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原则与唐诗翻译
1.闻一多《死水》中“三美”的音乐美
尺 chě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工尺谱 我国古代记录乐谱的工具.由音高符号、调名符号、节奏符号和补充符号组成.晩唐时已出现宋时称为"半字燕乐谱"并以之与十二律相配.这种记谱形式随音乐的发展和不同地区、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在各种符号的写法上有很大的差别.新诗“音尺说”是闻一多先生的发明.“音乐美”,一是指每一首诗的音步(顿)一致或变化有规律,二是讲究间行押韵,允许节节换韵.《死水》是闻一多先生自认“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实验”,《死水》是先生闻一多实验他的“三美”新格律体的典型.全诗共五节二十行,每节四行,每一行九个字,分别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组成2232或2322或3222音尺,最后以双音节收尾,虽然音尺的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总数却完全一致,在变化中保持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每节换韵,各节大体均押abcb型的二四脚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既顿挫有致、节奏鲜明,又韵律起伏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2.我们上课的内容是学习唐诗如何翻译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均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中尤以唐诗最为出众,我也被唐诗的魅力所深深折服。犹记得咿呀学语时,便已开始接触唐诗,从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到李绅的“粒粒皆辛苦”,唐诗不仅展示了她的音韵美、意象美,更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她就像个如影随形的朋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其魅力更是经久不衰。唐诗的魅力就在于简短的几个字几句话就包含着无尽的意境和联想。所以对于她的白话翻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老师采用的加三字重组词句,把原诗文的句子融进白话句子,让其意义进一步明朗,形式新颖、别具匠心。这样不再随意增减字数,就与原始的篇章大体相同,可以不丢古诗、律诗、绝句、乐府的基本形态,留有原来的平仄、粘对、韵脚、对仗的余影,如此挂靠住原诗,既不是注解式的散文,也不是截然不同的现代新诗。如同进入到诗人心灵深处。如,王维《相思》中的那句“此物最相思”,译为“这个小宝贝最相思”,简单的几个字把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又如在同情人撒娇,可谓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众所周知,唐朝之中国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唐诗文化也可谓登峰造极。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学习一门语言就一定要了解她的文化,所以把唐诗推向世界则显得十分必要。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她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诗的语言尤为优美和精炼。要做到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诚的再现出来,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撼和美的快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对本门课程以及对其他文献的学习,我领会到唐诗的英译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美”,即意境美、音律美、形式美。翻译的时候更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三美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意境美,翻译时要努力用另一套语言系统再现原诗的意境美,即语言背后的语言。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格,神韵,末也。境界具,而二者随之矣。”中国古典诗词既有实境,又有虚境,既有实在美,又有空灵美。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针对不同意境的诗词,运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忠诚的再现
原诗的意境,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意境,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是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相同的象境。另外,中国诗词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也十分棘手,因为专有名词有时会暗含典故。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因此,翻译时也要注意。其次是音美的传达。汉英诗歌都非常讲究节奏和音韵,但他们在节奏和音韵是有截然不同的规律。中国的诗词力求平仄协调,抑扬顿挫,对仗工整,有尾韵、双声、叠韵等。而英语诗歌一行诗分为若干音步,音步又可以按轻重排列不同分为若干种。汉英诗歌不同的音韵、节奏规律使得翻译中难以实现原文韵律的复制或再现。要使译文读者实现对音的审美和感悟,译者必须把文本转化为读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使所译诗句富有音律美和节奏美。最后是形式美。诗歌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借形似传神,失其形即失其神。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兼顾形式与内容,保留原文的形式和结构上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的形美包括句式简练、工整、对仗等。王老师在英译唐诗时,做到了一行对译一行,诗之所以为诗,其别于其他体裁的形式当是翻译中需着意保留的要素。他指出,中国古诗的句法形式干净利落,一句一句,独立成意,罕见分一句成两行或多行的,特别是律绝诗体没有这种情况。翻译时做到形态美,让人读起来如同原诗一样琅琅上口,气势非凡。诗歌翻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诗歌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翻译诗歌,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诗创造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诗歌是按照符合人们普遍审美要求的一定艺术原则构成的,节奏、音韵、意想等要素都是具有一定艺术含义的。翻译诗歌作品只有很好的把握这些要素,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
3.唐诗的译文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蜀先主庙[刘禹锡]
1.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语先生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吴吐天地之志者也。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耳。’”这里是借曹操的话赞美刘备.
2.凛然:令人肃然起敬的样子.
意思是刘备震惊天下的英雄气概虽然经历了千秋万载,但是仍然让人崇敬.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出自古意[李颀]
1.羌(qiang枪):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族名,在今甘肃、四川境内。羌笛:即羌族人所吹的笛子,也就是现在人们常吹的那种笛子。出塞声作战时羌笛吹奏的军乐声.
