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经五丈原温庭筠

    1.《经五丈原》温庭筠 翻译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诗人是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作。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此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一代名相,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杜甫曾为此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写了这首诗。

    诗开头气势凌厉。蜀汉雄壮的铁骑,高举着绘有熊虎和鸷鸟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威震中原。“高压”一词本很抽象,但由于前有铁马、云雕、柳营等形象做铺垫,便使人产生一种大军压境恰似泰山压顶般的真实感。“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三、四两句笔挟风云,气势悲怆。“天清杀气”,既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灾难却降临到诸葛亮头上。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妖星”一词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无比痛惜。

    前四句全是写景,诗行与诗行之间跳跃、飞动。首联写春,颔联便跳写秋。第三句写白昼,第四句又转写夜间。仅用几组典型画面,便概括了诸葛亮最后一百多天里运筹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慷慨悲壮,深沉动人,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温庭筠诗本以侧艳为工,而此篇能以风骨遵劲风长,确是难得。后四句纯是议论,以历史事实为据,悲切而中肯。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

    诸葛亮竭智尽忠,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他对刘禅的开导、规劝又有什么用呢?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感慨。“不由人”正照应“空寤主”。作为辅弼,诸葛亮鞠躬尽力,然而时势如此,叫他怎么北取中原,统一中国呢!诗人对此深为叹惋。诸葛亮一死,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可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象已无言可说,无计可施了。这是诗人从面前五丈原的诸葛亮庙生发开去的。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用在这里,讽刺性很强。诗人暗暗地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了比较,读者自然可以想象到后主的昏庸和谯周的卑劣了,难怪沈德潜为此句旁批说:“诮之比于痛骂”(《唐诗别裁》)。诗人用“含而不露”的手法,反而收到了比痛骂更强烈的效果。

    整首诗内容深厚,感情沉郁。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末尾用谯周和诸葛亮作对比,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

    2.杜甫《蜀相》和温庭筠《过五丈原》思想感情,艺术手法比较

    【思想感情】:

    1. 《蜀相》一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2. 《过五丈原》一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

    3. 【艺术手法】:

    1. 《蜀相》一诗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2. 《过五丈原》一诗前四句全是写景,诗行与诗行之间跳跃、飞动。首联写春,颔联便跳写秋。第三句写白昼,第四句又转写夜间。仅用几组典型画面,便概括了诸葛亮最后一百多天里运筹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慷慨悲壮,深沉动人,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温庭筠诗本以侧艳为工,而此篇能以风骨遒劲见长,确是难得。后四句纯是议论,以历史事实为据,悲切而中肯。

    3. 【原文】:

    1.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 过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3.请高手帮我解释一下温庭筠的这首诗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

    【原诗】唐·温庭筠《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①不由人。

    象床宝帐②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今注】①得鹿:“鹿”谐音“禄”即禄位。

    “得鹿”比喻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 ②象床宝帐:祠庙中神龛里的陈位。

    【作者小传】温庭筠(812?-866?)诗人、词人。字飞卿,本名岐,山西太原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

    宣宗大中年间,累应进士不第,温持才傲物,好讥讽权贵,且生活浪漫,不注重操行,所以终生潦倒,只作过国子监助教等小吏。 他辞章敏捷、才情绮丽,尤工律赋,在诗坛上与李商隐并称“温李”。

    但他主要的成功就是在词的创作方面,他在词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唐代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作家。词的内容多反映男女间的悲愁别绪,在艺术上更具有特色,善于描绘具体形象,表现方法变化多端,用词清新,词调也更趋严整,温庭筠的词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可以见到的温词以《花间集》为最多,共六十六首。 【本诗背景】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题表明诗人是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作。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此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 一代名将,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

    杜甫曾为此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写了这首诗。 【本诗鉴赏】诗开头气势凌厉。

    蜀汉雄壮的铁骑,高举着绘有熊虎和鸷鸟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威振中原。 “高压”一词本很抽象,但由于前有铁马、云雕、柳营等形象做铺垫,便使人产生一种大军压境恰似泰山压顶般的真实感。

