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在唐诗宋词中的地位
1.洛阳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1、从八大古都的历史地位及影响考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北京、西安、洛阳 南京、开封 杭州、安阳、郑州 安阳 上古三皇五帝时代,颛顼在安阳境内建都。
夏朝后期为都,时称西河,今位于安阳市东南。殷商时期为商相都及殷都。
汉末以后,以邺城(今位于安阳市东北18km处)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五个王朝的都城。不计五帝时期,作为都城的历史409年。
北京 北京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 • 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国都,今位于北京之丰台区,当时称为蓟。 • 十六国时期为前燕国都 • 辽代为陪都,称燕京。
• 金朝(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4年为中都。 • 元朝为大都。
• 明朝自永乐帝起为首都,称为京师。 • 清朝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称北京,北伐成功后新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称北平。 •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至2006年,建都史长计906年。 杭州 杭州在五代十国时期为吴越之首都。
金朝灭北宋后,皇族赵构逃往南方,令当时称为临安的杭州成为南宋都城。其建都计210年。
开封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东京”、“大梁”。是中国多个重要王朝的首都。
夏中期为都,称“老丘”,是夏朝历时最长的都城,计225年。战国时期,魏国建都于此,称“大梁”,冶铁业发达,十分繁荣。
后历经黄河水患和战乱,几乎沦为废墟,极度衰败。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开封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一统天下的基础,先后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及后周的国都。
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开封为首都,称为“东京”,终于完成对中国汉民族本部的统一。北宋时期,开封城市结构突破了唐代长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缚,再次走向繁荣,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开封先被大齐定为都城,后又被金朝定为都城。元末,小明王龙凤政权曾以此为都。
建都史长达592年。 洛阳 帝喾、夏、商、西周、东周、西汉(高祖初)、更始帝、东汉、三国时期魏、西晋、北魏(493年才自大同迁都至此)、隋、唐、郑、大燕、后梁、后晋(高祖初)、后唐均以洛阳作国都,中华民国一度迁都于此,称之为行都,是我国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古都,保守估算当在1300年以上(见解释)。
西汉、新、东魏、北周、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九朝又以洛阳为陪都,因此,司马光说:“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解释:洛阳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夏、商、周、汉、魏等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
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自称是商的都城。再如夏代依次在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立都。
2。还有的朝代其首都不只一个。
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两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东都并经常居住于此,故有“东都洛阳”之称。安史之乱前在影响和地位上和长安几乎不相上下,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自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结束的114年间,皇帝居洛53年,居长安59年。乱后地位不及长安,仅限于陪都地位,唐末又为唐都3年。
西周及隋两代与唐代情况类似。 南京 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宋 、齐、梁、陈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首都。
• 三国时称为建邺,是东吴的首都。 • 西晋避司马业讳,改名为建康,是东晋的首都。
• 南北朝时期,宋朝、齐朝、梁朝、陈朝皆以此城为都。南朝四朝首都,加之东吴、东晋首都,所以南京亦称六朝古都。
• 六朝以后为南唐国都。 •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南京为大明的首都。
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亦为南都。 • 太平天国时期改为天京,为太平天国都。
•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建立中华民国,南京被定为中国首都。 随着北洋政府的建立,由南京迁都北京。
1927年北伐胜利后,复定都南京。(侵华战争期间1937年-1945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为临时首都-陪都)。
1949年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之前,中国首都均位于南京。作为都城历经445年之久。
西安 西安,不仅是中国四大古都,还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之一。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更始帝、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4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001年之久。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但为时极短。
唐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再加上对渭河平原的过度开发等生态原因,导致西安所在的这一地区不再作为后续王朝的首都。 郑州 黄帝以此为都,位于今郑州之新郑。
夏朝初年为都,即今郑州之登封、新密。在商朝时为早、中期的都邑,为亳都、隞都。
东周时期为郑和韩的都城。不计黄帝时期,作。
2.求唐诗宋词中有“长安”和“洛阳”的整诗词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杜甫
疾风吹尘暗河县,行子隔手不相见。
湖城城南知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
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
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
且将款曲终今夕,休语艰难尚酣战。
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
天开地裂长道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
岂知驱车复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
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
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
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
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回
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
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
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
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
龙旌昏朔雾,鸟阵卷寒风。答
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
归来谢天子,何如马上翁。
过酒家五首 王绩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常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竹叶连糟翠,葡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依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来时常道(上“世”下“贝”),惭愧酒家胡。
3.洛阳才子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前汉贾 谊有文名,号称洛阳才子。
典出《文 选》卷十晋•潘安仁(岳)《西征陚》: “终童山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史记》卷八十四《贾生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 书闻于郡中……。”西汉贾谊,年少 多才,洛阳人,有洛阳才子之称。
他 不仅是文学家亦是政治家,主张更 律令、削诸侯,以才遭忌被贬,死时 仅三十三岁。古代诗词中常用洛阳 才子指代贾谊或用作咏才士的典 故.唐•孟浩然《洛阳访袁拾遗不遇 诗》“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 梅花早,何如此地春。”唐•包何《同 阎伯均宿诗》:“南国佳人去不回,洛 阳才子更须媒。”
唐•李如璧《明 月》:“洛阳才子忆长安,可怜明月复 团团。"唐•祖咏《酬汴州李别驾 赠》:“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唐•李白《洛阳陌》:“看花东陌上, 惊动洛阳人。”唐•孟郊《寄崔纯 亮》:“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