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口音

    1. 古人说话的口音是怎么样的

    交流什么的我觉得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即便是现在官话推广比古时范围大,仍然有很多人听不懂。但是古时方言与方言间的差异有没有现在大就不知道了。

    古汉语的中古音是隋唐宋年间的语音,听上去和粤语比较像,所以用广东话读唐诗宋词会感觉比普通话有韵味。

    近古音是魏晋时期的语音

    上古音是从周到汉的语音,个人觉得可能比较接近现在的闽南话一系。因为上古音年代久远,所以和当代语音的差异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诗经一类的先秦书籍时会感觉没有唐诗宋词押韵。

    年代比较进的是近代音,流行于明朝左右,有人说应该类似于当今的扬州话。明朝思想开放经济发达文学兴盛,出版了大量小说,这些明小说即便现代人读起来也不会费力。所以近代音应该最接近当代普通话

    至于古装戏嘛,现在的古装戏尤其是几年前拍的连续剧,几乎没什么考据可言。服饰道具台词几乎随时可以挑出毛病。更不用说语言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算剧组有能力研究出符合历史时代的语言,大部分观众也听不懂啊 所以拍戏的话还是用普通话比较好

    2. 我要谐音古诗(配诗意),谐音笑话(不含地方口音)

    有"机"可乘

    有一个商品推销员去广州出差,到北京后,由于想乘飞机前往,因怕经理不同意报销,便给经理发了一封电报:"有机可乘,乘否 "经理接到电报,以为是成交之"机"已到,便立即回电:"可乘就乘."

    这个推销员出差回来报销旅差费时,经理以不够级别,乘坐飞机不予报销的规定条款,不同意报销飞机票费.推销员拿出经理回电,经理口瞪口呆.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有一次,两名书生慕名去拜访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途中,他们凑巧与欧阳修坐在同一条船上,但是他们都不认识欧阳修。

    这两位书生对诗也略知一二,但他们自认为是行家。这时,一只白鹅突然跳进了水中,两人忍不住诗兴大发,一个吟道:"岸上一只鹅",另一位接了一句:"扑通跳下河"。

    两人口里都念念有词,但总也吟不出下面的诗句,无法凑成一首诗。欧阳修见他们着急的样子,就帮忙吟了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两位书生见欧阳修说出了这么好的诗句,感到万分惊讶,但转而一想,觉得有点不对劲。其中一个冲着欧阳修吼道:"你脸皮不薄啊,这诗是你的吗?"欧阳修笑道:"这诗确实不是我的,它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小时候写的。"二人听后哈哈大笑:"我说呢,就凭你这模样,也能对诗。"欧阳修笑而不答。

    不久,三个人下了船,两位书生见岸上有一堆灰,便想表露一下诗才。一个吟道:"远望一堆灰,"另一个接了一句:"近望灰一堆。"由于才力不够,二人又接不下去了。只见欧阳修在一旁不慌不忙地吟道:"一阵狂风起,满天作雪飞。"二人听后一惊,明知欧阳修吟的是好诗,却不愿甘拜下风。其中一个故作姿态地说:"不算妙句,马马虎虎。"另一个则说:"接是接上了,只是有点勉强。"

    他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看到了路旁的一棵枯树,一个书生吟道:"路旁一枯树,"另一个吟道:"两股大桠杈。"

    两人想再吟下去,却又想不出词儿,只好反反复复地吟着这两句,眼珠子直往上翻。欧阳修在旁边看不过去,又给他们续了两句:"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二人听后仍不服输,要继续与欧阳修比下去。两人又吟道:"二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听后暗自发笑,立刻吟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某单位有位领导爱喝酒,一次在公宴上饮酒过量,当场醉倒在地。有一人戏作悼词说:“你是位酒精(久经)考验的胃(伟)大人物。你本来糟(朝)气勃勃,经历过吃酒(持久)战,又参加过饱胃(保卫)战,却不料在缸缸(刚刚)出席的酒界(九届)五盅(中)烟酒(研究)会后,不醒(幸)似死(逝世)。

    3. 古代人说话的口音与现在哪一种方言更像

    是闽南话。今天的闽南方言区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汉人移居,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移入闽,是在“五胡乱华”年代。当时中原一带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大批北方汉人相率离乡背井,来此避难落户;“猪”读[di],即所谓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又有隋唐中古音的保留,如“接”读[zidp],“节”读[zidt],“席”读[sik],“沉”读[dim]等,即完整保留着中古汉语L—P]、[—t]、[—U三套入声韵尾和r—m]、[—n]、[—ng]三套鼻音韵尾;还有历代语音的变异,如“三”读[snd],“石”读[zi6h]等等。这些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北方中原汉语在闽南话中留下的痕迹。

    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两汉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中原标准音,如今让我们受用不尽的闽南话经典不是别的,下是《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以及唐诗等民族智能的结晶,其中的《论语》,蕴含着极丰富的人生哲理。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用来翻译佛经的语言,正是唐初年“切韵”系统的中原汉语,而闽南话所用的“河洛话文音”正是唐朝中原汉语的“母语”。后来佛经由日本留学生用片假名记音传到日本而没用至今,今天日本人诵读佛经,呤唱诗词时,与闽南人用闽南话汉音诵读佛经,呤唱诗词在发音上几乎是一样的,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话却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师常常感叹,闽南话汉音之失传对诵读佛经的人是极大的损失。

