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韦庄南京
1. 唐诗中有多少咏南京的诗啊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没有到过南京,但他有五首赋咏南京的诗。
南京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
有人写了五首关于南京的诗:《金陵五题》,刘禹锡有感于这个废弃了的故都,也和作了五首。这里我选录了二首。
“山围故国”二句是白居易极为赞赏的,认为是“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的佳句。这个故国空城,现在只被山围潮打,不必说出寂寞,已写出了它的寂寞。
到了夜晚,城里有些什么?还象当年一样的有灯火楼台、清歌妙舞、彻夜热闹吗?没有了。有的只是当年的明月,还在从女墙上照连城来。
诗人说“过女墙来”,这是城里人的语气。夜深了,惟有旧时月色,还象当年一样地照进城来。
可知这是一个“空城”。淮水是指秦淮河,不是淮河。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是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六朝豪门大族的聚居地点。刘禹锡想象中来到这里一看,只见桥边野草开花,巷口夕阳斜照。
当年在王、谢家厅堂前结窝栖宿的燕子,倒也还在,不过它们现在已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去了。 两首诗都用“旧时”,今昔盛衰的对比就明白了。
旧时月色,所照临的是什么?诗人没有说。旧时的燕子,当年曾飞入王、谢家的堂前,而现在的燕子则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屋里。
前者是含蓄的对比,后者是正面叙述的对比。 唐人绝句,一般说来,都不难理解。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例如王之涣的“黄河直上白云间”、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人人都爱读,人人都以为好,可见人人都懂得。其实不然,即使是一首二十八字的七言绝句,各人的理解也不会完全一样。
现在选讲刘禹锡这两首诗,我打算以《乌衣巷》这首诗来作例子,搜集宋元以来许多人的解说,看看各人的理解有多少差距。 宋人蔡梦弼的《草堂诗话》和蔡正孙的《诗林广记》都引用了刘斧的小说《青琐摭遗》,来说明这首诗的本事:“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
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
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其家。
有二燕栖粱上,榭以手招之,飞至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其尾曰:“误到华胥国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
'来春,燕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真数’合,如今暌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至来岁,燕竟不至。
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刘禹锡有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
这是一个毫无历史知识的妄人胡诌出来的故事。他把王、谢改为王榭,作为一个人的姓名。
又把乌衣说成是乌衣国,而乌衣又是燕子的别名。最后又引了刘禹锡这首诗,仿佛以为刘禹锡这首诗所咏的就是这个故事。
幸而这个故事编得太离奇了,稍有历史知识的读者不会受其欺哄,因而它没有给后世留下影响。 “世异时殊,人更物换,岂特功名富贵不可见,其高名甲第,百无一存,变为寻常百姓之家。
……朱雀桥边之花草如旧时之花草,乌衣巷口之夕阳如旧时之夕阳,惟功臣王、谢之第宅今皆变为寻常百姓之室庐矣。乃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风人遗韵。”这是宋人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中的评语。
“此叹金陵之废也。朱雀、乌衣,并佳丽之地,今惟野花夕阳,岂复有王、谢堂乎!不言王、谢堂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
后人以小说荒唐之言解之,便索然无味矣。”这是明人唐汝询《唐诗解》的解释。
他以为王、谢住宅,依然存在,不过已为寻常百姓所居,燕子虽然还是飞来栖止,但已不是飞入王、谢堂前,而是飞入寻常百姓之家了。“小说荒唐之言”,即指刘斧的《青琐摭遗》。
对于这一解释,吴昌祺的《删订唐诗解》批了一句:“此解最是胜叠山(即谢枋得)。”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云:“言王、谢家成民居耳,用笔巧妙,此唐人三昧也。”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以上诸家的解释,互有同异。
谢解以为王、谢第宅已百无一存,旧时燕子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人家。唐、沈二家以为王、谢第宅犹在,但已为寻常百姓所居。
施氏之意,以为王、谢家已经式徽,但还住在这屋子里。燕子虽然仍入此堂,可是此堂已不属于豪门大族,而沦为一寻常百姓的住宅了。
一般人读此诗,对这第三、四句,从来不深入分析。总的体会,都以为作者借燕子来反映南京的盛衰。
至于诗人笔下的那些燕子,到底是飞来原处呢,还是飞到别的屋子里,也没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谢枋得的讲法,还是一般读者所理解的。
自从唐汝询指出了此诗的“托兴玄妙处”,于是许多人若有所悟,觉得这是诗人的曲笔。原来这些燕子,今天飞进去的老百姓的堂屋,仍是从前王、谢家的堂屋。
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能讲作“飞到别处去了”。三百年来,许多人都以。
2. 关于南京的古诗
再过金陵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金陵晚眺 【唐】崔涂 苇声骚屑水天秋,吟对金陵古渡头。
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 若无仙分应须老,幸有归山即合休。
何必登临更惆怅,比来身世只如浮。 金陵 【唐】杜牧 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
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 瓜步逢潮信,台城过雁音。
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 【唐】韩偓 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桡。 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
