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送日夲国僧敬龙归诗义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说“扶桑”似有边际,“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2)本题考查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意思: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答案:(1)“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译文:扶桑在渺茫的大海那边,而您的家还在更远的地方.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

    2.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烟波横,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是眉峰聚。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归去。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注释】

    [1]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2]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3]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集评】

    《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词的上乘。

    《能改斋漫录》: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诗、词意同。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 ,起首两句 ,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

    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 ,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因此“ 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在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谓王观的作品“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本篇即是上述评语的绝妙说明。

    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

    卜算子①

    送鲍浩然之浙东②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③

    山是眉峰聚。④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⑤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译文:

    江南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转,

    山就像美人的秀美相聚。

    要问远行的人到哪去,到山川秀美的江南,

    江南山水美好的样子。

    我在东京刚刚送走春天,

    又要送你到浙东去。

    如果到了江南,你赶上春天,

    千万留住春天。

    疑难点注释:

    ①王观,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宋仁宗朝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词十六首。《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韵脚为ǖ 〔YU淤〕,仄韵。 ②鲍浩然:生平不详。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时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于:到。 ③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④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⑤眉眼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赏析点拨:

    此词构思新巧,笔调轻快,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4. 古诗《送别》的诗和诗义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5. 唐诗以"林"和"义"字写的诗

    别东林寺僧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送薛存义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唐诗送日夲国僧敬龙归诗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