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中的酒意象

    1.舟和酒在古诗中的意象是什么

    一、舟:1.喻漂泊:“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木兰花》 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

    2.喻自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二、“酒”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这里酒就可以称为意象群。因此,唐诗宋词中的酒文化很值得每一位“酒民”兼文人细细品味,不然,枉此一生矣!现在我想就诗中酒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

    提到酒就不能忽视饮酒的顺序:先是“饮”: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其次是“醺”(微醉):如韦承庆《江楼》“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

    2.唐诗中酒的意象~~~~~~~~~~~~~

    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

    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

    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

    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

    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

    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

    “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

    “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

    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

    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

    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

    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

    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

    3.求古诗词中关于“酒”这个意象的诗句

    曹操诗《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唐朝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描写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4.唐诗中酒的意象~~~~~~~~~~~~~

    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

    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

    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

    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

    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

    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

    “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

    “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

    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

    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

    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

    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

    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

    5.酒,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结合诗歌有关内容,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酒”与中国古典诗词

    酒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诗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之精神产物,与酒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就一诞生,酒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美酒中有诗歌,诗歌中有美酒。酒与诗歌的结合,既是中国美酒的灵魂,亦是中国诗歌的灵魂。

    酒与诗词的关系,好似一对孪生兄弟,以致于我们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均可闻到阵阵扑鼻醇香。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诗与酒结伴同行的记录。《诗经•周南•卷耳》曰:“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永不伤。”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登上那高冈,马儿累的变样,我把酒杯来斟满,一醉了事免怀念。从此,历经三千年的悠悠岁月,诗酒形影相随,结成忠诚的伴侣,从屈原以后,许多诗人都因酒赋诗、饮酒赋诗,给中华文坛留下了许多千古不灭的诗篇。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杜甫的“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可惜》);苏轼的“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贺陶渊明〈醉歌〉》)等都以酒来述怀言志。

    酒能使人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幻想丰富,在酒精的刺激下会引发人诸多想象,使一个现实生活中严谨刻板的人也能冲破理性的藩篱而进入感性王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同时,酒也能使人袒露真实的情怀,这正是诗人必备的先决条件。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文坛上可以说是一位诗人式的酒神,或酒神式的诗人。他生性嗜酒,谱写下了大量的咏酒诗。据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一百四十二篇中,直接提到饮酒的诗就有五十六篇,无怪乎白居易说他“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在官场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士族占统治地位的东晋时代,酒,既是陶渊明生活的调节剂,也是陶渊明进行诗文创作的催化剂。但陶渊明喝酒不是莽汉式的狂饮滥喝,借酒发疯,以酒壮胆,而是“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是“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萧统《陶渊明集序》)。唐代诗人李白,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顺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题中一个“独”字,道出了李白的孤寂,引出的便是他饮酒的情节,酒是诗的一个线索,酒因、酒前、酒时、酒后,一个个片断似被“酒”字串成了一串珠。

    唐朝的酒诗很多。如;“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这是青春时代少年游侠的豪饮,豪气冲天,放荡不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这是春风得意的聚饮,神采飞扬,放浪形骸;“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这是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唐太宗),这是深宫禁苑内帝王的盛宴,极尽豪奢,世间又有几人能品尝?

    宋朝的酒词也不少。柳永的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点燃起忠于爱情的眷恋之火;李清照的“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了》)则借酒沉醉在思乡的梦里;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映照出的是慷慨悲壮、豪迈强健的身影。

    总之,中国的诗词似乎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歌需要激情,酒到醉时情更浓,酒后的真情是毫无做作的宣泄。中国诗词正因为有酒,才显得多姿多彩,散发出如美酒一般醉人的艺术魅力。

    6.古代含饮酒的诗词有什么意象

    “五花马,千金裘”面前,李白宁愿“呼儿将出换美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后,孟浩然还不忘交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往往取酒还独倾”。是否真的“唯有饮者留其名”呢?诗人们对酒大多情有独钟,李白道“嗜酒见天真”,杜甫也自称“性豪业嗜酒”,自然地,酒在诗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落木有萧杀之感,红豆有相思之情,烽火紧系战争,说明月自然联想到故乡,而说到酒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了,且听: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短歌行》)欢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尽酒》)离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合时——欧阳修说:“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

    (《浣溪沙》)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阮籍说:“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咏怀》之三十四)乐时——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 ”(《客至》)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以酒写喜悦之情,纵酒时“一杯一杯复一杯”,“斗酒十千恣欢谑”,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我们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之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声,这样,诗人豪迈奔放的“喜欲狂”之情就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 悲伤之情,诗人也寄托于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不仅喜怒哀乐与酒相通,风花雪月也与之关系密切。 与风——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与花——李白说:“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

    (《饮酒》)与雪——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与月——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酒,或清冽,或温醇,到了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7.中国古诗文中关于“酒”的意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西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凉州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 《行路难》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将进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琵琶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李贺 《致酒行》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 《无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 《过故人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 《游山西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