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刘希夷全唐诗

    1. 求刘希夷名句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词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其中《代悲白头翁》一诗写花开花落,时光掷人;昔日红颜美少年,今成半死白头翁,由此发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之感慨。其用词与意境与《红楼梦》中甄士隐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的解注之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以及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用词与意境何其相似,然其辞气不弱于后者,年代上则早之几百年,由此足见希夷洞察世事之深,文学造诣之高。所谓曲高和寡,尺泽之鲵难量江海之大,希夷之初不为人重亦难怪也。集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八十二)。

    诗集有:

    代悲白头翁(一作代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从军行

    秋天风飒飒,群胡马行疾。

    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

    天子庙堂拜,将军凶门出。

    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

    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

    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

    南登汉月孤,北走代云密。

    近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采桑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

    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

    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春日行歌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春女行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阁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2. 刘希夷《捣衣篇》的翻译及意境

    《捣衣篇》写道“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对处于分离与独守之中的少妇情思的描写,可谓既细腻入微又淋漓尽致。其次,从比较的角度看,刘希夷的闺情诗总体上的哀婉情调,不仅与其本人的从军题材总体上的雄健沉重情调大不相类,而且与四杰的艳情题材往往表现为慷慨激烈的人生意气明显有别。刘希夷的闺情诗又不同于四杰诗中将这一主题表现置放于各种复杂的盛衰现象的背景之上,而是完全建基于闺情题材的描写,从而显示出一种独有的纯情的表现方式。

    采纳哦

    3. 上春期明月上春期什么意思刘希夷览镜古诗翻译

    明月上春期出处:览镜

    览镜

    作者:刘希夷 (唐)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相关史料

    刘希夷,字廷芝,汝州人。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时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希夷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尝作《白头吟》,一联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叹曰:"此语谶也。石崇谓'白首同所归',复何以异。"乃除之。又吟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复叹曰:"死生有命,岂由此虚言乎!"遂并存之。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有集十卷及诗集四卷,今传。希夷天赋俊爽,才情如此,想其事业勋名,何所不至,孰谓奇蹇之运,遭逢恶人,寸禄不沾,长怀顿挫,斯才高而见忌者也。贾生悼长沙之屈,祢衡痛江夏之来,倏焉折首,无何殒命。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所较者轻,所失者重,玉迸松摧,良可惜也。况于骨肉相残者乎!(《唐才子传》)

    4. 诗人刘希夷是女的吗

    怎么可能 当然是男的!美男子

    当然他了不少拟妇闺情作很有名,也就是模仿女人角度而做的诗,这个在当时很流行的。

    初唐诗人刘希夷。被拿来和温、米、柳、唐等相提并论,他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也大概可知了。他少年时就有才名,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又能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而不拘小节,十足一副名士风流作派——正统人士则不免要把他归为“志行不修”的轻薄子弟。他擅长的题材是从军和闺情,但除去编《全唐诗》之类总集的时候,差不多没人提起他的《从军行》、《将军行》等创作,《代悲白头吟》、《公子行》等闺情之作则受到普遍欢迎。

    【刘希夷】

    刘希夷 唐代诗人 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词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其中《代悲白头翁》一诗写花开花落,时光掷人;昔日红颜美少年,今成半死白头翁,由此发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之感慨。其用词与意境与《红楼梦》中甄士隐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的解注之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以及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用词与意境何其相似,然其辞气不弱于后者,年代上则早之几百年,由此足见希夷洞察世事之深,文学造诣之高。所谓曲高和寡,尺泽之鲵难量江海之大,希夷之初不为人重亦难怪也。集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八十二)。

    5. 【有关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的故事.似乎是刘

    哈哈,我好像知道大约是这么回事:有个人为抢侄子的一句诗把侄子杀了.这家伙就是唐朝的宋之问,他以五言诗出名,想要霸占亲舅侄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强索不成,起了杀心,杀人手法很诡异,好像是把大土坨装袋压在小正太胸口上,压了一晚上给压死了.《全唐诗》里记载的,真是极品啊.这首诗写得太棒了.附: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体裁:乐府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关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知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注释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6. 求刘希夷的字及其缘由

    《唐才子传》称:刘希夷,字延芝,颍川人。

    《全唐诗·小传》说:刘希夷,一名庭芝,颍川人。历代选本,或称刘庭芝,或称刘希夷,大概他的名与字已无法辨正了。

    《唐才子传》又记录他是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的进士,是宋之问的外甥。但宋之问也是上元二年进士及第的,可知甥舅年龄差不多。

    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宋之问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联,极其喜爱,知道这首诗还没有流传出去,就向刘要这一联,用入他自己的诗中。刘希夷当时答应了,但后来又反悔,因而泄漏了这件秘密,使宋之问出丑。

    宋之问大怒,叫人用土袋压死刘希夷,当时刘还不到三十岁。这是唐人小说中所记的一段文艺轶事,未必可信,但由此可知这首诗是很著名的。

    7. 刘希夷是不是宋之问害死的

    后世人大多认为宋之问害死外甥刘希夷。

    自古“文人相轻”。研究学术、读诗书的人往往在内心深处都带着一点点轻狂与自恋,这也就容易在与人交往时引发矛盾。

    历史上,两个彼此看不顺眼的读书人见面不理不睬的有,张嘴就骂的有,因为一句诗而杀人,同时被杀者还是自己外甥的,恐怕除了宋之问以外,就再找不出第二人了。 诗人刘希夷和宋之问名下都收录了同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内有琅琅上口两佳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史书记载: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

    原来宋之问看到外甥刘希夷写下的此诗后,赞不绝口,趁其还未公布,就欲占为己有,刘希夷表示难以割爱,宋之问恼羞成怒,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可怜刘希夷去世时还不到30岁。 扩展资料: 宋之问想不到的是,他“因诗杀人”这样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被知情者泄漏了出去,并且被史书记录在案,成了令后世不齿的罪行。

    关于刘希夷的惨死,唐朝人刘肃在其《大唐新语》中稍显含糊地记录了“或云宋之问害之”几个字。而在韦绚编著的《刘宾客嘉话录》当中,这一惨案的经过也就更为丰富了:“……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

    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再往后,历朝历代的史书、稗官野史当中,都采信了这一说法,那就是宋之问非常喜欢《代悲白头翁》,为了将诗作据为己有,不惜痛下杀手,害死了自己的外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希夷。

    8. 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全诗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关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知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我的看法: 悲凉啊 物是人非呢。

    刘希夷全唐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