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至9题

    1.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

    小题1:(2分)C小题1:(4分)《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

    《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小题1:C 对“都采用了直抒胸臆”错,《秋思》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

    小题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诗言志”, 表达了作者豪迈乐观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

    小题1:第一首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写思妇看到柔嫩的柳条、青青的桑叶,不由得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丈夫,表现对丈夫深切的思念。

    第二首直抒胸臆,用平实自然的语言直接诉说思妇对丈夫的关心怀念。小题2:第一首:本诗表达了思妇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提笼忘采叶”既照应了前面“青青陌上桑”的景物描写,又紧承下句“昨夜梦渔阳”,点明因果关系。

    该句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思妇刹那间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思妇对丈夫日思想、魂牵梦萦的一片深情。第二首:“一行书信千行泪”承接前句,写西风一起,念人伤怀,便想到给丈夫写信,同时又引出下面“寒到君边衣到无”的书信内容;运用了夸张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写尽了思妇内心的哀犯和忧思。

    (任选一首,从结构、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略 。

    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小题1:8.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2分)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 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怀,突显出对弟弟的挂念之情。

    (3分) 小题2:<月夜忆舍弟):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1分)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 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1分)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家 国之乱而沉痛。(2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诗写于盛唐时期,诗人在颠沛流离中正逢佳节,所以思念亲人。

    (1分)此诗虽然也感伤,但没有杜诗的沉痛,情感也不及杜诗深沉和广博。(1分) 略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①运用叠词。

    “忧忧”、“悠悠”,突出了世事的纷乱繁多,让人忧愁思虑不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②质朴(通俗易懂)。全诗语言不事雕琢,近而不浅,质而不俗;③率真。

    全诗议论抒情自然率真,直截爽利,好恶分明。(6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厌倦世事、鄙弃儒家传统观念、追求自由(或“任情”)人生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人生百年纷繁,表达对世事的厌倦;颔联以日出日落之随意、河水流淌之任情反衬人生的不自由,表达对自由的渴望;颈联指责“礼乐”囚禁“姬旦”,“诗书”缚住“孔丘”,表达对儒家观念的批判和鄙弃。最后一联写诗人宁愿以睡忘世,以酒消愁,表达其忘怀世俗、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

    (5分) 1. 分 析:解答此题,分析语言特点,可从所用修辞方法、句式特点等方面入手。从诗中“扰扰”“悠悠”“枕枕”等词语可看出,此诗运用了“叠词”的手法;而叠词手法往往有增强韵律感、强调某种情绪的作用。

    此外,语言还有质朴和华丽之分、通俗和典雅之别,等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诗句意思,并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

    这首诗的首联写人生百年“长扰扰”,表达诗人对世事的厌倦;颔联以“随意落”的日光和“任情流”的河水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颈联以周公的被“礼乐”所拘束和孔子的被“诗书”所束缚,表达诗人对儒家观念的批判和鄙弃。尾联写诗人宁愿以睡忘世,以酒消愁,表达诗人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全诗抒发了诗人厌倦世事、鄙弃儒家传统观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有人说,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正适合诗人的情调和兴趣,你是怎样理解的?

    9、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8、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后禅院花木掩映,又浓又深。作者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如止水,万事皆空。作者描写的环境极静极美,正适合他的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9、反衬。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环境的清静。

    6.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1:裴诗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脱俗,幽雅高洁的形象。

    (2分)诗中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的对比,正是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从侧面衬托出一株冰清玉洁,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白牡丹形象。(2分)小题1:裴诗通过对月夜之中和冷露点缀之下的白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

    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以及对怀才不遇者的感叹。(2分)白诗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易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2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由“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写出白牡丹超凡脱俗,幽雅高洁的形象。

    再把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的对比,更衬托出白牡丹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形象。小题1:结合第一问对白牡丹冰清玉洁,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形象的理解,分析出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

    白诗中“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可以推知诗人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易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