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青少年课外阅读经典-唐诗三百首

    1.求适合中学生课外读的古诗词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2.辩论赛:读课外书宜博(正方)辩论赛我们班是正方,阅读课外书宜

    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 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 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现今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还是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叶圣陶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这些大师的话,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在提高人的语文实际能力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语言文学材料可以实现六个"获得": 1、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 2、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 3、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 4、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 5、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 6、获得语汇有了语言积累. 有了六个"获得",语文能力何以不会提高?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可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

    3.中学生应该读哪些课外书

    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

    1、《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

    2、《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

    3、《三国演义》,罗贯中

    4、《朝花夕拾》,鲁迅

    5、《边城》,沈从文

    6、《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老舍

    7、《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秦文君

    8、《伊索寓言全集》,(古希腊)伊索

    9、《古希腊戏剧选》,(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等

    10、《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

    11、《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俄)契诃夫

    12、《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印度)泰戈尔

    13、《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美)欧·亨利

    14、《绿山墙的安妮》,(加拿大)露西·蒙哥马利

    1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16、《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黎巴嫩)纪伯伦

    17、《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18、《布鲁克林有棵树》,(美)贝蒂·史密斯

    19、《海鸥乔纳森》,(美)理查德·巴赫

    20、《论语译注》,杨伯峻

    21、《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22、《汉字王国》,(瑞典)林西莉

    23、《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

    24、《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

    25、《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美)肖恩·柯维

    26、《科学的旅程》,(美)雷·斯潘根贝格、(美)戴安娜·莫泽

    27、《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

    28、《发明的故事》,(美)布里奇斯

    29、《数学家的眼光》,张景中

    30、《海底两万里》,(法)儒尔·凡尔纳

    4.急需小学生课外古诗3首(简单),课外古诗词2首(简单)

    课外古诗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ù),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古诗词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青少年课外阅读经典-唐诗三百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