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长乐宫唐诗

    1. 带有“长乐”两字的古诗有哪些

    1. 宫词

    唐代:顾况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2.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3. 长乐宫

    唐代:孟浩然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红粉邀君在何处,

    青楼苦夜长难晓。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

    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4.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

    唐代:白居易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5. 杂诗

    唐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2. 关于未央宫好的诗句或古文,急用

    【词语】:未央 【拼音】:wèi yāng 【注音】:ㄨㄟˋ ㄧㄤ 详细解释 【央】〈名〉(1)(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 jiǒng)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说文解字中讲: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通过说文的这个解释我们知道“冂”是一个很少有人可以到达的地方,那么什么地方是人们很难达到的地方呢?只有客观实际人们很难达到,在这个世界中能够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人是少之又少,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因此一个人(大)站在冂的当中就是处在客观实际中.本义:符合客观实际.),那么“未央”就是指偏离了客观实际.本句的意思是“荒唐啊,人们因此就偏离了客观实际” 【出处】:《老子》“荒兮,其未央哉”.意思是“荒唐啊,它没有符合客观实际” 【出处】:《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传:“央,中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托沉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 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 【示例】:宋 苏轼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柔石 《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 ⑵.不久,不远.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王冰 注:“央,久也,远也.” 【示例】:清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有气自东南隅来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蔼蔼兮若初日之未央.” ⑶.未尽;无已. 【出处】:《楚辞·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王逸 注:“央,尽也.”《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二:“ 秦 陇 逼 氐 羌 ,征人去未央.” 【示例】:宋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惟夫人,胄 东阳 .嫔德门,家有光.命虽绝,庆未央.” 明 屠隆 《彩毫记·远谪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广……愿万岁千秋,圣寿未央.” 未央宫⑷.无边无际. 【出处】:《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示例】:《白雪遗音·南词·义侠英雄》:“义侠英雄美少年,艳阳春景未央天.出门游玩长生乐,绿暗红稀翡翠园.” ⑸. 汉 代官名. ⑹.本为 汉 宫名,借指宫殿. 【出处】: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三:“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宋 李纲 《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忆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示例】:清 孙枝蔚 《旧宫人》诗:“宫衣叠后未开箱,梦里承恩入未央.” 未央释义 “未央”,原出自《诗·小雅·庭燎》,原文是“夜如何其?夜未央.”后来的屈原在赫赫有名的《楚辞·离骚》中也有用到:“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但是“未央”在这两处的应用,却有一点为小的差别.下面列举几种“未央”的含义: 一、“央”,会意字,小篆字形,从大,在冂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 .“未央”说明未到中心,即未过半.《诗·小雅·庭燎》中的“未央”是未半的意思.朱熹 集传:“央,中也.”另外,在以后的一些作品中用到的“未央”,也有这个意思,《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托沉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 苏轼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柔石 《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 二、《离骚》中的“未央”的意思是现在被人普遍认可的,也是它现在如此受宠的原因,它的意思是未尽,无已.王逸 注:“央,尽也.”之后出现的《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皎然 《陇头水》诗之二:“ 秦陇逼氐羌 ,征人去未央.”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惟夫人,胄 东阳 .嫔德门,家有光.命虽绝,庆未央.” 屠隆 《彩毫记·远谪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广……愿万岁千秋,圣寿未央.”都是未尽的意思. 三、除此之外,未央还有不久,不远的意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王冰 注:“央,久也,远也.”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有气自东南隅来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蔼蔼兮若初日之未央.” 四、未央还有个意思就是“无边无际”.《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

    3. 唐诗记李将军回来诗词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①。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②。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③,用善骑射④,杀首虏多⑤,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⑥,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⑦。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⑧,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⑨!”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⑩。

    吴楚军时(11),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12),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13)。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14)。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译文: 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

    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也被任为中郎。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名。

    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到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

    可是由于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李广,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调他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

    典属国公孙昆(hún,魂)邪(yé,爷)对皇上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仗恃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做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

    以后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又调任上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以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

    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

    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

    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

    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

    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

    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

    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过了好几年,景帝去世,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的禁卫军长官。

    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

    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天明,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

    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纷繁忙乱,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

    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程不识在景帝时由于屡次直言进谏被封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守朝廷文书法令。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

    4. “歌颂长安”的古诗词有哪些

    1、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长安秋望(杜牧.唐)

    2、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长安秋望(杜牧.唐)

    3、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 ——阳春歌(李白.唐)

    4、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 (刘禹锡.唐)

    5、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王勃.唐)

    6、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春光戏题赠李侯 (岑参.唐)

    7、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近代 王国维《浣溪沙》

    8、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宋 邵雍《梅花诗》

    9、莫笑老来多岁月,肯教闲去少诗歌。长安陌上有铜驼。——宋 韩淲 《浣溪沙》

    10、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泰岳倚空碧》

    长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镐”(hào)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周、秦、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当时的长安已成为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在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4年的两段时间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5. 求古诗韩信庙解释和赏析

    晚唐人殷尧藩(780-855),元和进士,曾做过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县西)令。他的《韩信庙》诗云:

    长空鸟尽将军死,无复中原入马蹄。

    身向九泉还属汉,功超诸将合封齐。

    荒凉古庙惟松柏,咫尺长陵又鹿麋。

    此日深怜萧相国,竟无一语到金闺。

    首联说,逐鹿中原,汉胜楚败,汉王朝刚刚建立的第二年(前201年)就导演了“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悲剧,韩信被“伪缚”于云梦,降为淮阴侯,接着于公元前196年被杀于长乐宫。颔联说,韩信虽然被冤杀了,但他对汉的忠心是“虽死不易”的,谋反作乱只是强加的罪名;他率军攻下齐国后请求做代齐王以镇齐,并不过分,他功超诸将,是应该封王的。换另一位诗人的话说,就是“以此(大功)封王韩应得,无端削爵汉先欺”(清霍州知州黄复生诗)。颈联说,韩信的祠墓已荒凉得只剩了松柏树,而冤杀功臣的一代枭雄汉高祖刘邦,他的坟墓长陵早已不复存在,成为麋鹿出没的地方。尾联说,汉王朝罗织罪名在长乐宫杀害韩信,作为曾推荐韩信立下创汉大功的丞相萧何,竟然不替蒙冤者辩白一句,反而与吕后同谋,把韩信骗入宫中杀害,这多么值得遗憾和痛惜啊。诗人对汉冤杀韩信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同时也对保官卖友的萧何表示了鄙视和谴责。

    6. 李白的诗:《长信宫 》的注释

    李白的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

    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

    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

    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

    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

    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