喻记史。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理。
“造烛求明,读书求真”,让学生尽早熟读一些有价值的诗歌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本源,便捷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上,得以迅速成长。 我们班级自一年级入学以来采取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了诗歌、名言警句数百首,而本次以“中华古诗文诵读”为主题的班会正是这一活动的拓展和延续。
此次班会的目标是使学生加深对中华古诗文的了解,在主持人的引领下从学习、咏物、叙事、抒情、言志、喻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并借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与此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整节班会课所囊括的中华古诗文词句近百首,通过形式多变的诵读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第一部分孔子《论语》中有关学习方面的的精彩言论,借此还可以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刻苦钻研,还要不耻下问、学思并重。 第二部分是诵读以咏物为主题的诗文,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物形象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第三部分是本次班会中的一个亮点,以表演小话剧的形式将叙事诗中的名篇曹植的《七步诗》创作情景再现出来,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人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代文学家将各种感情刻画得非常细腻。
第四部分从亲情、思乡情两个方面将抒情诗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诵读的形式多样,独诵、小组合诵、全班合诵、班主任老师诵读等等。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到现在还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行为,所以第五部分将古诗文中蕴涵哲理的诗句提炼出来借助小品这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
然后精选二十四则经典名句诵读将本次班会拉近尾声。 最后班主任老师进行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开掘古代辉煌的文化宝库。
悠悠情思漾我心 ——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色好主持人 2、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 3、各类节目准备:相声、舞蹈、小合唱、器乐独奏 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活动过程: 开场: 女1: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1: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 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2: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男2: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女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 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男1: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女合: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 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男合: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 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 1、提琴独奏《渔舟唱晚》配词朗诵《春江花月夜》 带入诗境 女1:踏着暮色,伴随着悠扬的小提琴独奏曲, 我们来到了春江, 让我们一起欣赏《春江花月夜》。 2、看图诵诗 女1:一曲《春江花月夜》, 为我们展现了浩瀚幽邃、恬静多采的巨幅画卷。
男1:神奇美丽的四季风光, 能不叫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 合:看,各小队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诗人笔下的自然风光图。 小队(一):(出示图)双飞的燕子,夹岸的桃花, 这画面描绘的是宋朝诗人徐俯的——《春游湖》(齐背) 小队(二):(出示图)这一池的碧叶,映日的荷花,使我们想起了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队(三):(出示图)夕晖晚照,枫叶流丹。下面由我们小队背诵杜牧的——《山行》(齐背) 小队(四):(出示图)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我们小队为大家带来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学生自由背诵 男1:四时风光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女1:咱们就以小队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
3.关于古诗词的表演除了古诗词朗诵,还有哪些
著名的中国古诗词朗诵家有方明、雅坤、周正、张家声、鲍国安。
方明、雅坤:两位老前辈最出名的应该是标准朗读版,标准意味着以准确表达为主,感情以及个人情绪上的发挥必然会有克制。具有老一派艺术家特有的强调,会让听者有一点官腔的感觉。
事实上标准朗读版的要求也正应如此,字正腔圆,表达精准。两位的作品念的比重大一些,诵的比重因为作品的需求性以及普及性较少。
适合初学者对照原文跟诵,以正字音及断句。周正:声如其名,音色醇正,有厚重感。
感情渲染平实,层层迭进,代表作有《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张家声:其音色清却不亮,声音有回旋之感,停顿转折特别有味道,极具韵味。
朗诵的作品有种胸中有丘壑娓娓道来的感觉,仿佛就是随手翻至,随口念来,却辞意隽永。代表作品有杜甫作品集。
鲍国安:作为魏武帝的最好扮演者,鲍国安的朗诵极其厚重!情调慷慨悲凉,语气刚健有力,气势之强,感情之浓烈,情绪起伏之大,颇具魏武帝的建安诗派风骨,朗诵的近乎都是豪放派的作品。
4.古诗朗诵节目设计
你可以从下面的古诗里找一些古诗,让大家填空,或者是出题目,让大家背.(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4、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闭。---------范仲淹《渔家敖》 四、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杜甫《春望。
5.绝句杜甫诗朗诵动作表演
《绝句》(一)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动作设计:“两个”——伸出双手的中指和食指(类似“胜利”的手势),双手同时左右来回摆动。
“黄鹂鸣翠柳”两只手做出类似于OK的手势,但拇指和食指要捏成尖尖鸟嘴的样子,然后两只手在手腕处上下摇动,模仿鸟类点头;同时嘴巴发声(叽叽喳喳鸟叫的样子)。”一行白鹭上青天“——左右伸出双臂,从指尖到臂部做波浪运动,模仿飞翔的样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向前伸出双臂,做推窗的动作,然后把手搭在眉上额间做眺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