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用什么话读唐诗

    1.古诗文要用什么方言读啊

    官话一直在变,如今的北方官话绝对不是几百年前的正统古音官话了,相反,南方话则保留了很多古音元素。虽然北方话,吴语,粤语都是汉语演变而来的。不过北方话丢掉了很多东西,如kpt入声,m韵尾,8调,浊音。吴语存有入声,但简化为喉塞音,m韵尾消失,但吴语存有8调和浊音。粤语kpt入声,m韵尾具存,声调甚至有9个,但浊音消失。古人写的很多诗句很多时候普通话不押韵,用吴语粤语则肯定押韵。平心而论,南方话确实比北方话更为存古,北方话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阿尔泰语系影响很大,如衍生出来的舌面音和卷舌音,这都是汉语原先所不具有的语素语音。

    读任何一篇古诗文(文言)都不适合普通话,因为它实在是一点古韵都冇。而用南方话来读任何一篇古诗文都有不同的韵味,以下根据语言渊源只是给出一个最好的建议。

    先秦诸子百家的诗文以《诗经》为代表,推荐用吴语或闽(南)语。因为吴语有浊音,那是从心底流淌出的声音,而讲普通话时,感觉像戴着面具在说话。一次朋友聚会后,一个福建朋友用闽南语唱诗给我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妙如天籁之音,更令人惊异的是,他居然说:我只是像平常说话一样在念白。闽南语有八个声调,唯一保留了魏晋甚至先秦时代的诸多语素。但说其是中国最古老方言吴语的衍生,但吴语在后世发展受北方话侵蚀加重,而闽(南)语则由于远离北方,且地形复杂,得幸保留了较好的古音。另外,越南于宋朝独立,之前阶段一度将汉语原封不动地引进,连声调都没变,因此,越南语也是不错的选择。

    唐诗产于唐朝,唐朝北人因“安史之乱”难逃南方,便形成了如今的客家民系。对照《集韵》《广韵》,客家话非常对其完整性,因此唐诗用客家话最合适。当然粤语也不错,因为粤语,客家话两者有几分相像。

    宋词有婉约、豪放之分。婉约首推吴语,像柳永、秦观的作品,用上吴语读完全就是个享受。而且南宋时期政治文化中心在江南,用吴语读合情合理。而豪放派则首推粤语。最著名的《满江红》,用北方话读正如LZ所言“哭不像哭笑不像笑简直糟蹋经典”。罗文曾为83版《射雕英雄传》唱过插曲《满江红》,铿锵有力,意志坚定之情油然而生。南方话中普遍保留古入声,而保留完全而又正统的唯有粤语,粤语-p-t-k三入声保留十分完整,而且听感区分度极强,广府人一般都会将入声发得非常明显强烈(听听TVB新闻便知道了),所以听起来非常刚硬强烈,很适合朗读《满江红》一类的豪放词。

    元曲多用于当时的北方口语或半文言创作,不属于文言作品。所以朗诵它便适合用北方话而不适合用南方语言了。但这也不代表适合用普通话。因为元代北方话口音相比现在也是存古得多。当时依然“尖团对立”,“青”不读qing读cing,“蒋”不读jiang而读ziang,如今京剧中依然保留这种口音,其反应的便是以前的口音。因此读元曲可用山东东部地区的方音或河南部分地区的口音,因为该处还保留着尖团音对立。另外,北方话中唯有山西话(晋语)嚡保留着入声,因此用晋语读元曲也不错。

    以上全是我个人的意见想法,仅供参考。

    2.古文读古诗是用什么方言

    这个问题,实际上说的是入声字的问题,很多古诗词用的是入声字,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的音,所以读起来和古人读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

    而在很多方言里还有入声字,有时候用方言读入声字古诗就更符合古代作者的原始状态。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这些字用普通话读却一点也不押韵,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韵脚字在当时都是仄声中的入声字,入声字是一种急切短促的发音,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融入了平上去声。

    但它在某些方言中却依然保留着,比如用上海话读这首词就是押韵的,更能体会到韵律美感。江浙人读其他方言中的入声字,比如“白”,发音是bo,语气短、急,却有力,而且音调下降。

