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

    1.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自宋朝以来,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出现了创作主体下移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造成文化下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科技进步也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所以A C D三项表述正确,与文化下移现象有内在关联,而B项表述错误,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史实,故答案选B项。

    点评:准确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是高考大纲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同时还应关注。某种主流文学形式与其产生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促使这种文学形式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牢记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 古代诗词主要分为哪几种文体

    分为以下几种:【古风】诗体名。

    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

    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

    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五言诗】诗体名。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

    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

    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

    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

    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杂言诗】诗体名。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

    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

    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联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

    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

    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集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O执孀钤绲募?洌??鹘?迪痰摹镀呔??贰?【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

    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排律】诗体名。

    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

    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绝句】即"绝诗"。

    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

    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应制诗】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

    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试帖诗】诗体名。也称"赋得体"。

    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

    清代限制尤严。

    3. 古诗的文体

    一、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

    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4. 诗歌的文体【30分】

    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

    ——参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

    古诗是讲究诗歌的写作格式,有一定的韵律、句式要求,并要讲究对仗工整。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它的意境要深远、含蓄。当然也有写得浅显明白的古诗。如杜甫的诗歌。

    现代诗是比较自由地创作出来的。它没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可以不讲究对仗,也没有句式要求。但是,现代诗同样讲究意境深远、含蓄。

    5. 刘心武十首足矣的文体

    散文

    刘心武:十首足矣

    作者:刘心武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香港一家文化机构不久前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选举,结果投票者从成千上万首唐诗中票数相当集中地选出十首来。

    列在榜首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大家都懂得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但这首语言质朴的诗歌为什么在经历了千年的传诵后,至今仍具有最强的感染力?要理解这一奥秘,我们就必须体会到,人生在世——广义而言,无人不在羁旅之中,旅途中人固然着眼于前程,特别是实利,却不能不有所眷念,不能不保留一段热肠一片温情,不能见利而忘义,不能丧失良知人道。因而那“慈母”所构成的意象便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了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与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

    香港人这回选出的十首唐诗都是最常见于各类选本和最易读懂字面意思的短诗,除《游子吟》外,其余九首依次是:

    第二首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为什么荣列亚军?难道仅仅是因为如画如乐,明丽清新?我以为其中也蕴涵着一种温馨的人性,在“行人”与“牧童”的亲和之中,体现出一种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能进入这个诗境内外的人,他忍心将那牧童绑票以谋求一己的私欲么?

    第三首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土之恋,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乡土往往决定了自己的人种属性、民族血缘、家庭谱系,乡恋之情会使我们意识到个体血脉与他人与群体的承续关系,“父老乡亲”构成了一个固定的词汇,很难想象对李白这首千古绝唱的怀乡诗有所感悟的人,会自己居华屋食佳肴而将老父老母驱入猪圈掷以残羹!

    第四首是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的境界,便应如此宏阔。

    第五首是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体味到人生有层楼可上的同时,又深知人生的有限,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度数。吃透了这两首诗精髓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葆荣华而忘得无厌呢?

    第六首是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七首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第八首是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想一个多少能从这些诗名中感受到对落花这种最普通生物的怜惜,对野草这种最卑微事物枯荣的关切以及对最普通的劳动者汗珠的珍惜的美好情愫的人,他是决计不可能对活泼泼儿童的生命粗暴戕害的!

    最后两首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瑰怀抱中,一是将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中,反复咏诵这样一些明白如话而又美不胜收的诗句,我们灵魂上纵有厚尘积垢,总也能涤出一些真善美来吧?

    我想许多读者当会讶怪我何以如此常见的唐诗也要首首俱录,但这十首唐诗实在最常诵常新,即使过录一遍,灵魂也总有一种难言的欣悦!倘有的读者连这十首唐诗也不能逐一背诵或简直有的还是头一回读到,那么我恳求他们一定要把这十首唐诗背诵下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十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类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工作太忙吗?事情太多吗?赚钱必须抓紧吗?唱卡拉OK搓麻将跳迪斯科练气功求算命遛鸟养鱼喂猫饲狗再没有空闲吗?当然,谁能强求谁呢?人们各自安排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我仍要近乎痴憨地吁请人们在纷忙的生活中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不必太多,十首足矣!

    6. 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文体形式是什么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唐诗

    唐诗意象图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宋词

    宋词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元曲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