自古风流皆暗销,才魂妖魂谁与招? 彩笺丽句今已矣,罗袜金莲何寂寥。 金陵怀古 【唐】李洞 古来无此战争功,日日戈船卷海风。
一遇灵鳌开睡眼,六朝灰尽九江空。 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 【唐】皎然 君说南朝全盛日,秣陵才子更多人。
千年秋色古池馆,谁见齐王西邸春。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白下亭留别 【唐】李白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金陵白杨十字巷 【唐】李白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其一 【唐】李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其二 【唐】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其三 【唐】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金陵新亭 【唐】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随意浏览 月夜金陵怀古 【唐】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闲兴 【唐】李建勋 窗外皆连水,杉松欲作林。 自怜趋竞地,独有爱闲心。
素壁题看遍,危冠醉不簪。 江僧暮相访,帘卷见秋岑。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 【唐】李绅 龙形江影隔云深,虎势山光入浪沈。 潮蹙海风驱万里,日浮天堑洞千寻。
众峰作限横空碧,一柱中维彻底金。 还叱楫师看五两,莫令辜负济川心。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夜泊金陵 【唐】卢纶 圆月出高城,苍苍照水营。江中正吹笛,楼上又无更。
洛下仍传箭,关西欲进兵。谁知五湖外,诸将但争名。
金陵思古 【唐】罗隐 杜秋在时花解言,杜秋死后花更繁。 柔姿曼态葬何处,天红腻白愁荒原。
高洞紫箫吹梦想,小窗残雨湿精魂。 绮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海门。
看金陵图 【唐】齐己 六朝图画战争多,最是陈宫计数讹。 若爱苍生似歌舞,隋皇自合耻干戈。
金陵怀古 【唐】司空曙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怀古 【唐】唐彦谦 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 登高有酒浑忘醉,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 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金陵九日 【唐】唐彦谦 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绿酒莫辞今日醉,黄金难买少年狂。 清歌惊起南飞雁,散作秋声送夕阳。
金陵怀古 【唐】王贞白 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石城几换主,天堑谩连空。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
金陵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图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金陵怀古 【唐】吴融 玉树声沉战舰收,万家冠盖入中州。 只应江令偏惆怅,头白归来是客游。
金陵怀古 【唐】殷尧藩 黄道天清拥佩珂,东南王气秣陵多。 江吞彭蠡来三蜀,地接昆仑带九河。
凤阙晓霞红散绮,龙池春水绿生波。 华夷混一归真主,端拱无为乐太和。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登金陵临江驿楼 【唐】张谓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山根盘驿道,。
3. 关于南京的唐诗﹑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台城
晚唐·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朝
唐·李商隐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4. 描写南京的唐诗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进艇
【内容】: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梅雨
【内容】: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题目】: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内容】: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年代】:唐
【作者】:杨夔
【题目】:寄当阳袁皓明府
【内容】:
高人为县在南京,竹绕琴堂水绕城。
地古既资携酒兴,务闲偏长看山情。
松轩待月僧同坐,药圃寻花鹤伴行。
百里甚堪留惠爱,莫教空说鲁恭名。
【年代】:唐
【作者】:郑巢
【题目】:送人南游
【内容】: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
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
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
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5. 唐诗300首有多少提到了南京,具体哪些啊
唐诗三百首里,讲到最多的不是当时的首都西安,而是南京。写西安的有8首,写南京的至少有9首,他还没有进一步统计。
而且,写西安的8首名篇中,有3首都是写大明宫。写南京的唐诗则不一样,除了大地名“金陵”外,还有很多小地名,如秦淮河、台城、朱雀桥,乌衣巷、长干里……“翻开唐诗三百首,地名出现最多的是南京。”
据说,唐朝诗人李白非常佩服南朝的谢朓。谢朓有两句诗非常有名,就是写南京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城市。李白则写过《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写的是城南的长干里。
唐代诗人崔颢也写有《长干行》。崔颢的《长干行》说:都说南京人是大萝卜,你看这个小伙子,心思细腻得很。姑娘问他是哪里人,他回答“我是这里的人,我们从小不认识”,言外之意:相逢恨晚啊,我们终于见面了……
南京是产生唐诗名篇的沃土,这片土壤有生活,有情感,有文化积淀,所以容易产生名篇。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刘禹锡《金陵怀古》)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长干行》 唐 李白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登金陵凤凰台》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
