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马勒以唐诗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作品

    1.能否介绍一下创作<<大地之歌>>交响曲的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和指挥家。

    他的交响曲作品气势磅礴,乐思纷纭。他的指挥艺术深刻严谨,一丝不苟。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交响性套曲《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是根椐我国唐诗创作的。1998年德国交响乐团来华演出《大地之歌》之后, 马勒的音乐名声在中国与唐诗交相辉映,广为传诵。

    但是《大地之歌》第二、第三乐章所据的唐诗原诗和作者长期无人知晓,成为诗乐“斯芬克司”之谜。 为了破译这个涉及音乐、诗词学、翻译学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二十世纪之谜,首先要研究马勒和他的《大地之歌》。

    从小就迷恋音乐1860年7月7日,马勒生于奥匈帝国波希米亚的卡利希特(Kalischt)村。父亲伯恩哈特· 马勒(Bernhard Mahler)原来是马车夫。

    他一面赶车,一面学习,甚至学了一点当时很吃香的法语,嬴得“御车学者”的雅号,后来成为一位教师。母亲玛丽·马勒(Marie Mahler),是肥皂制造商的女儿。

    父母生了14个子女,其中8个子女夭折。马勒的童年和小学时代是在离出生地40公里外摩拉维亚的第二大城市伊赫拉瓦(Iglau)度过的。

    当地主要讲德语。他家里有一个书柜和一架钢琴。

    书柜里装满古典和当代名著,供他阅读,而且也有条件学钢琴,使马勒较早受到文学和音乐的薰陶。 马勒从小就显示出音乐天赋。

    他光凭耳听记住各种音调和歌曲,就能用手风琴演奏。据马勒回忆,“我在3岁时就有一架手风琴。

    有一天早晨,军乐队从家门口经过。我听到军乐声,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只披了一件短衫,就拿着手风琴跑出去,跟在士兵后面行进了很久,直到两位邻居在市场上把我挡住。

    当时我一点也不害怕。他们答应把我带回家,条件是要我用手风琴拉军乐队的歌曲,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他在6岁时就开始跟剧院指挥维克托林学钢琴,后来师从钢琴教师布鲁希。 1870年10月13日,马勒第一次在广大听众面前公开演奏钢琴曲。

    马勒在中学里仍然迷恋音乐,按照他自己的说法,除了继续搞音乐和作曲以外,没有学到什么。1874年4月比他只小一岁的弟弟厄恩斯特·马勒(Ernst Mahler) 因心包积水早逝,使马勒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情景,久久难忘。

    维也纳的大学生活 1875年9月马勒进入 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他在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并开始精通作曲。

    第三年上克雷恩(Krenn)的作曲班,获得作曲奖,1878年6月毕业。马勒在1875年曾观看瓦格纳歌剧《汤豪舍》(Tannhauser)的演出,对瓦格纳推崇备至。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样一位风华正茂的音乐天才,在音乐学院毕业后,竟然放弃音乐生涯,一心想当诗人。 于是,马勒在1878年 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奇怪的是,他并不重视上哲学课,而是经常去森林散步,似乎大自然才是他的哲学课堂。但他并不忽视参加社交活动。

    当时在青年中流行社会主义和素食主义思潮。维也纳一家素食酒店就成为青年们聚会之地。

    维克托·艾德 勒(Victor Ad ler)医生,当时还不到30岁,就毅然放弃行医,献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他是青年的中心人物,后来成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

    马勒 经常参加这种聚会。他总是夹着一叠书或音乐作品走进酒店,言谈机智风趣。

    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勒有较大的影响。据埃玛·艾德勒(Emma Ad ler)回忆,“马勒虽然总是同政治生活和政党保持一定距离,同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同情社会主义。

    在1901年选举中,他不顾自己皇家歌剧院院长的身份,公然投票支持社会主义候选人维克托·艾德勒”。但是,马勒既没有卷入社会主义运动,也没有读完大学,就决心找回他情有独钟的音乐生涯。

    到处流浪的 音乐生涯 1880年夏,马勒第一次担任乐队指挥。从此转战各地,过着 到处流浪的音乐生涯。

    1882年12月15日马勒 的母亲写信给他说,“为什么老是搬来搬去?我不相信有其他人像你一样,每两个星期就要换一次公寓房。要不了多久,每换一件衬衣就得换一次公寓房。

