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金农唐诗书法

    1. 金农的书法成就是什么

    金农的书法成就,其次表现在真书方面。

    马宗霍《霎岳楼笔谈》评其书“以拙为妍,以重为巧”,方拙、凝重,是金农书法最基本的风格特点。其隶书落笔斩钉截铁,方折如刀切,行笔如逆水行舟,迟涩中见内力凝聚,其真书亦如此。

    其隶书通篇方正整齐,字形大小匀称,而真书则充足变化体态,如其所书《消寒诗序册》,看上去就如同幼童学步,天真无邪。 就其渊源来分析,可上渊魏钟繇《荐季直表》、东晋《爨宝子碑》和刘宋《爨龙颜碑》,以及北朝诸多造像记、墓志等等。

    他善于揉合变通,以充足表现自己所追求的意趣。令人难以企及的是,他的真书于大拙中藏大巧,从极生处见灵奇。

    局部看,形体大小悬殊,东倒西歪,颇为失态,运笔似乎也笨钝不灵,但从整体上看,却又极其和谐、畅达,笔势贯穿,千变万化而归于自然。 这件《消寒诗序册》是其真书变法最为成熟的作品,是其传世的其他名作如《赠怀翁先生漆书轴》、《题九老图轴》等的生强板结所不可比拟的。

    这两件作品表现出的风格是其过渡体貌,而《消寒诗序册》则体现了金农真书的最尚境界。

    2. 金农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

    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 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

    所用的毛笔,像扁平的刷子,蘸 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像刷子刷漆一样。《金牛岩故事》最能反映金农书法艺术 境界的是他的行草。

    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 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 笔姿又常常相似于魏碑,分外仓劲、灵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写的诗稿信札,古拙 淡雅,有一种真率天成的韵味和意境,令人爱不释手。

    3. 金农的书法具有哪些特征

    金农的书画,面目尤为奇特。

    其形成,不仅有赖于他的“迂怪”不群的个性,还由于他“游迹半海内”的博闻、广见、多识,并善于变通。他的书法游戏于汉魏南北朝的刻石书迹之中,大胆而富于想象,独创出“漆书”一格。

    而50岁后作画,初写竹,继画梅,又画马、画佛,“其点缀花木,奇柯异叶,皆‘意’为之”(《清史稿》卷五百四《金农传》)。 他作画,不善造型,但因其“漆书”功力深厚,故其画线条富金石气,如刻如铸,古拙浑朴,实以书法的点、线用笔去勾画出他的想象之形。

    这不独在花木,即画马、画佛亦无不如是。实际上,其书之长枪大戟林立般的体势的创立,虽有古代书迹给予某种启示,但其丰富的想象在书法中得到的大胆的发挥,乃一般书家所不敢为,乃至今日,也不为大多数书家所理解和接受。

    金农的书法实际上也是以“意”为之的,尽管他有坚实深广的法古功底,但他敢于越出古人成规,以自我为上,既不与古人为徒,更不与时人为伴,独往独来,走得很远。这不独需要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更重要的是见识超前、胆气超群。

    他自己说:“不求同其同,而相契合于同”(《自写真题记》);“仿其意,不求形似”;“游戏通神,自我作古”(《杂画题记》)。 虽皆为论画,亦为论书,道出了冬心书画艺术的基本精神。

    金农的书法,兼擅隶、真、行三体,而以隶书成就最髙,意趣最高,变法最为成功。以其现存的隶书墨迹来看,他当然与一般书家一样,有一个临习汉碑和进行模拟性创作(我将创作分为模拟性创作与开拓性创作两种方法)的过程。

    经过长期的博学约取,渐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以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冬心先生隶书》为例,他44岁时的隶书,结体类似于汉代《史晨碑》、《华山碑》等,用笔则近《曹全碑》,但这只是与汉碑作大略的比较。

    金农此时的隶书灵润流畅,体多扁平朴实。而乾隆元年他50岁时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应选未中而返,周游四方,寻访古碑刻遗存,此后书法大变。

    其52岁时所书《隶书条图162幅》虽字形大体仍同旧貌,但点画用笔已出现直画、斜画细而横画粗壮、扁平的形态,体势方重、凝厚,但尚未强烈夸张。而在56岁所书《赠僧影居士五言联》则强调了这种笔画形态,横画与捺画皆宽平,起笔、收笔处又着意直切成形;直画则细挺,长撇和勾画等则更细劲锋利;短撇则侧笔饱满,尖锐出锋,但其字外形尚为方形兼有扁状。