    “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三、四两句笔挟风云,气势悲怆。

    “天清杀气”,既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灾难却降临到诸葛亮的头上。

    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妖星”一词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无比痛惜。

    前四句全是写景,诗行与诗行之间跳跃、飞动。首联写春,颔联便跳写秋。

    第三句写白昼,第四句又转写夜间。 仅用几组典型画面,便概括了诸葛亮最后一百多天里运筹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慷慨悲壮,深沉动人,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温庭筠诗本以侧艳为工,而此篇能以风骨遒劲见长,确是难得。 后四句纯是议论,以历史事实为据,悲切而中肯。

    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诸葛亮竭智尽忠,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他对刘禅的开导、规劝又有什么用呢?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感慨。

    “不由人”正照应“空寤主”。作为辅弼,诸葛亮鞠躬尽力,然而时势如此,叫他怎么北取中原,统一中国呢!诗人对此深为叹惋。

    诸葛亮一死,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可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象已无言可说,无计可施了。

    这是诗人从面前五丈原的诸葛亮庙生发开去的。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用在这里,讽刺性很强。诗人暗暗地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了比较,读者自然可以想旬到后主的昏庸和谯周的卑劣了,难怪沈德潜为此句旁批说:“诮之比于痛骂”(《唐诗别裁》)。

    诗人用“含而不露”的手法,反而收到了比痛骂更强烈的效果。 整首诗内容深厚,感情沉郁。

    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

    末尾用谯周和诸葛亮作对比,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

    4.温庭筠《过五丈原》好在哪里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这篇诗,开头就好。

    写诗要有“抽象”的功夫。抽象,不是平常说的抽象,而是说,把万象中最典型的一二抽出来。

    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好在哪呢?好在删。

    不是要在天理流行处添得一毫,而是把千形万象都删去,只留下最典型的一分。春天的景象有万种,都删去,只留杨柳,又用依依形容。

    杨柳是极简,依依是极奢。若不如此,春日的万种好,哪能四字说尽。

    杨柳依依,就尽了。冬天的景象有万种,都删去,只留雨雪。

    则春温冬杀,毕见无遗。懂画漫画的人,不必鼻子眉毛都画,人人皆有的地方,不是特色,只消一两笔,勾出典型,则神采跃然。

    铁马、云雕,两个词,将五丈原的典型抓稳了。五丈原的树、五丈原的草、五丈原的流水山谷,都不必写。

    写兵戈之气,铁马是典型。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高明之处在于把“铁马”、“冰河”相连属。