    4. 古诗文要用什么方言读啊

    官话一直在变,如今的北方官话绝对不是几百年前的正统古音官话了,相反,南方话则保留了很多古音元素。虽然北方话,吴语,粤语都是汉语演变而来的。不过北方话丢掉了很多东西,如kpt入声,m韵尾,8调,浊音。吴语存有入声,但简化为喉塞音,m韵尾消失,但吴语存有8调和浊音。粤语kpt入声,m韵尾具存,声调甚至有9个,但浊音消失。古人写的很多诗句很多时候普通话不押韵,用吴语粤语则肯定押韵。平心而论,南方话确实比北方话更为存古,北方话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阿尔泰语系影响很大,如衍生出来的舌面音和卷舌音,这都是汉语原先所不具有的语素语音。

    读任何一篇古诗文(文言)都不适合普通话,因为它实在是一点古韵都冇。而用南方话来读任何一篇古诗文都有不同的韵味,以下根据语言渊源只是给出一个最好的建议。

    先秦诸子百家的诗文以《诗经》为代表,推荐用吴语或闽(南)语。因为吴语有浊音,那是从心底流淌出的声音,而讲普通话时,感觉像戴着面具在说话。一次朋友聚会后,一个福建朋友用闽南语唱诗给我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妙如天籁之音,更令人惊异的是,他居然说:我只是像平常说话一样在念白。闽南语有八个声调,唯一保留了魏晋甚至先秦时代的诸多语素。但说其是中国最古老方言吴语的衍生,但吴语在后世发展受北方话侵蚀加重,而闽(南)语则由于远离北方,且地形复杂,得幸保留了较好的古音。另外,越南于宋朝独立,之前阶段一度将汉语原封不动地引进,连声调都没变,因此,越南语也是不错的选择。

    唐诗产于唐朝,唐朝北人因“安史之乱”难逃南方,便形成了如今的客家民系。对照《集韵》《广韵》,客家话非常对其完整性,因此唐诗用客家话最合适。当然粤语也不错,因为粤语,客家话两者有几分相像。

    宋词有婉约、豪放之分。婉约首推吴语,像柳永、秦观的作品,用上吴语读完全就是个享受。而且南宋时期政治文化中心在江南,用吴语读合情合理。而豪放派则首推粤语。最著名的《满江红》,用北方话读正如LZ所言“哭不像哭笑不像笑简直糟蹋经典”。罗文曾为83版《射雕英雄传》唱过插曲《满江红》,铿锵有力,意志坚定之情油然而生。南方话中普遍保留古入声,而保留完全而又正统的唯有粤语,粤语-p-t-k三入声保留十分完整,而且听感区分度极强,广府人一般都会将入声发得非常明显强烈(听听TVB新闻便知道了),所以听起来非常刚硬强烈,很适合朗读《满江红》一类的豪放词。

    元曲多用于当时的北方口语或半文言创作,不属于文言作品。所以朗诵它便适合用北方话而不适合用南方语言了。但这也不代表适合用普通话。因为元代北方话口音相比现在也是存古得多。当时依然“尖团对立”,“青”不读qing读cing,“蒋”不读jiang而读ziang,如今京剧中依然保留这种口音,其反应的便是以前的口音。因此读元曲可用山东东部地区的方音或河南部分地区的口音,因为该处还保留着尖团音对立。另外,北方话中唯有山西话(晋语)嚡保留着入声,因此用晋语读元曲也不错。

    以上全是我个人的意见想法,仅供参考。

    5. 从古代到现在我们的官话口音变了那么多,为什么现在的我们用普通话

    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限汉族)包括方言和共同语统称为现代汉语。

    普通话就是现在的共同语。他是以北京话为基础语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也就是说,普通话属于共同语的历时上的一种。

    汉民族共同语自古就有,

    先秦时期叫雅言

    两汉称通语(杨雄《方言》)

    明清称官话

    民国叫国语

    新中国后叫普通话

    所以说,古人作诗写文可能是有各自方言的影响,但是大部分还是受共同语的影响大。就像古人做官什么的,基本上都要会共同语的。。。其次,押韵这个问题,又可以另起一篇了。由于语音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语音又会发生不同变化,但是作诗用的韵,用的一般是韵书里的韵。比如平水韵,广韵,切韵什么的。就像武则天那时候的科举考试,学子们就要用唐韵来押韵。各个时期有不同,不过整体上还是相同的多。

    至于为什么现在读起来还是押韵呢 这个问题感觉太大,分几种情况吧。有的是因为语音的整体规律变化,比如这个韵部可能读音跟古代都不一样了,但是这几个韵的变化一致,所以还押韵。有的则是因为语音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比如粤语里押的是ong 普通话读也押韵 押的是ang 粤语的ong跟普通话的ang有对应关系

    因为现代的各个汉语方言有同源关系 有同源关系的语言 一个特点是在语音上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但是这种对应关系 不是每个字音都一一对应 还会受词汇扩散 语言接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这里还是显示了一些对应关系 粤语里读ai的 跟普通话的shi的韵母以及di的韵母有对应关系

    用普通话或者其他汉语方言来读古诗 虽然实际语音跟古代的语音不同 但由于具有这种对应关系

    还是会在某些情况下押韵 某些情况下不押韵 这主要跟各个方言的演化规律有关。所以很可能诗人写诗的时候,他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因为经过时间变化,同一个韵部的读音可能分化了。

    唐诗口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