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唐诗带拼音

1. 【忆江南这首古诗的拼音】
yì jiāng nán 忆 江 南 bái jū yì 白 居 易jiāng nán hǎo江 南 好,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风 景 旧 曾 谙.rì chū jiāng huā hóng shèng huǒ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chūn lái jiāng shuǐ nù rú lán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néng bú yì jiāng nán能 不 忆 江 翻译: 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 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注释: 1.忆江南:《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又名《望江南》、《梦江南》、《忆江南》共3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2.曾:曾经. 3.谙:熟悉. 4.江花:江边的花.胜,一作似. 5.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此指蓼蓝.《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2. 杜牧唐诗山行带拼音
山行
作者:杜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扩展资料: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杜牧
3. 韩翃寒食注音版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chūn chéng wú chù bú fēi huā),
寒食东风御柳斜(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á)。
日暮汉宫传蜡烛(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轻烟散入五侯家(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óu jiā)。
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译文:
春日的京城中,无处不是飞舞的杨花,寒食的东风里,皇宫御柳横斜。暮色降临,恩赐的烛火从宫里传出,那淡淡的轻烟,一缕缕地散入宠臣之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此诗正是因此而发。本诗借汉事以喻唐事,以见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在绮丽的春光描绘中,微露出讽谏之意。
诗词赏析
前两句写京城春色。“春城无处不飞花”是烩炙人口的名句,写出了暮春时节人人眼中所见、人人笔下所无的特有景致。
首句实承次句而来,正因为“寒食东风御柳斜”,所以才“春城无处不飞花”。在这春光浓丽的寒食节,东风吹拂,御柳夭斜,枝头柳絮,漫天遍地,轻扬曼舞,才使得偌大的长安城无处不飞花。
后两句写当日情事,时间由白昼移至傍晚。寒食禁火,一般百姓家中夜间也不许点灯,但是贵族阶层却获准例外。“轻烟”是皇帝恩泽的象征,领受它的是皇帝最宠幸的“五侯”。
诗人在这里当然不会是仅仅咏题汉事,而是以古喻今。安史乱后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寒食
4. 蝉古诗虞世南 带拼音复习
蝉chá知n
虞 [yú] 世 [shì] 南 [nán]
垂(chuí)緌(ruí)饮(yǐn)清(qīng)露(lù),
流(liú)响(xiǎng)出(chū)疏(shū)桐(tóng)。道
居(jū)高(gāo)声(shēng)自(zì)远(yuǎn),
非(fēi)是(shì)藉(jiè版)秋(qiū)风(fēng)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权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
并不是借了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