    所以方言虽然不利于日常交流,但在古诗词的美学体验中却很有用。 所有的大方言区都有入声,即便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区入声已消失,但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一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入声) 江淮官话区: 是南北方言的过度带(主要是中原官话和吴方言的过度带),江淮官话 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

    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以南京、扬州、南通、合肥、盐城、芜湖、淮南、连云港、九江等地方言为主要代表点。声调多为5个,有入声,去声、入声不分阴阳。

    南通、泰州一带去声和入声分阴阳。 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西昌市、贵州省铜梓-仁怀-沿河-印江9县、云南省大关-绥江-水富),仁富小片(内江市 -自贡市-仁寿县-富顺县),雅棉小片(雅安市-石棉县),丽川小片(云南省西北部下关-剑川-宾川-洱源-云龙-丽江市)等地区有入声。

    声调一般为5 个。入不分阴阳。

    吴语: 大方言之一,又称“江南话”或者“江浙话”,以上海话、苏州话等为代表。分布于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

    保留古代的全浊声母,大部分地区阳声韵的咸山摄鼻音脱落,变为纯元音。声调多为6个以上,一般去、入也各分阴阳。

    湘语: 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的重庆和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湘语又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

    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老湘语分布在衡阳、双峰一带,受外部方言影响较小。

    新老湘语之间互通程度较低。西南官话与新湘语有一定相似性。

    新湘留了入声调,古浊音字今虽清音化,但仍是不送气音。 赣语: 赣语。

    主要分布于江西中部 、北部、西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部分地区 ,福建西北部邵武一带。由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点。

    除江西西部吉安、莲花等处基本无入声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保留入声韵尾。 客家话 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 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 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

    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多数地区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

    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 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粤东客话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

    闽西客家话的永 定话,上杭话保留阴入阳入两个声调。 闽语: 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海南、台湾三省以及浙江南部以及江西、广西的个别地区。

    使用人口约4000万。 闽语是内部分歧较大的方言,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

    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其中闽南方言保留较为完整,闽东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较少,闽北方言和闽中方言则几乎已无塞声尾韵而只有鼻音尾韵了。

    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不少地区保留-p,-t,-k入声尾。

    粤语: 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粤方言通行于广东、广西、湖南、海南、香港等地 ,以广州话为中心。

    使用人口约4000万。保留-p,-t,-k入声尾。

    声调以8-10个为主。 晋语: 分布在山西省、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张家口西北、河南省新乡安阳以西。

    秦 晋方言分布区交通闭塞,十里不同音,对古音的保留相对顽固一些,比如保留了入声。 还有最新划出来的徽语(以前属吴语),平话(以前属粤语)。

    上述方言都为有入声的地区。 由上可见,每个方言区都有入声区,北方话大部分无入声,六南都保留入声调。

    3.李白杜甫用什么话念诗,兼谈汉语方言的前世今生

    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同学们打电话的时间,就会上演全国各地方言秀,这个经历想必大家都有。

    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方言差异也非常大。幸好国家推广了普通话,要不然,同为中国人,说起话来鸡同鸭讲,以后大家不得不笔谈了。

    那么在遥远的古代,教育、交通、传媒都近乎原始,推广普通话更是无从谈起,那时候的人怎么交流呢?历史学家说,古代官方也推普通话,比如雅言、官话。进京的仕子必须学会讲官话,要不然皇上听不懂你说的话,一腔才华何处施展?于是我们可以脑补这样的画面,李白操着一口四川口音高歌“黄河之水天上来”,杜甫则用河南话吟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真相确实如此吗?当然不是,唐代的四川话跟现在的四川话完全不一样。李白与杜甫古人是怎样讲普通话的,国人对此有很多误解,我来为大家一一解读。

    我们以唐代的中古汉语为例,中古即从三国到宋代,元代以后,广大北方地区的发音就与现代汉语比较近了。问题一,古代不推广普通话,如果老百姓没学过官话,那不同地方的人岂不是没法交流了?不用担心。

    唐代中国主要区域是从黄河中游地区向四面辐射。现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其祖先都是从中原地区迁居而来,比如福建的大姓林姓、陈姓,根源都在中原。

