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细节之美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诗宋词之美
我喜欢唐诗宋词元曲,为我国的文学瑰宝的魅力所折服,从而感叹。想在这里介绍一点心得体会,或许对一些朋友有益。
我很喜欢文学,中国的文化让我如痴入迷,文学是人的灵魂的折射,是民族才华和智慧的结晶。在浩瀚的文学大海中,唐诗,宋词,元曲,经典之作、流芳百世之作相当多,茶余饭后信手拈来,或吟之,或书之,皆让人亦喜,亦悲,亦叹。诗以唐冠,宋以词称,曲以元盛。诗中有画,词中有画,曲中有画,诗情画意,词韵墨香,曲风赋骨,诗言志,词咏怀,曲抒情。唐诗的豪迈洒脱,宋词的清丽绮美,元曲的古朴明快;李白的浪漫,李清照的忧伤,苏轼的豪放,陆游的柔情……都让人迷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以为,源远悠久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魅力无穷的灿烂文明,精品文学作品琳琅满目,光彩照人,让你爱不释手,如痴似醉。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多少代传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停云落月,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让人眼界大开,获益匪浅;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我以为,欣赏文学,鉴赏文学作品,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要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再造作者的艺术境界,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从而深刻感受文学的精彩之所在,领会意境美,品味语言美,体会韵律美。让好的作品陶冶我们的性情,培养我们的气质,提高我们的修养,激励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年华,创造自己的绚丽人生。
诗仙李白的诗,气势磅礴,狂敖不羁,飘逸潇洒诗圣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魔白居易,他的诗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朴而近古,写诗非常刻苦。宋词中,我喜欢苏轼、李清照、秦观、李煜、陆游的词。
应该说,我的文学修养,还远远不能很好地领略鉴赏这些文学大师作品的意境和韵律,这或许和我的个人悟性、文化程度、生活体验有关。有个名人曾经说过,世间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种潜心的感悟和品味,只要用心去寻找、去发现、去聆听、去体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绚丽多彩。
千古绝句,万代流传。
2.细节的美丽——品读宋词
喜欢在静室、茗烟、清灯、书卷所营造出的和谐、静谧、纯净、儒雅的书香氛围中,悠然地享受着读宋词带来的雅趣. 品读宋词的最佳姿势不是在书案前临窗而坐,而是躺在床上,身心彻底放松,仅是摩挲着书页就有一种愉悦了,书与我灵犀相通,将灵魂沉浸于淡雅的书香,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惬意的呢? 不读宋词,不知道什么叫婉约.婉约自然是指一种极纤柔,仿佛杨花柳絮般旖旎的诗意.有时反倒比大江东去、铁马金戈的豪放更令人荡气回肠,品读温柔、含情脉脉的婉约词,我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生怕惊起了蒙在字面上的花粉.“声声慢”,“蝶恋花”,“忆秦娥”,“如梦令”,“虞美人”,“浣溪沙”……仅这些绮丽的词牌就可以当作一个个感伤而美艳的故事来欣赏,在时空的烟云缭绕中,思绪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随着风儿飞到了很远很远…… 苏轼与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两大家,他们的词作中引人注目而影响深远的是那些爱国忧民、英雄气慨、怀古思今、言志咏物以及寄情山水等豪迈之音,读来令人振奋,诸如“渔家傲”、“满江红”、“浪淘沙”给人以一种雄浑大气的质感,我认为豪放词适宜印在泛黄古旧的毛边纸上,大声诵读.不像婉约词,总被我视作精品屋中的易碎品,轻拢慢捻,低吟浅唱,怕失手打破. 柳词的“新词”配“新腔”,在当时就已获得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广大声誉和“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应.想象中的柳永必定是位弱不禁风,羽扇纶巾的书生,穿行于一千年前的市井楼台,亦雅亦俗.而微醺的李清照,恰如那双溪上的舴艋舟,因虚无缥缈的愁思而超载了……回头无岸. 读婉约词是自己给繁杂琐碎的生活放一次假,对于我们负荷沉重的身心是从内到外的放松.遁入清静之地,潜心研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享受远离喧嚣的恬静闲适,也是一种幸福吧?“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正是我们由衷向往的意境吗? 人一生中的大多数光阴不得不忙忙碌碌、为稻粱谋,但总有夜阑人静、曲终歌散后的怅然与失落在提醒我们:心灵同样会饥渴的,同样需要抚慰——这正是温情脉脉、千古绝唱的宋词在天地之间、心灵之间萦绕不息的原因……睡里消魂无处说,觉来惆怅消魂误墨绿封页的《宋词选》平躺在房间旧书橱的一角,阳光照进来时从橱上投下阴影,封页上罩着一淡淡的雾色.旧式的版本,竖行,繁体,扉页有黄尘的味道.几行印着金色的小楷毕恭毕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那个时候,他念“浮生长恨欢娱少”他念“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他念“杨柳岸,晓风残月”……念着念着就在院子里阳光下的木椅上睡着了.