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牧童的唐诗
1. 牧童写了首几古诗牧童有几首古诗
清代诗人袁枚写过一首牧童捕蝉的诗《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歌写一个牧童悠闲地骑牛漫步,还一边唱着嘹亮的山歌,歌声在林中传响.忽然,他停住了歌唱,静悄悄地立在那里.啊,原来他是想捉那树上鸣叫的蝉呢!诗歌朴实凝练,只用了二十个字,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便跃然纸上.最后一句传神至极,牧童在那一刹那间的神态被描绘得极为逼真自然. 宋代诗人雷震描绘过一幅牧牛归来图《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歌前两句绘景,天气将晚,太阳就要落山,长满青草的池塘波光粼粼.后两句写人,放牛归来的牧童横在牛背上,随意吹着不成曲的小调.“横”和“信口”两词用得极妙,写出了牧童调皮任性、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 唐代诗人吕岩写过一首牧童睡卧的诗《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放了一天牛,回来后饱餐一顿,累得顾不上脱去蓑衣就在月光下酣然入睡,多么无忧无虑,多么天真无邪!真是“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明还向牛边卧”. 另一位唐代诗人栖蟾也写过一首《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这首诗中的春风、细雨、青草和牧童、短笛、老牛和谐地融为一体,景色自然怡人,牧童悠然自得.最后两句抒发心态,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宋代诗人黄庭坚自幼聪颖,七岁就写了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首诗的后两句同样是抒情,用追名逐利的官场黑暗反衬乡村生活的自然美好. 牧童词 唐 储光羲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2. 牧童的古诗句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5.《牧童词》——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译: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3. 关于牧童的古诗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百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度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回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唐代:刘驾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牧童唐代:卢肇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山中唐代:李涉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答。
4. 牧童的古诗句
《牧童》唐代诗人 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牧童》唐代诗人 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山中》唐代诗人 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牧童》宋代 诗人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村晚》宋代诗人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宋代诗人 白玉蟾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 一牛贪草嫩,吃过断桥西。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 《全唐诗》中。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5. 描写牧童的古诗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望采纳,谢谢!~。
6. 关于牧童的古诗及诗意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