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学习唐诗宋词的收获

    1. 读唐诗宋词的感想和收获,要求“原创”,字数多多益善

    我喜欢手捧一杯香茗,在灯下静静翻阅关于宋词的书,因为这使我的心随之沉静,渐渐迷失在词的海洋里。

    读宋词,我体会到了东坡的豪放,易安的婉约,子瑾的淡泊。进而随着他们的心情去追寻历史的足迹。

    面对恋人的离去,只听到寒蝉凄切,只看到冷落清秋节里的暮霭沉沉楚天阔,无绪送别,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无言中包含了何等的深情啊!当词人柳永大醉醒后看到的不过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又该何等的凄凉。

    “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日子久远,思恋只能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贞给了柳永一丝刚毅,我想,这该是一位多么深情的词人啊!(读后感)孤身一人在中秋佳节,喝酒赏月,恐怕也只有东坡这样豪放的词人才能看轻一切,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在大醉后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富有哲理的词句,才能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深切的祝福。

    被贬黄州,面对东去的江水,面对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他发出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怀想当年周公瑾羽扇纶巾的飒爽英姿,无不表现出东坡的大气。而当他面对漫天飞舞的杨花,却比作点点是离人泪,让我们知道东坡同样有婉约的一面。

    我想,这又该是一位多么才华横溢的词人啊!(中国作文网)“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的范仲淹同样有愁苦的一面。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让我联想到黄昏泛舟水上,当不小心进入荷花池深处,却惊飞了栖息的水鸟这样愉悦的画面,易安当年该是多么欢愉啊!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入了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诗词对我来说,永远充满着吸引力。

    啊,读宋词我真快乐!我心中的唐诗宋词作文唐诗宋词读后感600字_我读《宋词》有感。

    2. 老师让我们说说学习唐诗宋词后的心得体会,怎么说啊,详细点的,谢

    如果说唐是“诗王朝”,那么宋就是“词世界”。

    从南宋至今,流传下来的较有影响的宋词总集、选集有20余种。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收录宋词最全的《全宋词》,共录有近1300多家词人的两万首词,虽然其数量远远不及唐诗,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窥见宋词丰富多彩的全貌。而目前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宋词选本,则是由胡云翼(1906一1965)选编的《宋词选》。

    胡云翼先生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是我国现代词学史上以新文化思想来研究词学并取得很大成就的大家。他的词学研究观点至今仍有很大影响,他所建构的词史规模因为有首创意义而为词学家们所借鉴。鲁迅先生评价说:“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正因为胡云翼有深厚的学术根基,又具有深邃的编选目光,所以入选《宋词选》的大多是古今公认的名篇,又很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的口味。因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也是很自然的。

    《宋词选》以苏轼、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词作为主,重点选录南宋爱国词人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兼顾了其他风格流派的代表作。所以,《宋词选》基本囊括了两宋重要词人的代表作。并收录部分无名氏作品,覆盖面较广。在选编的近300首作品中,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代表性词人的作品收人最多,此外,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陆游、张孝祥、吴文英、刘克庄等名家次之,其他小一些的词人作品虽少,但也都是代表作,因此这个选本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宋词创作的实际水平和成就,读者们完全可以从中了解到宋词盛况,又能欣赏到宋词佳作。

    晏殊、欧阳修、晏几道承续五代之遗风,呈现出或雍容淡雅,或含蓄摇曳,或精致婉转的风格;柳永一出,不但小令变成了复杂的慢词,而且带有极浓厚的市民语言成分和情感。一时风靡市井;秦观词多香软婉好,偶尔也有清新高旷之作;贺铸词多艳冶浓丽,但有时也不乏幽峭;周邦彦作专职词官,极讲词艺形式,音节文字两美,但内容空泛;笔力柔软的词到了苏轼面貌一振。词格始高,词境始大,词体始尊;两宋之交的巾帼词手李清照在婉约背后往往有深沉细腻的愁思;南宋辛弃疾悲凉慷慨与激昂豪迈交织,形成一个高峰,也带动一批词人;同时姜夔则沿着周邦彦的路数精裁巧制,创作了大量雅词……这些都可以在《宋词选》中有序地找到相应的作品来印证与领会。

    3. 学习宋词后的感受

    宋词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学史上一朵艳丽风雅的富贵之花。学习宋词是走进中华文化,培养人的情趣,增强自身文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可以讲宋词使中国人拥有自我民族的情感和精神。

