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经典唐诗三百首
1.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十首诗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十首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3383937诗,家喻户晓,经典至极如下: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在平时的登高望远中就能表现出来不凡的胸襟抱负,从侧面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短短二十个字,却让人感觉到对友情的珍重,真可谓绝句之中的佳品。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二十字,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烘托出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以豪迈旷达之笔,描写了边关将士们的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突出表达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为唐诗开辟了新的风气,豪迈的气象离别之作首次出现在唐朝诗坛。
《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是老杜的代表作。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整首诗苍凉慷慨,悲而不伤,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豁达广阔。
《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没有极力渲染送别的不舍,只是截取了一个片段,却让人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的朋友情。
以上供参考。
2.经典古诗三百首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水调歌头 (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夜 (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明月度关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行路难三首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满山一作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 ( 碧一作坐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 狗一作雉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 节一作腰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
( 蔓一作烂 )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
归去来。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
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 雄才一作才多 )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
( 称一作真 )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凤 凰 曲- - 李白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登 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3.儿童唐诗三百首是哪些
包括经典的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宋词三百首,古诗等,帮助幼儿,儿童,宝宝,少儿学唐诗。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古代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
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
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
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
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
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
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
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
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
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如清章燮的《唐诗三百首注疏》,清李盘的《注释唐诗三百首》等,其中以陈婉俊的《唐诗三百首补注》教为简明。在古代的唐诗选本中,清人孙沫的《唐诗三百首》最为流行。
今人喻守真有《唐诗三。
5.唐诗三百首里面最简单的古诗
1、《一去二三里 》邵康节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2、《咏 鹅》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译文: “鹅!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3、《静 夜 思》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悯 农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5、《春 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