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闵农教案

    1. 中班教案悯农二首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学生自学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

    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

    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一颗星"的'颗'。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五、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

    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天()拉()一颗()

    夫()粒()一棵()

    3、背诵古诗

    (1)自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六、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七、布置作业1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点评:教学时要通过教师范读,听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掌握读法。注意诗中的两个"四和死"的读音不同,可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 【一至十二册人教版语文古诗语文第一册:《咏鹅》《悯农》《静夜思

    1、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所见 (清)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6、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7、赠刘景文 (宋)苏轼 1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8、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10、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1、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5、敕勒歌 (南北朝)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6、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8、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0、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2、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3、乞巧 (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4、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5、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6、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8、送元二使之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9、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0、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1、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32、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3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4、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3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6、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7、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8、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9、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40、牧童 (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明月.41、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42、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43、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4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6、天净沙•秋 (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

    3.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悯农描写了哪些景物

    阳光,田间,老农锄地,牛拉犁头,织女织布,农家小院

    《悯农》(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三)

    【唐】李绅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4. 悯农古诗的意思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扩展资料: 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悯农。

    5. 苏教版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古诗

    我告诉你题目算了 1上《咏鹅》《悯农》《静夜思》 1下《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 2上《悯农》〈蚕妇〉〈夜宿山寺〉〈梅花〉〈江雪〉 2下〈所见〉〈小池〉〈咏柳〉〈村居〉〈画鸡〉 3上〈江畔独步寻花〉〈菊花〉〈鹿柴〉〈江上渔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下〈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 4上〈绝句〉〈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下〈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

    6. 悯农怎么背

    【名称】悯农【年代】唐代【作者】李绅【体裁】五言古诗原文《悯农》--锄禾实景图(5张)《悯农》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1]注释《悯农》---锄禾相关作品(3张)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

    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简析《悯农》--锄禾儿童读物图片(6张)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2《悯农》二编辑原文悯农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万 颗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nónɡ fū yóu è sǐ 。

    农 夫 犹 饿 死 。注释1.悯:怜悯、同情。

    [2]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2]3. 犹:仍然[2]。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译文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赏析《悯农》相关图片(5张)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悯农》三【原文】悯农垄 上 扶犁儿 ,手 种 腹长 饥 。

    窗 下 织 梭 女 ,手 织 身 无 衣 。我 愿 燕 赵 姝 ,化 为 嫫 女 姿 。

    一 笑 不 值 钱 ,自 然 家 国 肥 。【作品简析】前四句说,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

    情理本应如此,而实际却正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对比;后四句说,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都会好起来。

    古时传说燕、赵(在今河北省)出美人,这里以美人之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现出上层生活的糜费;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因而浪漫地提出这样的假设:但愿有朝一日,燕、赵所出美人,转化为黄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转化为貌丑,无德转化为有德,笑值千金转化为笑不值钱。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作者简介李绅(772—846)汉族,唐朝亳州谯县(今亳州人),字公垂[3]。

    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存其诗四卷。诗歌故事关于李绅悯农诗的故事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

    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

    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

    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

    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唐诗闵农教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