2.三军:古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三军即三万七千五百人,这里是军队的通称。也有前军,中军,后军之说.
意思是三军出塞之时听到笛声,无不思念亲人,泪如雨下.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故林:故园,故乡。相识多:指回到故乡后有许多旧日相识的亲友.
2.昨日:指刚刚过去的日子,也可泛指过去。
连上两句是说,回到故乡虽有许多旧日亲友的聚晤,但刚刚罢了官的心情将是怎样的呢?这是作者为友人担忧.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1.乌:乌鸦。半飞:分飞.
2.凄:冷,作动词用,这里是指秋夜霜冻的寒气侵袭.
意思是月光清照城头,只见乌鸦分飞,万物萧索,秋夜霜寒,树木为之凋零,何况单衣如何抵挡寒风.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1.人随沙岸: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向着江村走去.
2.余:我。乘舟;指乘鱼梁渡口的渡船.
意思是人们沿着沙岸走向江村,我也坐船回鹿门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安能;哪能,岂能。摧眉折腰:低眉恋腰。事:侍奉,伺候。权贵:指有权势的贵族官僚,即封建统治者.
2.不得:不能。开心颜:心情愉快,脸上露出笑容.
意思是怎么能让我弯下一身傲骨,向统治者低头哈腰,如果那样,恐怕我再不能露出笑容.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君:指金陵子弟。东流水:指在金陵北面向东奔流的长江.
2.别意:离别的情意。之:指东流水.
意思是请你问问那日夜东流的长江,和我离别之意谁更长?
4.求助:三首唐诗翻译
弹琴 【原文】: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作者】:刘长卿 唐 【作者小传】: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
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进士,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大历年间任鄂岳转运使留后,因被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陷而被贬为睦州司马,贞元年间又升任随州刺史。
刘长卿当时诗名颇大,尤其擅长五律,他曾自称自己的诗为“五言长城”。他的山水写景诗风格清淡,与王维、孟浩然颇为接近。
【体裁】:五言绝句 【注释】: ①泠泠:洋溢貌。 ②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③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从弹古调而引起对时俗的感慨。
既叹知音稀少,又感平生失意是因为不合时宜,和前面秦韬玉的“谁爱风流离格调”有相似感。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有《樊川集》。
【今译】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赏析】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
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①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②, 却话③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②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③却话:重头谈起。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
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
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5.唐诗名言(翻译)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翻译:你我之间没有彩凤的翅膀可以比翼齐飞,但心灵却像是灵犀的角,有一条不断的线贯通始终。(比喻二人爱情坚贞不渝)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翻译:去看过沧海的不会觉得别地的水美,而去过巫山的人也再也看不上别地的云。(比喻曾经沧桑)
3.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
翻译:两个好友在山花盛开时节相对饮酒,一杯又是一杯,不觉忘怀了天地。(写对饮的悠然洒脱)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翻译:在之前没有古人与我做伴,他们都埋入黄土。其后的来者也不可能与我做伴,那时我也已经埋入黄土,在这空虚无伴的时刻,我看着广阔的天地,凄然流下了泪水。(写个人的怀才不遇,孤独寂寞。)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翻译:秋风萧瑟,无边无际的黄叶纷纷落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滚滚而来。(写秋日的盛景,也指人生的代谢。)
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我上天入地去寻找,却不见你的踪影。(指寻人的飘渺无期。)
7.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江南二十四桥的明月之夜,莹润如玉的女子在哪里吹着笙箫,(描写江南风光。)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行走在大漠上,远望狼烟,扶摇直上。曲折的长河映着浑圆的落日。(写塞上风光)
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以前的名门望族王氏谢氏堂前的燕子,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之家。(写世事的兴衰更替)
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孟郊)
我用十年磨出了这把利剑,现在它锋利的刃还没有使用过。(写任侠之气,自我的磨练。)
6.闻一多说诗歌要具有哪三美
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必须具有新格律诗三个美。
①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听觉要求。闻一多最重节奏,认为“节奏便是格律”。他要求每个诗句中音节的数量应相等(音乐也成音尺、音部或顿)。
②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视觉要求。他认为好诗必须有“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他要求借助富有色彩的词藻来创造“浓丽”的意象,以此增添画面的生动。
③建筑的美,主要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视觉要求。即美要建筑在音节、句子之间一定的比例上。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闻一多不光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是五四运动之后非常杰出的作家。他还有一首诗《闻先生的书桌》,写得非常好,写他书桌上的笔墨、纸砚,他看着那些东西就开始发牢骚。
闻一多热爱祖国,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生,最后把他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经有过迷茫、失误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帮助,终于找到了真理。
而一经找到了真理,他便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闻一多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