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全唐诗览赏txt

    1.小说,经典诗句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1 佚名 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39 佚名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2.唐代所有诗全文

    【唐】李白

    日照香庐生紫烟,谣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柳宗元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直旦,寂寞将何言。

    《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逝,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岭南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针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来闍黎新亭作」孟浩然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齿坐呈山南诸隐」孟浩然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登总持寺浮图」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长安早春(一作张子容诗)」孟浩然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晓入南山」孟浩然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 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庭橘」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3.青蝠酒吧有首诗叫什么千年的梦魇的那个,谁有原文

    我喜欢站在黑暗中,因为我可以更清楚的看清光明中的人们.

    没看过《青蝠酒吧》的人不会知道千年的伤是什么样的伤,是绝望,强大而孤独的存在.没有人能够解释什么是希望,而我们却无时无刻的体会着绝望的味道.伤,一次次的伤,再多次的伤却不会死去,只能用生命去承受.因为有着不死的灵魂,所以无视时间的存在.再茫茫的时间长河中,旁观着一次次的花开花落.生命的存在到底在昭示着什么,只是为了证明历史曾经走过我的足迹么?还是为了让我证明,历史,曾经也是一段伤.

    青蝠诗话

    午夜的阳光在黑暗中照耀出来

    渐次打通幽暗的门

    我站在黑暗中

    看向远处的光明

    一扇古朴的松木门

    隔断了我们的人间

    暗淡烛的光中

    我看到了欲望结界外,你憔悴的面容

    纵使时间是一光年

    轨迹却可以在刹那间变迁

    血之牵绊,那个视你为最重要的人

    在千年以前,将你的月毁于一旦

    双眼看过久久的日沉月沦

    视野纵横无间

    而如今,却依然看不透世间百态

    你有着强大的灵魂,却孤独依然

    千年以后,当命运的齿轮再次开启

    你,又在哪里

    是否有一些遗失的幸福?

    自她撞入门来得那一刻

    自她从阳光下走来的那一刻

    自她金色的眸望过来的那一刻

    有一些回忆的幸福

    浅草的柔 鸣神的笑

    温柔如灵儿的双手

    载满了幸福的回忆

    在盛开于往事的白菊花中,徘徊不去

    有一些悲伤的过往

    暗月如梅琳

    血月的召唤

    还是生命中孤独的千年

    飘荡的残,如一朵谢落的花瓣

    哭泣的月,似一朵枯萎的莲

    往事越千年

    依然有鸣神拔出的剑

    怀念着一个人的怀念

    悲伤着一个人的悲伤

    流浪着一个人的流浪

    银白与暗黑

    火焰与螺旋

    松木门隔断的千年

    你回头,看见一片桃花园

    千年的梦魇……

    ---------------彬儿羽

    4.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卓文君四人谁的文学牛X些

    我转个一篇文章,希望对楼主能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班昭)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怕偕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别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

    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系之他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

    这些石碑在动乱中,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

    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东汉末曹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憎恨悲凉的时代悲歌。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学家——蔡文姬。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

    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伪作)。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

    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

    5.唐诗三百首赏析txt 幼儿唐诗三百首txt

    唐诗三百首赏析txt 幼儿唐诗三百首txt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诗意象图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编辑本段唐诗分期 游子吟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

    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

    唐诗三百首赏析txt 幼儿唐诗三百首txt 。

    6.曹寅的刻书之功

    清朝时轰动朝野的《全唐诗》、《佩文韵府》和《全唐文》三部古籍巨著,分别于康熙、嘉庆年间在扬州刊刻而成。

    市档案局清史工程中整理抢救出的《清宫扬州御档选编》不少奏折,描绘了当年扬州刷印业高度发达的盛景。青岛市档案局副局长、文史专家魏怡勤经过对“御档”精心研究,向记者解读了这三部古籍巨著在扬州校刻的全过程。

    扬州诗局为何设于天宁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兼任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在扬州创办了一个大规模的编校出版机构——“扬州诗局”,奉旨校刻《全唐诗》。“扬州诗局”就设在扬州天宁寺里面。

    康熙四十四年的三月十九日,“上发《全唐诗》一部,命江宁织造曹寅校刊,以翰林彭定求等九人分校。”曹寅奉旨后,即积极着手筹备。

    当年至次年期间,曹寅所上的奏折很多内容与刊刻《全唐诗》有关。据史料称,曹寅把“扬州诗局”设在天宁寺里,是因为天宁寺内就有巡盐御史的行署,属于两淮巡盐御史的房产,而且10多年前孔尚任曾住在天宁寺东廊待漏馆。