    “铁马云雕”也一样。这正是诗人笔夺天工的地方。

    天地间万物,被他提笔刊落,只留一两样,境界就出来了。共绝尘,共字好,一种说法是“久绝尘”,久不如共。

    “共”还可以换成“两”,共绝尘就是两绝尘,铁马绝尘,云雕亦绝尘。铁马是陆上绝尘,云雕是天上绝尘。

    陆上绝尘犹可追,天上绝尘无从觅。但那些都是明处的绝尘。

    暗处的绝尘,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绝尘者,弃绝尘寰也。

    杜甫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开是昨开、今开,也是菊开、泪开。

    一系是无论孑身漂泊万方,如舟如萍,终系故园如一。而此诗“共绝尘”者,又岂止铁马云雕!故知,两绝尘,不如共绝尘。

    温八叉之开笔,无比惊艳。柳阴高压汉营春。

    柳阴,是阴柔之象。春日之象,桃红是阳,柳绿是阴。

    柳阴,则是重阴。徐俯“小舟撑出柳阴来”,贺知章“万条垂下绿丝绦”,何等闲逸。

    柳阴在诗中多是逸笔。但这里不一样——柳阴高压汉营春!柳阴不高。

    小舟撑出,不过一篙;万条垂下,至多数丈。如此尚能“高压”,可征汉营春气之低郁。

    汉营,在卦为《师》。柳阴高压,重阴居孤阳之上,乃《师》之六三:师或舆尸,凶。

    大军要载着尸体归来了。《周易本义》曰:“舆尸,谓师徒挠败,舆尸而归也。

    以阴居阳,才弱志刚,不中不正,而犯非其分,故其象占如此。《象》曰:师或舆尸。

    大无功也。”此句七字,有柳阴,有春。

    原是淑气清和之态,温八叉添“高压汉营”四字,气象陡转,笔力之惊人有如此。天清杀气屯关右。

    虽然柳阴高压,毕竟淑气清和。颔联先下“天清”二字。

    写肃杀,偏用清和点衬,是大手笔。庸俗的手笔怎样?——天昏杀气屯关右。

    ——天曛杀气屯关右。——黯天杀气屯关右。

    如此,则较“天清”失之远矣。谁说忠臣死了就要阴风怒号云霾遮天?依然天清,依然春煦。

    而肃杀之气,已暗自结凝。杀气,就是兵气。

    杀气和兵气,俱是虚。兵气,是实之虚,杀气,是虚之虚。

    江总:“长城兵气寒,饮马讵为难。”不宜用杀气,写的不是死生之事,天寒,虽有兵革,却无杀机。

    王贞白:“鼓声遥赤塞,兵气远冲天。”也不宜用杀气。

    鼓是实,兵亦是实,若作杀气,则外露。今人陈永正:“荣谢匆匆武士魂,那能兵气化氤氲”,写樱花,也是兵气。

    武士魂是虚,要将一物来比拟,以虚比虚,未若以实比虚,故兵气胜杀气。杀气露骨,坏七绝之蕴藉。

    但温八叉此句,端宜杀气,不宜兵气。何哉?屯之一字,即是说兵。

    兵气屯关右,即屯兵关右,索然寡味。杀气屯关右,凛然生动。

    欧阳修《醉翁亭记》初稿,“酿泉为酒,泉冽而酒香”,后改为“泉香而酒冽”则佳,其理一也。夜半妖星照渭滨。

    夜半对天清。气对时,活泛。

    属对不能死,死则合掌。妖星对杀气,大佳。

    气是虚,星是实。杀是虚,妖是实。

    无物名杀,有物名妖。虽无物名杀,有兵在,自然有杀,似虚反实。

    虽有物名妖,却出于想象,似实反虚。杀气屯,是假;妖星照,是真。

    太公昔钓渭水,妖星夜照其滨。此处“渭滨”,既可作实解,又可作虚解。

    作虚解,则令人遥想昔年之姜尚。“夜半妖星照渭滨”,此种诡警,唐诗少见。

    绝尘、高压、杀气、妖星,都点出一个字:死。颔联写景,颈联议论,是七律最常规的写法。

    庸手逢此,写景俗,议论亦俗。而高手每能翻出新意。

    下国卧龙空寤主。下国,就是小国。

    龙卧于小国,或跃在渊,其志难申。寤,寐觉而有言曰寤。

    做梦惊醒,记得清清楚楚。龙卧下国,梦先主而惊觉。

    隐括《前出师表》“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原得鹿不由人。

    下国对中原,极工。工至极处,便近合掌。

    卧龙对得鹿,活泼。卧龙是偏正,得鹿是动宾,但分开看,卧与得,俱动词;龙与鹿,俱名词,俱动物。

    下国卧龙,是人;中原得鹿,是事;以事对人,本有过宽之嫌,但掰开看,字字稳,挑剔不得。巨匠逞才,往往如此。

    更难的,偏偏是流水对。这样写诗,真是要打死一万个庸才草包了。

    李义山“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上句写诸葛孔明之高才,下句写汉室复兴之无望,造意与八叉几同。“关张无命欲何如”,即“。

    5.温庭韵的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的全诗

    过五丈原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过五丈原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 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 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 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 从此谯周是老臣。

    传说这首诗用词有两种版本。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