    人口的迁移也自然带着语言的迁移。但唐代汉语的分化没有现在这么大,汉语顶多到了江南或塞北才有点方言偏差。

    现在的河南话和陕西话、山东话相差就不太大,唐代亦然,所以大家交流起来并不困难。也就是说,唐代中国人没那么多,也就一千万,地方没那么大,方言也就没有太多差别。

    那么问题二来了,既然唐代汉语分化还不大,为什么现代汉语里各方言差别这么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疆域太大,同一种语言随着人口迁移到了不同的地方,肯定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的因素有地理、文化传播交流、人口流动等等。

    现代各地的方言和古代汉语有什么关系?当然是祖宗与后代的关系。就像同一个祖先,他的后代到了不同的地方生活,又经过很多代人的繁衍。

    后代当然保留了祖先的一些特征,但也演变出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我老家某地的方言里,鱼读成"nv",而且鼻音很重。

    其实在中古汉语中,鱼的发音是"nyo",古时候鱼与余是不同音的。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方言里,某些字发音与普通话差别很大,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方言难懂的另一个原因,方言词汇中用的字与现代汉语本就不一样。港剧中把警察叫"chai yan",我猜实际上是“差人”,就是古代衙门里当差的吧。

    再比如湖北、江西一带的方言把上午、下午叫做“sang zu”、“ha zu”,一般人就不懂了。其实它们对应的字是“上昼”,“下昼”,大家一看,不但秒懂,是不是还觉得充满文化气息?现代的语言学家把中国的汉语方言划为北方话、吴语、粤语、闽语、湘语等等,甚至同一类方言里还要细分次方言,比如广东话里就包括广府话、潮汕话、客家话。

    其实这些方言都是继承自中古汉语,但又经过了历史的演变。中古汉语里的很多特点,在有些方言里保留了,在有些方言里又丢掉了。

    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解释这句话。大家的印象中,北方人说话区分平卷舌音,而南方人则平卷不分,比如“滋瓷”、“发骚”。

    据语言学家的考证,中古汉语里是有平翘舌之分的,翘舌音在南方方言中退化得很厉害,但也没有完全绝迹。南方方言还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另一大特征:入声韵尾,而入声早在明朝末年就在北方消失了。

    所谓入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说完,还会留有一声,类似英语里的put,get后面的t,说快了或者连着其它词时,就只剩一口气。如果跟广东人说话,让他将“国家”二字分开说,慢一点,就会明显发现这种现象。

    问题三,现在中国有没有哪种方言就是古代汉语,或者极其近似古代汉语?这个问题已经在网上争论很长时间了,各地民间科学家们纷纷踊跃地证明,自己的母语就是古代汉语。比较典型的就是粤语(广府话,也叫广东白话)、闽南话、客家话,甚至还有湖南的“专家”也不甘示弱。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可以想像,曹操、李世民这样的一代雄主操着广东口音指点江山,画面太美不敢看。那么到底哪种方言更接近中古汉语呢?正确答案是,以上选项皆不正确。

    语言本身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外界影响在不断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语言,汉语是这样,英语、日语也是这样。

    比如说,人类为了追求表达的效率,势必会将单一复杂音节分化成多个简单音节。像古人在答应别人时会说:“诺”,一诺千金就是由此而来,现代人则说“好吧”,甚至是“ok”。

    或者把复杂音节简单化,比如北方口语中大量的儿化音和简化音,北京方言里“贴儿门”,其实是说“天安门”,还有台湾口语中的“男票”、“你造吗”。北京话再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肯定有大量的新词出现。

    所以今天的任何方言都与中古汉语相差很大。有一种说法,北京话是胡语,因为历史上被少数民族政权侵占过。

    这完全是偏见,一种语言会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但也不能无限夸大。北京话与广大北方地区的方言并没有太大差别,难道少数民族语言能强大到同化整个北方?问。

    4.唐诗如何读

    我比较推荐买《唐诗鉴赏辞典》,个人认为《唐诗三百首》因为分析比较简单,一开始读的话,不会觉得唐诗的妙处的。而鉴赏辞典,每首诗有背景、有深入分析,很适合发现诗的深蕴。