    你想没想过最终会弄得一件内衣都没有。因为我知道,你总是在公寓房里丢三拉四,不断搬迁,直到丢光为止”。

    1880年到1900年,马勒先后在上奥地利、莱巴赫(Laibach)、奥尔米茨Olmutz)、卡塞尔Kassel)、布拉格、莱比锡、伦敦、莫斯科、巴黎等地指挥演出,影响越来越大。在此期间,马勒利用指挥之余创作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

    马勒工作非常投入,而且重视学习。当伦敦之行已定,他就开始学英语,在笔记本上记下剧场上需要用的字汇和表达方式。

    1897年马勒 被任命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后兼任院长,标志着他在音乐事业上有了公认的成就。 1899年他在沃尔特湖(Worthersee)边的迈尔尼希(Maiernigg)买了一块地,造了一幢乡村别墅 和一间用于作曲的小木屋,夏天在此度假作曲。

    乡村别墅 的欢乐和忧愁 马勒 直到41岁,1902年3月9日才结婚。当时马勒夫人阿尔玛·欣德勒(Alma Schindler )才22岁,身材苗条,非常漂亮, 是维也纳最美的女孩。

    她出身于有教养的富裕家庭,习惯于丰富多采的社交生活。而马勒沉默寡言,习惯于 孤身独处,年龄也比她大得多,似乎不太相称。

    但由于在艺术上有共同追。

    2.马勒第五交响曲介绍

    1904年10月18日,马勒的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在科隆首演,这部作品的首演标志了马勒音乐风格的成功转型。

    它是马勒中期的三部曲的开篇,正是这三部作品把交响乐的体裁发挥到了极致。第五交响曲是马勒的人格分裂在音乐上的表现。

    悲惨和欢快、沮丧和癫狂、痛苦和欢愉、绝望和希望,所有的对立都并存于他的音乐中。这些全然对立的特性描绘出一条看似普通其实决不平坦的道路,路的起点是绝望,而终点则通向终极意义上的快乐。

    第一乐章: 葬礼进行曲(以精确的步伐,严格地,像葬礼行列) 第一乐章是一首激烈的葬礼进行曲,痛苦和烦恼在哀歌的伴随下匪夷所思地爆发出来。开始的铜管乐奏出庄严的旋律,葬礼进行曲的音乐拉开马勒要表达的自我世界。

    这里有渴望、挣扎、沉思、唱咏和独白式的低语,非常感性,充沛而浓烈,率真而深情,其中的歇斯底里是马勒特有的心灵哀鸣,这不是柴可夫斯基世界中神经质式的绝对黑暗,与绝望频死的情绪失控,而是庞大的精神追求中的不安、执着、无我的心灵历程的印证。著名音乐评论家劳伦斯·吉尔曼对这个乐章的解读是: “就像是令人心碎的失去理智的忧愁,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低音提琴和大管的持续低音之上,小号尖厉的音响表现天昏地暗般的悲伤,与弦乐半音进行的哀泣互为呼应,这一段音乐描写绝望之情,汹涌奔腾,前人的音乐中未有可与伦比者。”

    第二乐章: 如暴风雨般的激烈,并更加激烈 第二乐章的开始是心中痛苦的撕叫,铜管和打击乐器愤怒的伴奏,还有弦乐哀伤地呻吟。这乍听起来似乎是作曲家的发泄。

    可是音乐很快转入了平静,和心情一样。大提琴温柔的旋律配着木管乐器的伴奏告诉我们他进入了沉思。

    一阵鼓声又响了起来,痛苦似乎又占了上风,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沉思的旋律更为温柔。如此,沉思和痛苦交替奏出,不错,思想的斗争在作曲家的脑海中打响。

    突然,小号齐奏,难道心灵的升华来到了吗?随着指挥家的一声跺脚声,痛苦的旋律又回到了听者的耳中,思想斗争在继续。终于,一个圣咏般的旋律到来了,铜管这时光芒四射地告诉听者,他的心灵就要取得胜利了。

    不过痛苦还是不断地来骚扰,这样的斗争持续着。直到最后进入了一片宁静中,仿佛进行了这么一翻斗争的心灵疲惫不堪,昏昏睡去。

    这时第二乐章才结束在三个疲困的音符上。 第三乐章: 谐谑曲(强而有力的,不太快的) 第三乐章开始是宁静的甚至欣喜的,似乎是走入了心中的一片净土,表现出了一个只存在于梦幻中的世界,但是其实作者的心情并不能轻松。

