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评析

    1. 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诗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

    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

    以体裁

    为经,以时间为纬.

    我们再来看看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

    “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

    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

    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

    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

    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所以唐诗三百首作者要编辑这么多。

    唐诗三百首里面传闻的那首宋词是张旭的《桃花溪》,内容如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莫砺锋先生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发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

    考证出《唐诗三百首》所选张旭名篇《桃花溪》实乃宋朝人蔡襄所作,题为《度

    南涧》,造成很大影响,几欲成为定论。but,这是有争议的,到底是不是还不是

    很清楚地。

    2. 唐代诗人张旭有一首写景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批注评

    得到如此评价的是张旭的《桃花溪》。

    原诗为:“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 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题解】诗句出自颜真卿的《劝学》。

    原诗 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 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意在 勉励少年人珍惜时光,用功读书。这首诗是张旭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所描写的情景而创作的,充满诗情画意,表达 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旭,唐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字伯 高,一字季明,开元、天宝时在世。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诗以七绝见长,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说的就是他。

    【答案】《桃花溪》。

    3. 唐诗三百首详析怎么样

    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三百首并不算最好的一种。

    首先选诗标准在今天看来封建意识形态残留较多,其次犯了大而全的毛病。只要对浩如烟海的唐诗略窥一二,便可知三百首所选其实挂一漏万。

    然而,该选本在清代作为童学蒙书却流传甚广,直至今天,当人们普遍失去了对诗歌的兴趣时,父母们还会把唐诗三百首作为教孩子读书的教材。 以前看过的版本大都是中学教科书式的,论一首诗必先将字句用白话翻译出来,然后升华主题时,又必言及作者的身世,最后的结论,无论是言志还是抒情,都莫名奇妙地归为作者对人民的热爱或者对封建统治的憎恨。

    即便是田园山水诗,也免不了与时事和作者的抱负扯上关系。古书看多了,才惊觉这是对古书的一大误读。

    古人的情趣常常是审美居多,而诗也不过是言性情之物,非要有所兴寄,便难免牵强附会,歪曲诗人原意,而落入腐儒之列。 读一首诗,只需怀一颗单纯的心,才能与诗人不期而遇。

    读唐诗三百首,也是如此。 三月下江南,偶于无锡南禅寺旧书市场淘得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慕于编者的威望,欣然买下。

    回家一读,果然不同于俗流。似乎千年之后为诗人代言,诗人于诗中的所思所感,经他一解,宛然如在目前,诗中的风雨潇潇和诗人的思乡落寞都可闻可见。

    除了为生僻名物作注之外,余者皆不加注释。注后以一言点题,指出诗人作意何在。

    最后详析本诗做法。 分析诗的创作方法常常易于八股化,如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便因此而为一些研究者所诟病,喻守真在分析作法时,并不偏重于从章法韵律上着手,而是从诗的意境上加以点染,加上他本人典雅精丽的语言,竟可以当诗话来读。

    读前辈学者的著作,还能看到古人读书治学的遗风,即无论才情高下,总能成一家之言。言语字句间,作者一片性情跃然纸上。

    不似今日许多学者,并非为心读书,做学问只是干禄的途径,这与古人往往无心名利之闲居隐逸时才著书立说截然不同。所以也无怪今天的学术著作,要么东拼西凑,堆积资料,要么堆砌专业术语,以晦涩的学术语言眩人耳目,读者云里雾里读了半天,就是不见半点作者真性情。

    学术学西方,除了这些皮毛之外,是不是更应该把搜寻的目光返回中国古代,从古人身上这些感动我们的地方获得启悟呢?。

    4. 秦韬玉的《贫女》赏析,拜托大家帮帮忙啦,真的很急很急

    秦韬玉诗有《投知小录》三卷,但现存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三十六首,大多是七言律诗。诗不甚佳,而《贫女》一首却为历代传诵的名作。

    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一个天生自然美丽的贫女,不学时世流行的梳妆打扮,因而不被人们赏识,嫁不出去。天天在家做针线活计,却是为别人做嫁时衣。诗的主题思想,一读就明白,显然是有比兴意义的。最后二句,尤其为历代以来,以文字工作为达官贵人服务的人,常常引用来发泄牢骚。“为人作嫁”这个成语,就是出于此诗。

    但是,这首诗的总的意义,虽然人人都能了解,其中间二联却直到如今没有人能完全理解。我们先看一段《唐诗鼓吹》中廖文炳的解释:

    此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首言贫居蓬门,素不识绮罗之香,拟托良媒以通意,不免枉已以徇人。亦为之自伤也。喻不可托人荐拔以致用也。且以人情言之,格调之高,未必致爱;梳妆之俭,对所共怜。喻世有才德者则不之用;致饰于外者,则好之耳。五句言不敢以工巧夸世,六句言不敢以描画自骄。未则致其自伤之意。谓吾所最恨者,年年压金线,以作他人嫁时之服,惜我贫居,久不适人,其情于是乎可恻也。

    再看新近出版的《唐诗选》,编者注释云:

    风流,举止潇洒。高格调,胸襟气度超群。怜,在这里也是爱的意思。时世,当代。上句的谁字贯下句。这两句说:有谁欣赏不同流俗的格调,又有谁与贫女共爱俭朴的梳妆呢?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卑俗的格调和奢靡的梳妆才被人喜爱。

    从元明到如今,我只见到这两段比较详细的解释,可以看清作者对此诗每一句的了解情况。《唐诗鼓吹》中朱东岩也有一段评解,说得很含胡,看不清他对关键句子的了解情况,故不录出。

    以上两段解释没有多大差距。他们都把“谁爱”、“共怜”二句理解为平行句,“风流高格调”是属于贫女,“时世俭梳妆”也属于贫女。“敢将”、“不把”二句,廖文炳也理解为平行句,《唐诗选》编者虽没有讲到,但可知他和廖文炳的体会没有不同。

    我认为,这两联四句,他们都讲错了。也许历代以来,读此诗者,也都是这样讲法。那么,这首诗一向没有人完全理解,也说不定。不过,喻守真注解《唐诗三百首》,在此诗后的一段“作法”简释却很有意思:

    首句以“绮罗香”衬“贫”字。次句以“伤”字立意。颔联上句是自矜身分,下句是鄙弃时俗,颈联是不露才华,下句是不同流俗。末联是伤不得其时,“苦恨”是从“自伤”中来,“压金线”又从“针巧”①而来。贫女的拟托良媒,正反映诗人的无人汲引,不能得志……

    虽然没有逐句讲明,但可知他都不把中二联的上下句理解为平行句。上句的理解没错,下句则似乎还没有讲通。

    5. 唐诗三百首赏析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8)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10)茶花 红茶花 【唐】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贺 屋雪凌高烛,山茶称远泉。

    11)荷花 韩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13)杨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章江作 【唐】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5)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杜甫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僧志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词释义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毕竟 : 到底。

    西湖 :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