    这样既不用出去另找房子,也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校刊《全唐诗》的质量,加快校刊《全唐诗》的速度。《全唐诗》究竟何时开刻《全唐诗》开刻时间问题一直有争论,而清宫扬州御档的解密,使这个历史疑团迎刃而解。

    据《清宫扬州御档选编》载,曹寅四十四年(1705)五月初一日折云:“恭蒙谕旨刊刻《全唐诗集》,命词臣彭定求等九员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局……”可以看出,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刊刻《全唐诗》书局,但校刊工作并未完全开展。

    另从其他档案资料可以看到,编校词臣是陆续到位的。曹寅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的奏折:“校刊全唐诗,现今镂刻已成者,臣先将唐太宗及高、岑、王、孟肆家刷印,装潢一样贰部进呈。

    其纸张之厚薄,本头之高下,伏候钦定,俾臣知所遵行。”康熙帝朱批:“知道了。

    样本都改过发回。”《全唐诗》大规模的刊印工作自此开始。

    扬州诗局进入刊刻工作的高峰期,实际上是在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以后。《全唐诗》何时刊印完毕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曹寅多次上奏康熙,请示刊刻事宜。

    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月二十八日的奏折说:“又诗局翰林官等,校修唐诗,今年可以竣事。”到了七月初一奏折:“遵旨校刊全唐诗集,目下刊刻只剩五百余页,大约本月内可以刻完,八月内校对错字毕,即可全本进呈。

    共计有十二套,除春间所进二套外,又校对得六套,谨装订进呈御览,伏求圣训俯鉴错误,指示臣等,使得刊改归正,以成一代之书。”康熙帝朱批:“刻的书甚好,等细细看完序文,完时即打发去。”

    至此,《全唐诗》的校刻工作已接近尾声。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十五日奏折:“今有刻对完全唐诗九十套,进呈御览。

    其余俱已刻完,月内对完,即行刷印进呈,合并奏闻。”《进全唐诗表》说:“于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书成,谨装潢成帙,进呈圣览者。”

    康熙四十六年(1707)四月十六日(5月17日,康熙《御制全唐诗序》写成颁发,补刻诗序,冠式书前。《全唐诗》的刊印工作即全部结束。

    刊印速度和质量如何今本《全唐诗》900卷计9814页,除去先前所试刻少部分外,平均每月刊刻在1000页以上,这个速度在雕版印刷时代是相当快的。从奏折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全唐诗》异常重视写刻质量。

    曹寅上奏康熙时说:“臣细计书写之人,一样笔迹者甚是难得,仅择其相近者,令其习成一家,再为缮写,因此迟误,一年之间恐不能竣工。”当时正流行软字精刻风尚,曹寅于康熙四十四年七月专门召集文人训练名手缮写和雕刻《全唐诗》,《全唐诗》字体借鉴欧体、赵体风格,秀丽、俊逸且900卷前后字体几近一致,因为字体风格独特、印刷精美、校勘谨严,也为其成为清代雕版史上的典范之作奠定基础。

    曹寅何时何因去世为了更好地昭示自己的文治武功,玄烨又于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命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等,于扬州开刻《佩文韵府》。之所以把刊刻地定在扬州,恐与曹寅曾在扬州校刻《全唐诗》,所刻书令康熙十分满意有关。

    曹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初三日(5月7日)奏折称:“《佩文韵府》已于三月十七日(4月22日)开工刊刻。”此则奏折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佩文韵府》在扬州开刻的准确日期。

    至于刊竣的日期,我们可以从档案书籍中找到答案。据《清宫扬州御档选编》载,李煦在“奏为御颁佩文韵府在扬州刊刻公竣装箱进呈等请旨事”一折中称:“窃臣与曹寅、孙文成奉旨在扬州刊刻御颁《佩文韵府》一书,今已工竣。

    谨将连四纸刷订十部,将乐纸刷订十部,共装二十箱,恭进呈样。再连四纸应刷钉若干部,将乐纸应刷钉若干部。”

    此奏折还说明《佩文韵府》的雕印任务是曹、李、孙三人共同奉旨承办的,书局的初期刊刻工作由曹寅主持,但不久曹寅病故。李煦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十八日(8月19日)奏曰:“江宁织造曹寅于六月十六日(7月19日)自江宁来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癯,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

    七月二十三日又上奏:“曹寅七月初一日(8月。

    7.《登幽州台歌》中独怆然而涕下,后面的诗句(全文)急

    [唐]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注释 1、选自《陈子昂集》。 2、幽州台:即蓟北楼,故指在今北京市西南。

    3、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4、怆然:悲伤的样子。

    5、涕:古时指眼泪。 6 、前:向前看。

    7 、念:想到。 8、蓟北楼:黄金台、幽州台译文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后人,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