    这个乐章表现的是升华之后的心灵希望寻找一个永远宁静的归宿。不过虽然乐章里充满了美丽的圆舞曲和晴朗的夜空,但是还有沉静的思索和远处战斗的号角。

    作者心灵最后的归宿并没有在这里找到,木管有时奏出略微伤感的旋律。最后震耳欲聋的进行曲成为了这个乐章的结束。

    第四乐章: 小柔板(很慢) 第四乐章是为弦乐和竖琴而作的小柔板,这是马勒最着名的乐章,很多人都是通过聆听这个乐章知道了古斯塔夫·马勒这样一位作曲家的。1971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卢契诺·维斯康蒂用该乐章作为电影《魂断威尼斯》的配乐,进一步增加了它的流行程度。

    这个乐章是全曲最重要的一个乐章,撇开其优美的旋律不提,作者在前面三个乐章中的奋斗或者思索都是为了这个乐章中的宁静与安逸的幸福。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那就是爱情。

    的确,浓浓的爱意充满了这个乐章,其他的矛盾与紧张都靠边了。整个乐章没有出现过一丝紧张、狂躁、不安,有的只是爱的低语,无比喜悦泪流满面的效果。

    这的确是“爱的情书”,每一页都是醉人的,尽管低缓但不低沉,沉情宽广,生机无尽,最后的结尾含蓄而光彩照人。很多人觉得这个乐章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甚至有人认为这个乐章只不过在结构上起到一个间奏曲的作用。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乐章的话,前两个乐章中的痛苦和心灵的挣扎,以及第三乐章中的思考没有任何意义,终乐章的欢腾也没有任何来由了。 第五乐章: 回旋曲-终曲(快板) 第五乐章,D大调的回旋曲,开头的部分有浩瀚无边之感,接着出现的急速的旋律,气慨非凡,有英雄般的矫健壮阔。

    整个乐章是坚实的欢乐的、英雄凯旋式的,似乎是作者对心灵的胜利的庆祝,第二乐章被痛苦的旋律打断的圣咏证明了这一点。马勒在找到了爱情的归宿以后的行动也证明了爱情对他的重要,他成功了。

    最后结束时,圣咏重现,之后的眩目的进行曲结尾告诉人们:彻底的转变即将到来。 写作第五交响曲的时候,马勒恰好在现实中完成人生的一种拯救式的转变,他与阿尔玛·辛德勒于1902年3月一个下雨的早晨,在卡尔教堂那装饰华丽,琴声萦绕的大厅中结婚。

    她在马勒生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马勒在心中把她塑造成了一个拯救者,她为马勒的长时间遭受压抑的心灵带去了福音。马勒曾经说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自己献给阿尔玛的“爱情宣言”。

    而从实际上来说,马勒对阿尔玛过高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那即将发生的婚姻危机,第五交响曲之后的马勒并没有在爱情婚姻上得到他渴望的慰藉和恒久的栖居,但是马勒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心中就。

    3.古斯塔夫·马勒的作品

    康塔塔:《悲哀的歌》(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合唱与乐队) 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亡儿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 歌 曲:《少年的魔角》、《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歌 剧:《三个平托》室内乐:A小调钢琴五重奏(1876年);A小调钢琴四重奏(1876年);小提琴奏鸣曲(1876年) 交响曲 早期交响曲3首1.学生交响曲(Student Symphony,1877年):此交响曲为马勒17岁时所写的第一首交响曲,曾由奥地利指挥家Joseph Hellmesberger, Sr.进行排练,但后来被撤下,因此从未演出。

    现已遗失。2.a小调交响曲(1882年—1883年):此曲可能为学生交响曲的拓展,共有三个乐章,亦从未演出。

    3.北欧交响曲:此曲现已不存。马勒的挚友、德裔美籍指挥家、钢琴家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所作的《古斯塔夫·马勒》中提及这首“北欧交响曲”手稿被作曲家亲手销毁的过程。

    主要交响曲11首1.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泰坦)(1884年─1888年)2.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1887年─1894年)3.d小调第三交响曲(1893年─1896年)4.G大调第四交响曲(1899年─1901年)5.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1901年─1902年)6.a小调第六交响曲(悲剧)(1903年─1905年)7.e小调第七交响曲(夜曲)(1904年─1906年)8.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1906年─1907年)9.a小调大地之歌交响曲(1907年—1909年),副标题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的交响曲”。本应编为第九交响曲,而马勒认为按顺序将之排为第九交响曲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布鲁克纳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不为其编号。