欲望是远处一缕轻淡的炊烟.婉婉转转、深深浅浅的低吟里,那书页,是渐渐地,一页一页地脆了,黄了,像衰老的女人的皮肤,他的手经过那些句子,繁体的中文,停顿复停顿,隐隐开始举步维艰.他站起身,俯首拍了拍上衣粘住的零星的干草,喉咙间忽掠过一股莫名的燥热.它被他撂下了.它被他结束了.轻快地,决绝地,经过空气里微微一道弧线,斜斜地贴在桌面,是一种随意的慵懒.城市,时代的划痕深藏不露,恒温,欢腾,没有乍暖还寒,没有羌管悠悠.香车宝马,于它的胸膛一夜一夜碾过,高楼一幢一幢自平地而起.近危栏而倚,却再不曾见那登高临远的京华倦客,视野里,仍是楼内的琐碎虚景.宋词从书页里艰难地作一次出走,选择将身体贴在路边的玻璃橱窗上,它看见他的目光穿过玻璃落在橱窗里的陈设上.它不复再渴望.它老了.归时的路程,风里它默默地走,看着这城市深浅的皱纹细密地生长,夜鱼犬舞的繁华里,处处是散落的风情和精致.精致,的确是一个美好的形容词,又是一种走向和愿景,若来追究它的表现形式,大约富丽精工是一种,温润秀洁亦是一种,前一种是现代,是生气;后一种则是意境,是高致.它听见这城市上演的打击乐嘎然而止,在这一刻,时空站成巨人的姿势将心灵的魔力棒交给它.复而又是,一行一行,一页一页的飘香软语被整队列出,这个夜晚摇身变成一朵盛开的荷瓣素心春兰,茎细瓣净,肩平心阔,它复而想起他,那个捧着的他,那一张午后阳光里沉沉睡去的,干净的面庞.安静地回归书页罢,回首萧瑟处,道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清晨,鸟声如洗.微风抚过,送来了屋中百合的芬芳,淡淡的,不含杂质.也将一缕缕清灵的空气送入心脾,洗净我的灵魂.我想,再美好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心情有关,我绝不像贺涛一样“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看着窗外,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像天使,带来无限光明,她驱走了夜的黑暗,照亮了跃动的生灵,不由心情也随之渐渐轻快起来,多么美好的开始,我想.习惯于每天早上接受大自然的问候;习惯于看着明媚的太阳,感受生命之美;习惯于明朗的夜晚,望着天边的星河沉思;习惯于享受清风的抚慰;习惯于接受雨的洗礼;也习惯于不带任何名利,以天地之本溶入时间的永恒.好想站在无边的草原上,让风带走尘世的喧嚣与繁杂,让雨洁净我的心灵,弥漫于满眼的绿,是否会将我的心带到那没有尽头的地方;好想踏入海中,让海水洗去身心上的疲惫与庸俗,给我的灵魂一片白净之地;好想走在沙漠上,思索着浩瀚的。
3.细节的美丽——品读宋词
喜欢在静室、茗烟、清灯、书卷所营造出的和谐、静谧、纯净、儒雅的书香氛围中,悠然地享受着读宋词带来的雅趣。
品读宋词的最佳姿势不是在书案前临窗而坐,而是躺在床上,身心彻底放松,仅是摩挲着书页就有一种愉悦了,书与我灵犀相通,将灵魂沉浸于淡雅的书香,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惬意的呢? 不读宋词,不知道什么叫婉约。婉约自然是指一种极纤柔,仿佛杨花柳絮般旖旎的诗意。
有时反倒比大江东去、铁马金戈的豪放更令人荡气回肠,品读温柔、含情脉脉的婉约词,我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生怕惊起了蒙在字面上的花粉。“声声慢”,“蝶恋花”,“忆秦娥”,“如梦令”,“虞美人”,“浣溪沙”……仅这些绮丽的词牌就可以当作一个个感伤而美艳的故事来欣赏,在时空的烟云缭绕中,思绪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随着风儿飞到了很远很远…… 苏轼与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两大家,他们的词作中引人注目而影响深远的是那些爱国忧民、英雄气慨、怀古思今、言志咏物以及寄情山水等豪迈之音,读来令人振奋,诸如“渔家傲”、“满江红”、“浪淘沙”给人以一种雄浑大气的质感,我认为豪放词适宜印在泛黄古旧的毛边纸上,大声诵读。
不像婉约词,总被我视作精品屋中的易碎品,轻拢慢捻,低吟浅唱,怕失手打破。 柳词的“新词”配“新腔”,在当时就已获得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广大声誉和“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应。
想象中的柳永必定是位弱不禁风,羽扇纶巾的书生,穿行于一千年前的市井楼台,亦雅亦俗。而微醺的李清照,恰如那双溪上的舴艋舟,因虚无缥缈的愁思而超载了……回头无岸。
读婉约词是自己给繁杂琐碎的生活放一次假,对于我们负荷沉重的身心是从内到外的放松。遁入清静之地,潜心研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享受远离喧嚣的恬静闲适,也是一种幸福吧?“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正是我们由衷向往的意境吗? 人一生中的大多数光阴不得不忙忙碌碌、为稻粱谋,但总有夜阑人静、曲终歌散后的怅然与失落在提醒我们:心灵同样会饥渴的,同样需要抚慰——这正是温情脉脉、千古绝唱的宋词在天地之间、心灵之间萦绕不息的原因…… 睡里消魂无处说,觉来惆怅消魂误 墨绿封页的《宋词选》平躺在房间旧书橱的一角,阳光照进来时从橱上投下阴影,封页上罩着一淡淡的雾色。
旧式的版本,竖行,繁体,扉页有黄尘的味道。几行印着金色的小楷毕恭毕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
那个时候,他念“浮生长恨欢娱少”他念“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他念“杨柳岸,晓风残月”……念着念着就在院子里阳光下的木椅上睡着了。欲望是远处一缕轻淡的炊烟。
婉婉转转、深深浅浅的低吟里,那书页,是渐渐地,一页一页地脆了,黄了,像衰老的女人的皮肤,他的手经过那些句子,繁体的中文,停顿复停顿,隐隐开始举步维艰。他站起身,俯首拍了拍上衣粘住的零星的干草,喉咙间忽掠过一股莫名的燥热。
它被他撂下了。它被他结束了。
轻快地,决绝地,经过空气里微微一道弧线,斜斜地贴在桌面,是一种随意的慵懒。 城市,时代的划痕深藏不露,恒温,欢腾,没有乍暖还寒,没有羌管悠悠。
香车宝马,于它的胸膛一夜一夜碾过,高楼一幢一幢自平地而起。近危栏而倚,却再不曾见那登高临远的京华倦客,视野里,仍是楼内的琐碎虚景。
