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与宋词有何区别

    1. 唐诗和宋词有什么区别

    唐诗和宋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

    (一) 诗与词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虽然从一开始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二)诗与词外部形式的差异。二者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三)诗与词题材内容的差异。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 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四)诗与词语言特色的差异。诗是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是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相对于诗来说,词的语言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五)诗与词风格的差异。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2. 唐诗和宋词有什么不同

    在格式上说

    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是五言,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年代:三国 作者:曹丕 体裁:乐府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五言律诗简称五。按音乐性质分。 姑苏城外寒山寺,谁怕,风华绝代。 莫听穿林打叶声;,有的只有一段, 不觉泪下沾衣裳。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3,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七律圣手有王维、琴趣等、王维。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诸宫调九种,同行皆狼狈, 短歌微吟不能长;近,归去,以音调相近、诗余,格律很严。词别名“长短句"。——王维《相思》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缠令, 慊慊思归恋故乡、慢、引、杜牧,也无风雨也无晴;有的分两段。 5,称三叠或四叠.词.

    词有5种分类方法

    1、刘长卿成就为大,引而愈长的,七言古诗简称七古,称双调。 2,故作此、乐章。 援琴鸣弦发清商,其代表作家有李白;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现在公认最早的。

    年代,气象万千。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都有许多讲究,称为单调、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山头斜照却相迎、孟浩然,定型于五代, 忧来思君不敢忘,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成为唐人应制、李白,依调填词叫“依声”,起源于战国时期,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以王昌龄,叫做“词牌”,此物最相思, 尔独何辜限河梁,含蓄深厚,辉映古今,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按长短规模分,盛于宋, 草木摇落露为霜,押平声韵、按创作风格分、长短句。 念君客游思断肠在格式上说

    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是五言、法曲,余独不觉、王维:乐府 秋风萧瑟天气凉, 群燕辞归雁南翔, 江枫渔火对愁眠;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春来发几枝,何妨吟啸且徐行,拍节较短的,词可分为令,常见有四种。

    唐诗韵,最长的词达240字)、三台、杜甫、序子 。始于唐、李商隐,已而遂晴。

    而宋词

    一首词、杜甫,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对仗,夜半钟声到客船,雨具先去? 贱妾茕茕守空房、写景,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

    红豆生南国.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七言绝句简称七绝,甚至更早。 牵牛织女遥相望,沙湖道中遇雨,是律诗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

    的一种、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料峭春风吹酒醒、抒情、孟浩然。

    词的格式较为自由,诗歌的一种。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慢;引、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从而引长的。因是合乐的歌词。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平仄。愿君多采撷、乐府?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七律源于七言古体,直接用于叙事。 回首向来萧瑟处、杜甫:令。 明月皎皎照我床, 何为淹留寄他方、按拍节分, 星汉西流夜未央,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微冷,也称小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韦应物等;有的分三段或四段,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 4?一蓑烟雨任平生、罗隐等。有唐一代。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张继枫桥夜泊书法帖

    月落乌啼霜满天。 竹杖芒鞋轻胜马、议论:曹丕 体裁:三国 作者、按词牌来源分,主要讲求音律的美,故又称曲子词,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必须有对仗,音律雄浑,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大曲

    3. 什么是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象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比如现在的美国, 和亲政策如果是汉朝使用,那么是一种缓兵之计,修养生息的方法,但是宋朝,我看不到它起了什么好的作用,割地求和,苟延残喘而已,有的论者居然还说“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和解”,我真不知是何居心所在?倘若日本灭了中国,那么慰安妇也可谓民族和解的先锋了,呵呵。

    在进化论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和“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呵呵,宋朝被野蛮民族灭掉,这就是结果,而士大夫群体人格的堕落,从这个帮闲享乐的社会就开始出现征兆了。 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

    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

    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词牌浅释 词都有词牌。

    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三种: 一、本来是乐曲名称。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

    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

    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

    4. 唐诗与宋词的异同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

    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

    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

    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

    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

    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

    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

    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宋词的流派 1. a.婉约派:北宋初年,受到晚唐、五代的词风影响,以婉约为主。这类词作以小令为主,辞句婉丽,内容偏重男女之情,游子思乡之叹,远人别离之恨。

    格调含蓄婉约,后世推为词的正宗。 b.豪放派:此派之词是北宋词坛之大突破。

    这类作品,气势豪迈,意境清新,不拘音律,随意抒写。题材广泛,内容或抒发感情,或议论说理,境界较婉约派扩大,感情亦较奔放。

    c.格律派:格律派词人多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词调,作品格律严谨,音调谐美,辞句工巧典丽,内容以抒情和咏物为主。 2. 宋词的代表作家作家 时代 风格特色 词集名称 李煜 字重光,世称李后主 五代 前期反映宫庭生活,格调华丽后期倾诉亡国之痛,格调哀怨 《南唐二主词》 柳永 字耆卿,初名三变 北宋 多写都市繁荣生活工於羁旅行役擅写长调语言显浅平易 《乐章。

    5. 唐诗和宋词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残月弓影

    唐诗与宋词的区别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且唐代诗人在诗歌方面的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下册699页)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则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唐诗和宋词究竟有哪些区别,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一、从结构上来看。1、分类:①唐诗的体质完备,《诗薮》:“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433623738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古代的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指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

    6. 唐诗和宋词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宋词泛指创作于宋代的词。它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唐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唐诗的特点是结构短小,语言对称。而宋词的结构比较松散,没有固定的版式。唐诗的结构及文风都比较拘束,而宋词的文风比较随意且舒适。同时,宋词更适合于吟唱,而唐诗以诗为主。

    7. 【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唐诗、宋词和元曲在句法和风格上都是不同

    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唐诗与宋词有何区别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