    10.D大调第九交响曲(1909年─1910年)11.升F大调第十交响曲(1911),未完成,由他人续编成交响曲编制的版本:库克(1964年、1972年、1989年)卡本特(1966年)惠勒(1959年)小马捷提(1989年) 联篇歌曲集、歌曲集及其它声乐作品 悲叹之歌(1878年原为歌剧体制,1896年改为合唱曲) 为男高音与钢琴所做的三首歌(1880年) 青年时期歌曲作品(1880年─1883年) 青年流浪之歌(1883年─1885年) 歌曲集:少年魔号角(1892年─1896年;另两首则在1899年与1901年完成) 吕克特之歌(1901年─1903年) 悼亡儿之歌(1901年─1904年)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尼伯莱特、霍恩演唱 阿巴多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第二交响曲》作于1894年,因为末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而命名为《复活交响曲》。1895年3月4日由理查·施特劳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了前三个乐章,1895年12月3日由马勒亲自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全曲。

    作品包括:一、庄严的快板;二、庄严的行板;三、宁静而流畅的谐谑曲;四、“原光”;五、激动的谐谑曲。阿巴多以他独特的指挥才华,证明了他不仅是杰出的,而且是伟大的马勒诠释者。

    乐曲本身的力量和戏剧性在他的控制下,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和显现。这版CD,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另外,拉特尔指挥伯明翰交响乐团的演录版也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马勒《第四交响曲》赛尔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 《第四交响曲》作于1899-1901年,1902年11月29日首演于慕尼黑。

    作品的音乐基础是他自己的《少年的魔角》中的一首《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的歌曲,马勒曾对这部作品作过如下解释:在前面三个乐章中,笼罩着一个较高境界的沉静严肃的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悚然。在最后的乐章《天国的生活》中,孩子告诉我们它意味着什么。

    这部作品包括四个乐章:一、缓慢地,从容不迫地;二、舒缓地运动;三、充满深沉的宁静;四、非常愉快舒适。赛尔在此的处理有点冷漠,但人们从唱片中能明显地听出无与伦比的演奏与高贵、华丽的音色。

    这版CD,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另外,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录版也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 赫德、科罗等人演唱 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及维也纳合唱团等 马勒《第八交响曲》之所以被称作《千人交响曲》,是因为它的正规演出需要一个大型管弦乐团、两组混声和一组童声的三个合唱团、八位歌手和一部管风琴,以至于音乐厅的乐池里足足有上千人在参加演出。声势之大,亘古未有,简直令人怀疑马勒是不是太过分了?至少这样的怀疑在马勒那个时代是很普遍的。

    而今天已经享受惯了现代音响条件的音乐会或唱片听众,反倒会因此而欢呼呢!何况,这股音响狂潮里毕竟还是流淌着真正音乐的涓涓细流。即使是在喧嚣动荡的第一部分里,那恍若汹涌的海面上飘着云朵般的抒情的歌唱,还是相当迷人的。

    更何况,后边很长的第二部分,曲趣、氛围、人声和乐队的音响等等,都比第一部分更多变化,更富色彩,甚至有些段落还非常优美。马勒《亡儿之歌》费里埃尔演唱 瓦尔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声乐套曲《亡儿之歌》(为女低音与乐队而作),作于1902年,根据德国诗人吕克特的。

    4.马勒第二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马勒第二交响曲,又名《复活》交响曲,创作费时六年,到1894年7月25日完成。完成时马勒时年三十四岁。1895年5月4日,在理察斯特劳斯指挥下,于柏林首演了前三个乐章,但反应不佳,乐评几乎全是抨击和谩骂。12月13日,马勒亲自指挥演奏全曲五个乐章,不少乐评人亦拒不出席。马勒演出当天身体不适,演出后便晕倒,但反应却很成功。

    事实上,马勒费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为终章寻找适当的歌词,思考它的音乐和结构,他曾博览群书,细读整本圣经,后来他崇拜的指挥家毕罗去世,马勒前往汉堡参加葬礼,在安息礼拜中聆听到克罗斯托克(KLOPSTOCK)作词的《复活颂歌》(AUFERSTEHEN/RESURRECTION ODE),深受感动,并决定拿这诗篇写作第二交响曲的终乐章。至于第二、三、四等三个乐章,则以间奏曲的感觉创作,因此,全曲的重心也就在首尾两个乐章上。

    马勒以唐诗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作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