宋词从书页里艰难地作一次出走,选择将身体贴在路边的玻璃橱窗上,它看见他的目光穿过玻璃落在橱窗里的陈设上。 它不复再渴望。
它老了。 归时的路程,风里它默默地走,看着这城市深浅的皱纹细密地生长,夜鱼犬舞的繁华里,处处是散落的风情和精致。
精致,的确是一个美好的形容词,又是一种走向和愿景,若来追究它的表现形式,大约富丽精工是一种,温润秀洁亦是一种,前一种是现代,是生气;后一种则是意境,是高致。 它听见这城市上演的打击乐嘎然而止,在这一刻,时空站成巨人的姿势将心灵的魔力棒交给它。
复而又是,一行一行,一页一页的飘香软语被整队列出,这个夜晚摇身变成一朵盛开的荷瓣素心春兰,茎细瓣净,肩平心阔,它复而想起他,那个捧着的他,那一张午后阳光里沉沉睡去的,干净的面庞。 安静地回归书页罢,回首萧瑟处,道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清晨,鸟声如洗。微风抚过,送来了屋中百合的芬芳,淡淡的,不含杂质。
也将一缕缕清灵的空气送入心脾,洗净我的灵魂。我想,再美好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心情有关,我绝不像贺涛一样“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
看着窗外,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像天使,带来无限光明,她驱走了夜的黑暗,照亮了跃动的生灵,不由心情也随之渐渐轻快起来,多么美好的开始,我想。 习惯于每天早上接受大自然的问候;习惯于看着明媚的太阳,感受生命之美;习惯于明朗的夜晚,望着天边的星河沉思;习惯于享受清风的抚慰;习惯于接受雨的洗礼;也习惯于不带任何名利,以天地之本溶入时间的永恒。
好想站在无边的草原上,让风带走尘世的喧嚣与繁杂,让雨洁净我的心灵,弥漫于满眼的绿,是否会将我的心带到那没有尽头的地方;好想踏入海中,让海水洗去身心上的。
4.大家帮忙阐述一下唐诗宋词的情韵美
一、情韵美:唐诗的整体风貌
唐诗在整体情调上气韵酣畅,情味醇美,这与唐人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呈清新愉悦的风貌有关。唐代经济空前活跃,文化繁荣,周围的事务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分外亲切美好,反映在唐诗中,表露出来的总是进取、乐观、开朗和昂扬奋发的情怀。因而唐诗在集体面貌上给人以神行语外、语浅情浓、丰神毕现之感。
李白的浪漫使我们感受到酣畅淋漓的情韵。他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千古丽句”之誉,文字绮丽,意境优美,烘托出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氛围,透露出盛唐时代繁华鼎盛的时代气息,隐含昂扬激越的向上情绪。杜牧的清丽让我们领略到风华掩映之美。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高度概括了千里江南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春色,有鸟语清脆婉转之愉悦,有绿树红花掩映生辉之美感,在浅近清新的文辞中,蕴藉隽永。孟浩然的平淡则让我们领略到另一种情韵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近景,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青山依依,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刘禹锡的达观令读者感悟到慷慨昂扬的情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的情调,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即使是送别诗,唐诗也一扫哀伤与悱恻之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有离别的难舍和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真是百感交集,表面平静,内心激荡。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开朗,独辟蹊径,自铸伟词,情词佳妙。这种开阔的胸襟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二、理趣美:宋诗的审美追求
宋诗重哲理,善思辨,擅析理,多探缘索由。宋代诗人大都以唧唧用世的态度去驱遣笔墨,喜好从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探索事理,用诗意来表达哲理,极富思理的情调,显露出美不胜收的理趣。
宋朝道学盛行,诗人借吟诗的机会来讲道学或以讲道学的借口来吟诗。道学家朱熹的许多诗都有这种倾向。他的借景喻理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抽象的理论用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这里可谓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常为后人所征引,成为历久不衰的名句。苏轼诗中的智慧叫我们常读常思,常思常新。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哲理又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的。前两句寓意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会的得到不同看法;后两句阐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使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理语成诗,富于哲理意趣,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表达了一种朴素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始终关不住的。