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全唐诗补篇

    1.也许君生我未生,君生我已老 用古文怎么说

    用古文说:许尔生吾为生,尔生吾已老。

    此名句摘自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见载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古文记载

    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祇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千里人归去,心画 【 疑为尽字】 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坑 【 疑为帆字】 逐便风。

    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

    道别即须分,何劳说苦辛。牵牛石上过,不见有蹄痕。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 【注:眠字不韵,疑有误。原校改作「归」字,尚难确定。】

    自入新丰市,唯闻旧酒香。抱琴酤一醉,尽日卧弯汤。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

    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扣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今日归家去,将与贵人看。

    天吞日月明(上夭下明),五月已三龙。言身一寸谢,千里重会撞。 【注:末字疑应为「钟」字。】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卖人看。

    自从君别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还用几黄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

    2.《全唐诗》是编于哪个时期

    全唐诗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一部汇集唐朝诗歌的集子。全书共 900

    卷,目录 12 卷,共收唐、五代诗4.89万首,作者2 200多人。在中国,

    还没有一部集子像《全唐诗》那样收辑这么多的诗歌和作者。

    最早考虑编纂此书的人是清圣祖玄烨。1705年春天,玄烨在第五

    次南下巡视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江宁织造曹寅。曹寅邀请了彭定求、沈

    立曾、杨中讷等十人参加编书。次年十月,全书编辑完工。全书的编排体

    例是这样的:帝王后妃的作品编在最前面,其次是乐章、乐府,接着是唐

    代诗人的作品。诗人按时代先后排列,并附作者小传。最后是唐、五代的

    词。由于内容浩繁,编纂时间仓促,书中误收、漏收、重复,以及张冠李

    戴、次序混乱、考证粗疏等问题不少。尽管有这些欠缺,《全唐诗》还是

    一部比较完整的唐诗总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

    为使《全唐诗》更加完整、正确,1960年重新排印出版,改正了

    一些明显的错误。此后,又出版了《全唐诗外编》。

    3.急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不师者,废学之渐也。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出自《荀子•劝学》。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出自《礼记•学记》。

    4.《全唐诗》的编者是谁啊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

    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

    季振宜(1630—1674),字诜兮,号沧苇,扬州泰兴人,为清初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富,甲于江南。他整理唐诗,始于康熙三年(1664),迄于康熙十二年(1673),历时十年,始得告成。

    全书凡七百十七卷,收诗四万二千九百三十一首,作者一千八百九十五人。所据材料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较充分地利用了其本人所藏的珍本秘籍。据《季沧苇藏书目》载,其所藏宋版唐诗总集、别集,多达一百五十馀种,如宋刻《万宝诗山》、明抄《诗渊》,皆为罕见的大型类编诗集。

    在其开始编集后,又得到钱谦益原拟“集成唐人一代之诗”的未完稿。另外,初盛唐部分充分利用了明末吴琯《唐诗纪》的成果。

    具备了这些条件,以季氏的学力,经过十年的反复校订、广事补遗,终于编成该书.书成后的次年,季氏即去世。当时书稿未曾付梓,不久即转入内府。

    胡震亨(1569—1645),字孝辕,号遁叟,浙江海盐人,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唐音统签》为其费毕生精力编成的唐诗总集,全书凡一千零三十三卷,以十干为序,按时代先后辑录唐及五代的诗作以及词曲,歌谣,酒令,占辞等,末附《癸签》,为唐诗研究资料汇编。

    胡氏编此书,搜集资料极其广泛。唐人佚篇残句,皆尽所见辑出,并注明出处。

    唐诗本事及评论资料,亦间附诗后。诗人小传考证尤为详尽,并采辑遗文佚事,附入小注。

    此书编成后,也未能付印,至清初始由其后人印出一部分,多数则以抄本传世。 《四库全书总目》述《全唐诗》资料来源云,“是编秉承圣训,以震亨书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

    所言较含混,且有所隐讳。经今人周勋初考证(见《文史》第八辑《述〈全唐诗〉成书经过》),知《全唐诗集》即指季书,彭定求等对二书的利用情况,亦不尽属实。

    以《全唐诗》与季、胡二书覆勘,可知是以季书为主、兼采胡书编成的。具体来说,初、盛唐部分以季书为底本,略作增删校补,即成定本,中,晚唐部分,季书比较单薄,编修诸臣参用胡书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如殷尧藩诗,季书全缺,即据胡书补入;胡曾、司空图诗,季书失收甚多,亦据胡书补齐。

    另外,季书所辑以完诗为主,胡氏则广搜零章碎句。《全唐诗》各集后所附佚句,绝大多数系据胡书移录。

    在充分利用季胡二书的基础上,编修诸臣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校订补遗工作。一、增补诗什,《全唐诗》卷八八二以下补遗七卷,系据季胡二人未用的《唐百家诗选》、《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古今岁时杂咏》等书及石刻资料编成,正编各家诗亦有少量增补。

    二、考订辨误,包括六朝人误作唐人如陈昭、卫敬瑜妻等,六朝诗误归唐人,如吴均、刘孝胜诗误归曹邺;误将诗题中人名视作撰者,如上官仪《高密公主挽词》作高密诗,皆一一作了订正。三、据所见善本唐人诗集,增加了部分校语。

    季胡二书校记皆注明出处,诸臣将出处全部抹去,仅注为“一作某”。四、重新调整了小传。

    删繁就简,并将二书所附作者生平资料删去。五、删去胡书末之“道家章咒、释氏偈颂二十八卷”。

    六、重新安排全书序次,“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次臣工,次闺秀,次释道,”末附神仙、鬼怪、嘲谑、歌谣谚语、词等类作品。 《全唐诗》将有唐一代诗歌汇为一帙,为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但由于成书仓促,存在问题也很多。其主要有如下数端:一、未及广检群书,故缺漏甚多;二、考订粗疏,多有误收,今人考订其误收他朝诗即达数百首之多,唐人张冠李戴、重收复出之作亦不少,三、小传较疏舛,作者先后次第亦多混乱;四、诸诗皆不注出处,征引者难以覆按;五、校勘不精,诗题及诗句错误较多。

    玄烨为《全唐诗》所作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这个数字是相当可靠的。 最后,将《全唐诗》的版本及后人的补遗,考订著作,作一简单介绍。

    该书编成的次年,即由内府精刻行世,后又有扬州诗局本,二本皆为一百二十册,分装十函。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归并成三十二卷。

    1960年,中华书局据扬州诗局本断句排印,。

    5.唐朝的诗歌总集叫《全唐诗》,它编于哪个朝代

    康熙年间最后的版本《全唐诗》收诗49403首,句1555条,作者共2873人。乾隆年间辑补《全唐诗》3次,第一次补诗72首,句279条。今人王重民辑据敦煌遗书补176首,孙望补诗740首又87句,童养年补诗1158首又243句。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成《全唐诗外编》出版。据此,唐朝流传至今的诗有50209首,断句残篇2164条。

    唐代是诗的朝代,词不多,揣《全唐五代词》(曾昭岷等编)正编收词人近2百家,词1963首。加上其它未入册的诗词,唐诗词在55000首左右

    宋诗词:

    《全宋词》和《全宋词补辑》共收录了1430多家词人的20800首词作。宋代是词的朝代,我无法确知宋诗有多少,但即使超过词的数量,宋诗词在总量上也不可能比唐代诗词多。

    期待你的满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