解答时抓住第一联“满耳笙歌满眼花”与第四联“却愁宴罢青娥散”这类情感明显的句子就可以确定对比手法,然后还应想到衬托这样的术语。类似题解答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抓住注释中“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这一关键信息就可品读出。 【诗歌赏析】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
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治所润州),其《鼓吹赋·序》云:“余往岁剖符金陵。”
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中堂,大厅。
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深。
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不可能如此。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
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便觉语新意奇。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
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
沈德潜评此诗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颈联“攒”、“曳”二字丝丝入扣。
雕饰精美的门庭,灯烛辉煌,像是红烛夜市一般。歌女们翩翩起舞,彩衣像牵曳着碧空云霞。
轻歌曼舞,轻盈摇曳之姿毕现。“夜攒”益显其满堂灯火,“晴曳”更衬出锦绣华灿。
“夜”和“晴”又把周宝夜以继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诗吟至此,已把争妍斗艳、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写到绝顶了,收笔几乎难以为继。
而诗人别具心裁,毫锋陡然转到了宴会场外的静夜遥天:“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
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这时黄巢起义军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如李克用等也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
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这样一个局面,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
全诗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
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愁”,是这首诗通前彻后的中心轴线。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①满耳笙歌
1。
全诗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整首诗作者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
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2。
一愁黄巢兵乱国势预颓;(为国家的安危而愁)二愁家人离散,自己身陷病痛无力自保;三愁当权者纸醉金迷,不顾时局动荡;四愁百姓饱受战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
解答时抓住第一联“满耳笙歌满眼花”与第四联“却愁宴罢青娥散”这类情感明显的句子就可以确定对比手法,然后还应想到衬托这样的术语。类似题解答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抓住注释中“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这一关键信息就可品读出。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歌赏析】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
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治所润州),其《鼓吹赋·序》云:“余往岁剖符金陵。 ”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深。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不可能如此。
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便觉语新意奇。
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
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沈德潜评此诗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颈联“攒”、“曳”二字丝丝入扣。雕饰精美的门庭,灯烛辉煌,像是红烛夜市一般。
歌女们翩翩起舞,彩衣像牵曳着碧空云霞。 轻歌曼舞,轻盈摇曳之姿毕现。
“夜攒”益显其满堂灯火,“晴曳”更衬出锦绣华灿。“夜”和“晴”又把周宝夜以继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诗吟至此,已把争妍斗艳、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写到绝顶了,收笔几乎难以为继。而诗人别具心裁,毫锋陡然转到了宴会场外的静夜遥天:“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
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
这时黄巢起义军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如李克用等也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
这样一个局面,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全诗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
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
“愁”,是这首诗通前彻后的中心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