    58岁所书《隶书立轴》(图163)则进一步将字形直立起来,为长方形,有的字甚至十分修长,而其行距紧、字距宽仍为原法。在用笔上的变化,表现于在扁平方切中更求浑厚,横画间平行时不厌其紧密,造成浓重的“黑”的块面,而使字中笔画间的空隙(白)显得十分珍贵,并与字与字间的大块面的“白”形成强烈对比。

    此外,他又以细长而尖锐的撇、勾笔画的形态,以及各种点画起笔落锋处和收笔出锋处的尖利的笔锋出入形态,在其中起着变化与提神的妙用,再加上其浓墨厚重的用墨法,从而造就了完美而独特的冬心“漆书”风格。

    4. 金农隶书作品

    金农的漆书对联和临华山庙碑体

    5. 金农隶书集字对联 清代金农隶书艺术

    《金农隶书集字对联》

    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学习方法的多样性选择,使“集字字帖”在当今书法学习过程中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这些具各类书体、各派书家风貌的集字帖,使学书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临摹和创作的双重收获,提高书法学习的兴趣,因此“集字字帖”广受书法爱好者和教师的欢迎。

    此册集字帖以清代金农隶书为依托,用于集字的主要碑贴有《临西岳华山碑》、《冬心先生隶书》等。

    目录

    四言对联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山林作伴 风月相如

    学无止境 教有所长

    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

    精神万古 气节千秋

    事理通达 心气平和

    年逢大吉 日过小康

    空山灵雨 流水行云

    诗情画意 剑胆琴心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五言对联

    水流原在海 月落不离天

    湖平波不起 天阔月徐行

    六书许祭酒 三礼郑司农

    琴心妙清远 毂性多温纯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多言即少味 无欲斯有为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人生有乐地 流水无尽期

    威不屈所志 富难淫其心

    水深鱼极乐 林茂鸟知归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读书能见道 人世不求名

    康乐求时道 清平具古欢

    相见亦无事 不来忽忆君

    奇石寿大古 好花开四时

    苍松随岁古 绿竹与年新

    剑气非关月 书香不是花

    春风磨剑气 夜雨度书声

    地灵宜久住 山好可常游

    文章意不浅 礼乐道逾弘

    有容德乃大 无私心自安

    驾言登五岳 游好在六经

    有情天不老 无事日斯长

    六言对联

    大文章无用处 古乐府有余音

    人生当知自足 静修可与贤齐

    养心莫如寡欲 温故乃能知新

    良药苦口益病 忠言逆耳利行

    礼之用和为贵 德不孤必有邻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文气曲于流水 天怀和若春风

    饮酒敢忘古态 温经如逢故人

    虚室自生静气 清风若遇古人

    恭敬撙节退让 康乐和亲平安

    政惟求于民便 事皆可与人言

    七言对联

    水清石出鱼可数 林深无人鸟相呼

    学问多自虚心得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万卷诗书如好友 一樽谈笑伴高人

    富贵必从勤苦得 韶华不为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3393039少年留

    白雪红梅增画意 青山绿水动诗情

    水惟善下能成海 山不争高自极天

    长笑右军称草圣 要知摩诘是文殊

    高山仰止疑无路 曲径通幽别有天

    莫笑清风谈夜月 方知流水演真空

    宋帖唐诗相表里 左图右史自精神

    能勤德业惟良友 有益身心在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苏秦六国都丞相 罗隐西湖老秀才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练达人情皆学问 洞明世事即经纶

    文章奇古原西汉 诗律精深祖后山

    和平峻望中书令 典则高文太史公

    事能知足心常乐 人到无求品自高

    古人已往留明鉴 逝者如斯惜少年

    百岁苍松增老态 四时修竹报平安

    官久方知书有味 才明敢道事无难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秋风古道题诗瘦 落日平原纵马豪

    八言对联

    甘露卿云于斯为瑞 光风旭日盖代之华

    虚能引和静能生悟 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文质相含济以学问 淡泊自守造于高明

    察近知远寓德于实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诗若长城四境独守 学如大海百流兼归

    茂草春荣新蒲积秀 长松永寿幽兰时芬

    康乐和亲皆大欢喜 富贵寿考长宜子孙

    刊石惟余西汉文字 行歌好约高阳酒徒

    门有古松庭无乱石 秋宜明月春则和风

    心气平和事理通达 德性坚定品节祥明

    和气祥光清声美行 尊德乐义含泽戴仁

    仙集之词藏吾丹篆 山亭以外留此黄杨

    金农唐诗书法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