    但是看得久了,就可以抛开鉴赏辞典,自己去理解诗中的意境,毕竟诗的理解个人是不同的,而最重要的是你的感悟,当你自己有了对它的感悟,也就真正记得和理解它。

    最后这时可以再看《唐诗三百首》拓展视野,因为它的注释少,你又已经基本可以读懂一首诗了,这时只用它作辅助,速度会增加,比看辞典效果好。

    我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不要把读诗作为一种功课,只是欣赏和休闲,才能读的愉快,坚持下来。很喜欢的可以去背背,教案却是没必要的。

    5.如何读唐诗

    做诗歌鉴赏,首先要看的便是题目.诗歌题目往往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信息,譬如:(2006•湖北•14)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韩琮《暮春浐水送别》,暗示了诗歌的体裁(送别诗)、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006年•福建•10)李商隐《端居》(注:①端居:闲居.)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2004全国Ⅱ•16)张籍《秋思》则写诗人在秋天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2004•北京•12~13)苏轼《红梅》点明了诗人的写作对象,即文中的主要意象.读好诗题,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二、读作者 回眸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名家名篇是主打.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如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2004•浙江•16)《菩萨蛮》,(2005•福建•10)《与夏十二登岳阳楼》(2004•天津•16)《听蜀僧弹琴》,(2002•全国•17)《春夜洛城闻笛》】,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山水田园派代表王维,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诗歌风格为王安石所激赏的中唐著名诗人张籍,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在当时称最的王湾,以及标新立异,每于吟咏个人生活的悠闲时,显出不忘世事沉痛的晚唐诗人陆龟蒙,还有花间词派代表欧阳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因词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被人们称为“红杏尚书”的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宋祁等等.了解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诗恬淡平和,王维诗诗中有画,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之词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词婉约含蓄)及其意趣、主张、观点、看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鉴赏诗作.例如:(2006•北京•12)陶渊明《移居》第(2)问:“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抓住陶诗的特点及其一贯的思想主题,结合诗中具体诗句,明了作者情感,那么这里田居生活的乐趣也就不难表达了.三、读背景(注释) 对于高考中的诗作背景,我们不易把握,这里的读背景也即读注释——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例如:(2006•辽宁•16)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点明了作诗时期,由此可推断出大的写作背景,被贬黄州,躬耕自食,过着简单的生活,闲暇时读书作诗,写了这首题名“东坡”的诗,从中我们可看出诗人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可见其胸襟之开阔.读诗从背景着手,便于把握作者情感,作品内容主旨.另外补充一点,除了读注释外,仔细分析题干也可获得关于诗作内容的信息.如:(2006•北京•12)第(2)问中明确指出:“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2006•天津•16)“'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中的“边塞景象”,这些都是我们易于把握,有助于我们答题的重要信息.四、读体裁(题材) 按所表现的内容,诗歌可分为讽喻诗、田园诗、山水诗、哲理诗.弄清诗歌的体裁,我们可以更好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讽喻诗,是嘲讽和揭露落后或丑恶现象的诗歌,它直接表现诗人鄙视、轻蔑和嘲弄的感情态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在表现手法上,或借用比兴,将嘲讽和讽刺的现象具体为诗的形象,给以辛辣的讽刺,或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事实,用漫画式的手法加以渲染.讽刺诗的要求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读者认清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田园诗.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诗歌.主要描写美好的田园景色和悠闲的村庄生活,如东晋诗人陶渊明以对田园生活的出色描写,被称为田园诗人.其他如南齐谢眺,唐代孟浩然、王维等.田园诗在表现自然美方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还寄寓着诗人的情思,有的还表现了不满现实的愤怒情绪,有的讴歌农村生活的恬静,但有的也流露出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山水诗.以山水景物为题材的诗歌.它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表现祖国山河的千姿百态,往往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有的还能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山水诗并不只是自然山水的客观描绘,往往或显或隐、或多或少地表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某种情绪,也就是说往往是借景抒情的.不管以描写山色水光闻名的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还是其他诗人的,往往如此.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维《山居秋暝》、李白《望庐山瀑布》、张继《枫桥夜泊》.不同的山水诗里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形成不同的格调.哲理诗.表现诗人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蕴含于诗句之中.如:苏轼《题西林壁》、陈毅《冬夜来咏青松》.五、读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在做意境分析题时要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2004•福建•16)秋夜 朱。

    用什么话读唐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