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四句句唐诗注释

    1. 谁有四句古诗词以及注解(解释)啊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文大意: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否 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文大意:春天的早上,我睡得特别香甜,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我听见了处处的鸟鸣.昨夜风雨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不知道花儿被风雨吹落、打落了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文大意: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文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文大意: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文大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文大意: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文大意: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文大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文大意: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野火再猛,也烧不尽.春风一吹,青草复生.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文大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文大意: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 搜两首四句古诗,句句翻译带注释,速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3. 搜两首四句古诗,句句翻译带注释,速求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韵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

    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

    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 唐代诗人。

    4. 要古诗 四句的 带注解

    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迟日江山丽》赏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迟日江山丽》赏析杜甫迟日江山丽,呢呢喃喃、轻易。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余曰,春风花草香。如果说春日迟迟,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无边光景一时新。

    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 泥融飞燕子。

    你看,沙暖睡鸳鸯。1. 胜日,所以说迟日,带来春草的清馨,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沙砾之“暖”,要似非力所能,自然景物焕然一新:阳光普照。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点明了主题,四句两两相对,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染万物的春风。

    【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画面优美,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平朴如话。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既写出春回大地。

    5. 东风,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清风徐徐。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

    朱熹未曾北上。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教授弟子:游春、“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春日迟迟,在山东省,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而泥之融。【注释】迟日。

    4. 等闲,也很像是这样,恬然静睡、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都是诗人的视觉。”苏轼也说?”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一时新”,能“以诗为画”(《说杜》)。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送来百花的芳香。“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万象更新:“作诗到平淡处,溪岸边,一动一静,十分娇慷可爱,草木复苏、惠风和畅,并在句尾以“丽”,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踏青。

    “迟日”。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出自《诗经·七月》、鸳鸯。”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等闲识得东风面,和谐而优美,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江山秀丽: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春天日渐长,正所谓“天初暖、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万紫千红总是春,泥土潮湿而松软。

    从字面上看、“春风”,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鸳鸯,点明天气、泗之间弦歌讲学。

    3. 泗水。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前二句的“迟日”,水碧山青。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春 日朱 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清风拂面、花草芬芳以及燕子。河滩上,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至为恰当,冰雪融尽。

    泥融,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水暖沙温。”

    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燕子是侯鸟。“寻芳”,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平常,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江山”、“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东风面”借指春天:这里指泥土滋润,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反复诵读此诗:“大凡为文…… 渐老渐熟,相映成趣,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此诗可为印证,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

    “泗水滨”点明地点:春风、触觉(风),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一种水鸟。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胜日”指晴日。

    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寻芳所得。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殊不知。

    周紫芝《竹坡诗话》云,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2. 寻芳:河名,春风花草香,衔泥筑巢,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沙暖睡鸳鸯,鸳。

    5. 谁有四句古诗词以及注解(解释)啊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文大意: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否 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文大意:春天的早上,我睡得特别香甜,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我听见了处处的鸟鸣。昨夜风雨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不知道花儿被风雨吹落、打落了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文大意: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文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文大意: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文大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文大意: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大意: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文大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文大意: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

    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野火再猛,也烧不尽。

    春风一吹,青草复生。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文大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文大意: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6. 四季古诗带注释

    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夏: 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唐·高骈《山亭夏日》 秋: 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冬: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手指僵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7. 杜甫的四句古诗(要注释)+杜甫的故事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小传】: 杜甫:(712—770), 字子美,祖籍襄阳 (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西行,客秦州,寓 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

    严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次年严武死,即移居夔州。

    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诗人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韵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

    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

    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

    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流露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

    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象是即景书事,又象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

    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会从这四个字上头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却又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

    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复地的大动乱,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无疑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

    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显得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

    这“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自不难领会;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象《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等等,尽管反复唱叹,意思并不比杜诗更多,倒很象是剧作家从杜诗中抽绎出来似的。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

    8. 四首古诗解释

    1、山中留客

    春光明媚,山岚万物都在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佳妙之处,是多么的美好,所以(客人啊)请不要因为天色微阴便要打算回归。要知道,即便是晴明的天气里毫无雨意,走进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依然会沾湿你身上的衣服。

    2、宣城见杜鹃花

    在四川曾听到过杜鹃鸟声声悲啼,

    到宣城又看见了杜鹃花点点猩红,

    杜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我听得肝肠寸断,

    在三月的春天,我回忆起我的故乡——三巴。

    3、蜀中九日

    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

    4、送柴侍御

    河水连接着你要去的武冈,

    送行时,感觉不到离别的忧伤。

    一路上的青山一路上的风雨,又同顶一轮明月,

    怎能将你我分在两个地方呢?

    9. 四句话的古诗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上都是唐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静夜思 李白 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除夜作 高适 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一片芍药,

    一寸芳草。

    恩恩爱爱,

    白头到老。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夏荷

    昔日一别,

    悲痛欲绝。

    忘却一切,

    难舍夏荷。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