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晚春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小题1:“草树”本是无情之物,但“知”和“斗”二字用拟人的方法,(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草树爱春、惜春之情。
小题2:【贬抑】杨花榆荚本无才识,既无绚丽的色彩,也无妩媚的姿态,( 3分)经风一吹,纷纷飘落,只知道像雪花那样漫天飞舞,虽然有了短暂的张扬,但顷刻间化为乌有。(3分)【褒扬】杨花榆荚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但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它们也加入了留春的行列,(3分)为留住春色不惜牺牲自身,像雪花那样漫天飞舞,为增加春意而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3分)【特点】深秋迟暮、寒冷凄凉、萧瑟阴郁。【作用】烘托出人物的迷茫、苦闷、消沉、绝望,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小题1:。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小题1:展示了一幅暮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妍斗艳、万紫千红的美丽春景图。
小题2:花草树木尚且能感悟到岁月不饶人,懂得要发奋图强,展示自身的价值。何况我们人乎?岂能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真正展示人生的价值。 小题1:试题分析:“不久归”写春日时短,暮春时节春就要走了,“斗芳菲”写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
点评:理解诗歌的内容,要注意抓住诗句描写的意象,找出这些意象表现了什么,写了什么物,什么景。小题2:试题分析:这里是以花喻人,“无才思”“惟解”说明杨花、榆荚珍惜美好时光,抓紧时间展示自己的价值。
人更应该珍惜时间,展示自己的价值。点评:理解诗句表达的内涵要注意透过诗句的表层意思,去挖掘诗句表达的深层含义,挖掘诗句表达的哲理意思。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知春:突出其消息灵通的特点。斗芳菲:突出其互相比赛的特点。唯解:只知道。突出其诚实可爱的特点。
(2)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揶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其可称道之处。哲理说:诗有寓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扬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勇气可嘉?以此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新的精神。
4.晚春这首诗的阅读答案
从唐诗传播到日本开始,学习、欣赏唐诗就成为日本各个时代文人们的基本教养之一。即使到了近现代,日本仍然把唐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并为此花了很大的工夫。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转为向西方学习,教育制度一如西方。不过,直到今天,在“国语”也就是日语教育里汉文汉诗的内容仍占有一定的分量。
日本
近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在他的代表作小说《草枕》里写道: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仅仅二十个字里真是别有乾坤。这乾坤的功德不是《不如归》和《金色夜叉》(德富芦花的《不如归》,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两者并称为新派悲剧代表作)的功德,而是因汽船、火车、权力、衣物、道德、礼义而疲惫到极点的时候,忘却一切蒙头大睡的功德。
夏目漱石提到的《不如归》和《金色夜叉》是当时最流行的小说,那首诗是王维的《竹里馆》。夏目漱石在小说里将王维的诗比作可以使人忘掉一切现实的良药,评价不可能更高了。夏目漱石从小受到很好的汉学教育,1889年他在他最早的汉文作品《木屑集》里这样写道:
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为文章,或极意雕琢,经旬而始成;或咄嗟冲口而发,自觉淡然有朴气。窃谓古作者岂难臻哉,遂有意以文立身。
夏目漱石在22岁时写出此等汉文,从中不难看出他扎实的汉学功底。夏目漱石在《木屑集》里作汉诗数首,其中一首七言绝句为:西方决眦望茫茫,几丈巨涛拍乱塘。水尽孤帆天际去,长风吹满太平洋。夏目漱石的这首绝句里的“决眦”“孤帆”“天际”等几个词说明他是在用杜甫的《望岳》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诗句。
1916年,也就是夏目漱石去世当年,夏目漱石作诗《题自画》:唐诗读罢倚栏杆,午院沉沉绿意寒。借问春风何处有,石前幽竹石间兰。看得出夏目漱石一直是把唐诗集放在身边经常咏诵,也一直写汉诗。夏目漱石在东京大学学的是英国语言文学,后来教授英语,还到英国留学过两年,按说夏目漱石的思想和知识结构应该是比较西化的。不过他在学习英语之前,曾经进著名的汉学私塾二松学舍学习汉学,这为他的汉学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夏目漱石那个年代,不只是夏目漱石学习汉学。在新式学校开办之前,所有的学生只能在私塾学习汉学,在新式学校开办以后,也有很多学生在私塾学习汉学。从前面所举的夏目漱石的汉诗不难想见,夏目漱石在二松学舍学汉学时,《唐诗选》应该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他的诗作里才会有唐诗影响的痕迹。如果再考虑到夏目漱石是用自己根本不知读音的汉语来创作汉诗的话,就可以想见当时的日本人学作汉诗有多不容易,而能作出上面所举的汉诗又需要多么深厚的汉学素养。