    当我读宋词的时候,我会有感情的全身心投入的诵读,词是语言的艺术,它讲究音韵的和谐,追求美的旋律,因为美,所以我们学习欣赏。反复的诵读,能够对词由浅入深的进行体味和理解,进而形成语言的感觉,而且许多的东西的理解是跟随一个人的成长的,经历了人生,方能更深的理解,体味其中真谛,形成情感的共鸣。

    宋词中有表现爱国爱家的,如陆游,有表现儿女情长的,如柳永,等等.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给人一种凄苦,不忍促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山间兰牙短浸溪”等等的豪迈,"明月几时有"等的恬静与思念;王安石“登临送目”的流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绿树听鹈鴂”“更能消几番风雨”蕴含的悲愤;还有张孝祥“长淮望断”令人罢席,等等,读来一种生活中没有的体会与感悟。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中国古代文化精华,对人的修养是一种升华。古人在平时生活中对万事万物产生了感想,用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实现代人也会和古人一样,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感情,读古诗词会让你感觉与先辈的思想交流。并且,如果在与朋友郊游的过程中,你能吟出一首优雅的古诗,必然能为自己的谈吐增色不少.

    4. 读唐诗的收获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灿烂,纵横千里,诗之国度,词之故乡。唐诗宋词,任我飞翔!

    诗由情生,词为愁作:爱恨情愁,生离死别,闺妇思君,慈母爱儿,游子远行,故人重逢。一杯淡酒,西出阳关,海内知己,天涯比邻,望断江水,孤帆过尽。

    李有太白,浪漫豪迈。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行路之难,歧路犹在。长风破浪,济得沧海,抽刀断水,举杯消愁。仰天大笑,岂做蓬蒿?不为权贵,催眉折腰。力士脱靴,赐金放还,浮云流水,美酒相伴。

    杜有子美,忧国忧民,生不逢时,国亡家破。妻离子散,家书难求,感花溅泪,恨鸟惊心。无边落木,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安得广厦,大庇寒士,风雨不动,茅屋独破。壮志未酬,孤独左右。

    游子陆游,一心报国,收拾河山,北定中原。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铁马冰河,梦中才来。东风也恶,桃花吹落,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人也空瘦,泪痕消透,驿外梅花,零落依旧。

    词有苏轼,豪放旷达,仕途坎坷,阴雨难测。三次遭贬,两下南蛮,流放离京,心系家园。几时明月,把酒问天,琼楼玉宇,何处胜寒?君王岂知,百姓冷暖,白堤之后,苏堤再造,为民谋福,名垂千古,苏门三士,流芳百世。千里婵娟,离合悲欢,阴晴圆缺,自古难全。十年生死,茫茫难忘,幽梦还乡,尘面如霜,柔肠寸断,为情所伤。大江东去,浪花淘尽,风流人物,赤壁周郎。人生如梦,早生华发,叹古伤今,人月难圆。

    5. 学习唐诗的心得体会

    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 这里五段文字,三个论点。

    第一段主意是说:诗不从学力中来,亦不从理智中来。但接下去却又说:如果不多读书,多穷理,就不能极其至。

    极其至,就是达到最高阶段。最高阶段,就是“悟”。

    由此可知,他所谓“悟”,是以读书穷理为平时修养的基础。由此而获得“妙悟”,写出诗来,没有书本知识和理智思考的痕迹。

    第二段是用四个具体形象来比喻上文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这里所谓“兴趣”,就是指盛唐诗人的“妙悟”。

    第三段是批评“近代”诗人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就不免露出了“言筌”和“理路”的痕迹。 如果妙悟仍然要从多读书、多穷理得到,这个悟字已经和禅宗的悟有些距离,至少已落下乘的渐悟。

    看来严羽所谓妙悟,即是明清诗家所谓性灵,也就是梁启超所谓“因斯披里纯”,现代所谓灵感。读书穷理是诗创作的修养基础,但诗决不能直接从书本知识和理性认识中产生,而是要从一时灵感的触发中产生。

    妙悟、兴趣或灵感,就是严羽所谓别才、别趣。他所谓“近代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就是说诗中所表现的只是文字的功夫、学识和思想,而没有灵感。

    因此,这种诗就显得呆板凝滞,而“涉理路,落言鉴”了。这一节话是针对江西派诗人而言的。

    学习唐诗宋词的收获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