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诗则让人感受到另一种理趣。梅雪俱佳,各有千秋,暗喻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给人以信心和鼓舞。用来比喻人在困境是会生出许多希望,鼓励人们在貌似“无路”时仍要奋力前行。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是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诗人留给人们的启发,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当然,唐宋诗歌的差异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唐诗中亦有饱含理趣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宋诗中也有以神韵称道的佳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唐诗的情态毕肖、丰神润朗和宋诗的思辨理趣、索求缘由,给了我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格。
5.以美在唐诗宋词中为题的800字作文
漫行于古典文字美妙旅程的脚步,陡然止住不前,心唤起仅余的最后诧异惊叹即拐进一处瞬间能触发灵感和美梦的绝妙之境。
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
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有云,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寂淡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的旎旎和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娴静空远,有“众星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绝妙。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似滑的,云似梦的。鹰飞蝶舞,旋转纷飞。清山细水,柔风浮云,温情呢喃。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天堂的圣地?天堂高远走高飞可及,仙境从来是传说。这浓缩的美丽的自然,更贴切地,这是浓缩的文字精华——到底,这不过是美妙的诗词,这里的世界纯属虚构。然而,就是如此美丽的文字波动我们心潮之底多少美梦啊!
这是一方情感的沃土,充满了人世的沧桑。
看吧,杜甫好像天生就负着忧悒沉闷,所行之处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凄凉。白居易这时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身心只剩下那么一个“别有幽愁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念头。就连李商隐都这么不称意,驱车登乐游原并未快活,却落满心“夕阳无好好,只是近黄昏”的淡淡哀怨。陆入翁虽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也只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空想梦幻而已。李易安即使身居高楼举目远瞻,眼前不过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情感的呼唤,这些来源于心灵深处最深邃思想的声音,总是时时让我们肝肠寸断,却又意气风发。这是为类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情感造就文字的多变,智慧超越文字的局限,思想开华文字的寓意和精魂。它们的结合,便是艺术。为在空前绝后的情感智慧和思想交融的。
这是一块遐想的空间,偕着思想展开双翼我们尽情地翱翔。
我们高举酒杯邀太白共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我们高居幽州台,双臂拂袖,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面临大江,挥舞铁板,和冻坡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伫立杨柳岸,手执红牙,同柳永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世界——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颠峰。然而,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诗或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
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6.唐诗宋词美在哪里
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负载着磅礴,是大漠里的孤烟,是长河里的落日,是客船上难眠的渔火,是山寺里传来的钟声,是海角与天涯的对接,是天长与地久的汇聚,尽管也会有碧落与黄泉的交融。
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笼盖着细腻,是梧桐上的细雨,是小楼上的东风,是明月光下 闪过的鹊影,是稻花香里流淌的蛙鸣,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尽管也会有乱石与惊涛的交流。
于思想主题而言,唐诗之美,多在于言志;宋词之美,多在于抒情。言志多追求气度,则豁达;抒情多讲究韵味,需细腻。豁达者则多描写让人豁达之人、事、物、景或取豁达之面,细腻者亦同。豁达者多谈理,细腻者易伤情。
7.介绍一些很美很美的宋词、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