从战后到今天,在日本高中的国语课本里,汉文仍与现代文、日本古文同为重要内容,高中课本里的汉文当然包含汉诗,汉诗里最多的是唐诗,高中课本里出现的唐诗大都可以从《唐诗选》里找到。日本高中的国语课本里有唐诗的内容是因为日本的大学招生考试题里会出现唐诗考题。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国语即语文考试题里有一道汉文题,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五,汉文题就有可能是唐诗题。1992年日本大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国语考题的汉文部分就是白居易的诗。现在日本的高中国语教育经过多次改革,虽然汉语部分已经少了许多,一些大学的招生考试也不再出汉文问题,但是一流大学的考试还是保留了汉语试题。在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国语试题里,如果有唐诗试题的话,一般会先将唐诗列出,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大学考试模拟题中的汉语测试部分大概是怎样的。试题是从株式会社河合出版的《完美题集国语Ⅰ、Ⅱ》中摘选出来的。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题1:“春”下单着一个“青”字,别有韵味。
这个“青”字使全句飞动起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这一盎然春意,多靠“青”字给人们带来信息。
(4分)小题2:描写了晚春江上落日、绮霞、远山、青草等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4分) 试题分析:小题1:这里“春”下单着一个“青”字,别有韵味。
这个“青”与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同一杼轴。王安石的“绿”,由“过、到、入、满”等经几次涂改方始得来,足见锤炼功力。
韩琮在此炼得“青”字,早于王安石几百年,应该说是“先得我心”。正是这个“青”字使全句飞动起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
这一盎然春意,多靠“青”字给人们带来信息。小题2:夕阳西下,含山欲坠,天边的云霞经夕阳映照,色彩斑斓。
远处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春风吹青了河边的芳草,绿油油的一片,顺着河畔延伸开来。
现在还不是望乡思家的时候啊。全诗四句,有景有情,前三句重笔状景,景是明丽的,景中的情是轻松的。
末一句收笔言情,情是惆怅的,情中的景则是迷惘的。诗中除晚日、远山都与乡情相关外,见春草而动乡情更多见于骚客吟咏。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点评: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时,抓住主要景物,运用描写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忠实于原诗,想象合理,语言优美。炼字题答题步骤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首先解释本字的字面意思,如果有修辞手法,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意,语言尽可能优美;最后点明作者的感情。
分析作者的情感,要从意象入手,意象一般都有固定的寓意,意象和作者情感紧密相关。 。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
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 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本题第一问考察的是修辞的作用。生动、形象,同时还能表达出作者对待这个事物的感情和要表达的思想。
此题考查的是评价观点态度。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即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另外,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提问方式
①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②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什么,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你同意那种看法?
③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④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答题模式
1、明确你的观点
2、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并结合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晚春
【答案】【小题1】展示了一幅暮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妍斗艳、万紫千红的美丽春景图。
【小题2】花草树木尚且能感悟到岁月不饶人,懂得要发奋图强,展示自身的价值。何况我们人乎?岂能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真正展示人生的价值。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不久归”写春日时短,暮春时节春就要走了,“斗芳菲”写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点评:理解诗歌的内容,要注意抓住诗句描写的意象,找出这些意象表现了什么,写了什么物,什么景。
【小题2】试题分析:这里是以花喻人,“无才思”“惟解”说明杨花、榆荚珍惜美好时光,抓紧时间展示自己的价值。人更应该珍惜时间,展示自己的价值。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点评:理解诗句表达的内涵要注意透过诗句的表层意思,去挖掘诗句表达的深层含义,挖掘诗句表达的哲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