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文森唐诗鉴赏

    1. 九日诗歌鉴赏文森

    《九日》 ——文森(明代进士)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译文】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 异客。

    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

    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赏析】 作者离家已三载了,重阳时节,家里的菊花,开时都不在家,谁想到今日喝酒的时候,竟然看到了和家乡一样的菊花,倍感亲切。而登高远望,旷野茫茫,云树连成一片,天凉秋深,雁也知道聚沙取暖,登高远望,勾起了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应在何处瞭望自己的家乡北京呢? 一朵菊花,勾起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三载“开时不在家”,更激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每写景,皆触景生情,让人读后,亦深受感染,产生共鸣。

    2. 九日诗歌鉴赏文森

    《九日》

    ——文森(明代进士)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译文】

    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 异客。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赏析】

    作者离家已三载了,重阳时节,家里的菊花,开时都不在家,谁想到今日喝酒的时候,竟然看到了和家乡一样的菊花,倍感亲切。而登高远望,旷野茫茫,云树连成一片,天凉秋深,雁也知道聚沙取暖,登高远望,勾起了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应在何处瞭望自己的家乡北京呢?

    一朵菊花,勾起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三载“开时不在家”,更激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每写景,皆触景生情,让人读后,亦深受感染,产生共鸣。

    3. 古诗词鉴赏长安秋望卢纶

    长安秋望,作者是杜牧,不是卢纶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词句注释

    ⑴秋望:在秋天远望。

    ⑵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⑶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⑷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⑸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此诗作年难确定,以大中四年(850)杜牧在长安,且多咏长安景色,故应是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请求外放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应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认为,杜牧请求外放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而是不满意朝政,认为自己无法在朝中有所作为

    整体赏析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诗人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表现出“秋色”之“高”,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6-7]

    名家点评

    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

    世称杜牧“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为警绝。而子美才用一句,语益工,曰“千崖秋气高”也。

    宋代陈知柔《休斋诗话》:

    予初喜杜紫微“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语,已乃知出于老杜“千崖秋气高”,盖一语领略尽秋色也。然二家言岩崖间秋气耳,犹未及江天水国气象宏阔处。

    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

    诗不但因时,抑且因地。如杜牧之云:“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此必是陕西之终南山。若以咏江西之庐山、广东之罗浮,便不是矣。

    4. 唐诗赏析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虽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全部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

    《长安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注云:"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

    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

    京城之内,俯视指掌。 ①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②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译文】 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

    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

    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从古至今人们多认为意思是:“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5.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诗鉴赏

    不复制、不参考,我试试,仅供楼主参考:

    【译文】

    仲夏时节的天山上尚有积雪,

    虽无雪花飞舞仍觉寒彻筋骨。

    远处传来折柳曲的悠扬笛声,

    塞外却看不到一点春的消息。

    将士们白天作战只闻金鼓声,

    即使夜晚休息也要抱着马鞍。

    希望有朝一日带我腰下利剑,

    铁马金戈浴血疆场为国破敌。

    【原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诗鉴赏

    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全诗的翻译: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鉴赏: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7. 【古诗词赏析杜甫《春望》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

    望 大 小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文森唐诗鉴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