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诗《风雨》回答问题
1. 阅读下面的《诗经·风雨》,然后回答问题
(1)主要运用赋、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相思、惆怅之情。
(2)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示思妇一霎那间感情的变化。 1 这首诗写妻子乍见到久别的丈夫时的喜悦心情。
在一个风雨大作、天色阴沉的日子里,她的周围除听见鸡叫声外,一切是那么沉寂,那么悲凉。可怕的寂静使她更加怀念阔别的丈夫。
谁能想到就在这当儿,丈夫忽然到家了,霎那间她的一切忧愁烦恼,化为乌有,真象大病霍然得到痊愈,高兴得叫她没法说。诗人在三章中用了夷,瘳、喜三个字,便把这个思妇一霎那间感情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来了。
使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无名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2 这是一首情景描述诗,在一个风雨漂摇,天气很不好的日子,一个人的心情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在这种日子里怀念亲人,心情很难好起来。
但诗人没有描写不好的心情,而是通过她朝思暮想的君子突然的出现,描写了她惊喜的心情。透过惊喜,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平时相思的忧愁和痛苦。
使人难过的天气没有变化,而她的心情却有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艺术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也能产生深深的同感。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诗歌以“尝闻”二字开篇,一反绝句子章叙起的常法,写出了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注,造成紧迫感,烘托了气氛。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西风以人格。表达了诗人焦灼地盼望西风早早回去的悯农心情。
3.首先,“如鹤立”三字描绘copy老农“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描绘了白发的形象,“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著的感觉,写出了老农的迫切心情。其次,“麦场”的背景,形象地交代了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zd;“高处”具体微妙地暗示了老人的急切心情,显得非常形象。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
(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
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答出反衬2分,答出“乐景写哀”2分) (1)第一句中的劳歌是忧伤、惜别之歌。
唐代骆宾王《送吴七游蜀》诗:“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唐代许浑《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而且题目点明是送别之诗。最后的“满天风雨”烘托哀伤之情。
(2)在诗词创作中常以乐景写哀情,描写本应让人欢乐的景物来表达悲伤的情感。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倍增其哀。
以乐景写哀情在诗歌鉴赏中属于表达技巧类,层次较高,这种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经常应用,对抒发作者感情起到很好的效果。如《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依依是春天很美的景色,但是在这个时候男主人公要出征了,本来就有依依不舍之情,但是面对这样美的景色更能传达出他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留恋的心情。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鉴赏中是一个重点,应该重视。
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应怎样做呢?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倾向。在这一过程中遵循“四看”原则,即看题目看作者看正文看注释,这样容易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忧愁,是欢乐,是悲愤,还是激昂。
题目往往是诗歌的题眼,通过题目能让读者明白诗歌所包含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内容等,进而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作者往往能够提供语言特点,写作风格;正文是最重要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从中充分的表现出来;有些诗歌后面有小注,它往往提供诗歌的背景,不可忽视,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感受诗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如果景物的色彩是明朗的如红、绿、青、翠、嫩、白、明亮等等,或者景物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如清风、明月、红花、绿叶、鸟鱼虫等等,再或者表示季节天气时间的词,如春天、夏天、晴天、清晨,晌午等等一切让我们觉得心情舒畅的景色,那么我们则一般认为这样的景物是乐景。
感情基调把握住了,景物的色调清楚了,那么分析诗人所用的这种表达技巧,往往就比较容易了。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
【小题1】在灞原上,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飞过。
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
【小题1】运用了“烘托”手法。以“白露”滴的声音烘托夜的静,以“动”烘托“静”;以“野僧”烘托诗人处境的“孤独”。
尾联率直道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小题1】重点描述内容,并分析这个字的妙用。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