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在线阅读
1. 森鴎外の「うたかたの记」と「ふみづかひ」のあらすじをまとめてい
「うたかたの记」あらすじ
ドイツ・バイエルン王国の首都ミュンヘン。日本画学生の巨瀬は、以前ドレスデンで一目ぼれをした花売り娘のマリー・ハンスルと再会する。巨瀬はマリーの面影が忘れられず、自作のローレライのモデルとしていた。マリーはいきなり巨瀬に接吻する。惊く巨瀬に、同行していた友人のエスキテルは彼女は美术学校のモデルだが狂っていると教える。
巨瀬は、自分のアトリエにマリーを呼び彼女への热い思いを伝える。话をする内に、マリーには高名な画家の父ステインベルグと彼女と同名の美しい母亲がいた。母はバイエルン国王ルードヴィヒ2世に悬想されていた。父は国王の毒牙から妻を守って死に、母も悲しみのあまり后を追うようにして死ぬ。孤児となったマリーはアルプス近くのスタルンベルヒ湖の渔师ハンスル家に引き取られたことがわかる。
マリーは、父のように美术を学ぶためモデルとなっているが、诱惑の多い都会で身を守るためにわざと狂った振りをしていると明かす。
マリーに诱われるまま巨瀬はスタインベルヒ湖に向かう。爱を确认した二人は、雨の湖の周囲を散策し船で游ぶ。村外れの岸辺に漕ぎ寄せると、母マリーの想い止みがたく狂人となっていた国王がいた。国王は、マリーの姿に母の幻影を见て彼女に袭いかかる。マリーは恐怖のあまり湖に没する。国王も止めようとした侍医グッデンもろとも湖に沈む。
巨瀬はマリーを助けるが、杭に胸を打ったのがもとで死んでしまう。国王の葬仪の日、心配したエスキテルが巨瀬のアトリエを访问すると、彼は憔悴しきってローレライの絵の前に跪いていた。
「ふみづかひ」について
ドイツ3部作の最后作「ふみづかひ」は表面的には、主人公(小林)がイイダ姫の手纸をファブリース伯爵夫人に渡す役割を果たしたことで命名されたと考えられるが、この作品独自の构成に注目し、テーマの関わりにおいて题名の持つ象徴的な意味を述べよ。
三部作最后のものですが、これについてもお愿いします。
2. 《唐诗选》读后感
《唐诗选》读后感戚继光曾说过:养性莫若修身,至乐无如读书。
读书的乐趣的确无法言喻,读唐诗的快感更是相逢恨晚。唐诗,是中国人的骄傲,它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耀着千百年中华成长的道路,凝结着斩不断的中华情。
它,或高蹈于世,寄托遥深;或引导潮流,朝气蓬勃。梦回唐朝,细细倾听李白、杜甫等杰出诗人的千古绝唱,领略他们的胸襟睿智;极目远眺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的经典佳作,感受沁人心脾的诗情画意;策马回眸王昌龄、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的颠峰巨作,情陷硝烟弥漫的乡愁战恨……唐代诗人恒河沙数,多少次让诗国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斑斓;多少次让读者的情感跌宕起伏,波涛汹涌;多少次让国魂的长河一石激起千层浪!梦随李白,仰头惊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侧耳忽闻“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笑傲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俯首长叹“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他的放荡不羁,他的蔑视权贵,他飘逸张扬的个性,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无不使我叹服、使我钦佩,无不使历史铭记、使历史绽放!梦随杜甫,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战事连连缭乱了骚人的心,国事茫茫碾碎了骚人的心。
在失陷的长安,他泫然疾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潸然长叹“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黯然悲书“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梦随白居易,战乱的平息并没有带来往昔的盛世年华。他毫不讳言,对黑暗的现实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正表达了他满腔的愤怒吗?“麒麟作脯龙为醢,何必泥中曳尾鱼”不正表达了他对朝廷明争暗斗的不屑吗?“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不正表达了他对宦官奢靡生活的鞭挞吗?……梦随王维……梦随李商隐……一曲曲开朗奔放、刚健清新的音调,一句句情真意切、言简意赅的韵律,使曾经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无不历历在目,跃然纸上,使或轻松愉快,或愤懑无奈萦绕于胸。“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唐诗选》让唐诗重现勃勃生机,让中华情的火炬继续熊熊燃烧下去。
读罢,受益匪浅,感慨良深,犹如梦回唐朝。
3. 《唐诗选析》与张燕瑾
张燕瑾—— 1939年12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
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筹)理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西厢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关汉卿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学会理事、南京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名誉顾问,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语言与文学艺术学科评审组成员、北京市社科联委员、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委、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张燕瑾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重点尤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231386162在戏曲文学。
他的《西厢记浅说》、《中国戏剧史》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中国戏曲史论集》对戏曲史上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了深思熟虑的意见。
在方法论上,他提出形象体系说、哲理蕴涵说,还对作家风格学进行了探讨,颇受社会好评。与人合著的《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是费十年之功完成的一部大型学术力作,填补了戏曲研究的一项空白,对学术研究有着重大影响,获得了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燕瑾教授还著有《中国俗文学史》、《唐诗选析》、《唐宋词选析》、《中国古代戏曲十九讲》、《十五贯校注》、《西厢记》校注等10余部著作;主编有《中华国粹大辞典》、《中国文学史学习丛书》等多部大型工具书和丛书。其中《唐诗选析》、《中国戏剧史》,被台湾某些大学列为参考教材。
其他方面的论文,也引起了学术界关注,如关于陆游生平事迹的考据,日渐为学术界接受,新出的有关著作多采其说。 张燕瑾教授除行政工作外,还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开过课,培养研究生10余名。
(首都师大科研处) 著述有: 《中国戏剧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版 《中国戏曲史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3月版 《中国俗文学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版 《西厢记浅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3月版 《西厢记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列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大学生必读”书目之一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副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版,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主编,10卷12册600万字),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版,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主编),教育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主编),教育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唐诗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唐宋词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 《十五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版 《中国古代戏曲十五讲》(合著),北京出版社1986年2月版 《中国历代爱情文学系列赏析词典》(主编),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中华国粹大辞典》(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9月版 《宋词三百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版 《新选元曲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历代名词千首》(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杨花梦》(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版 《刘公案》(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 。
7. 马元茂的唐诗选
马茂元先生《唐诗选》,注、评,很见水平,选目也不错,是一部值得精读的唐诗选本。
看完以后,自觉受益匪浅,一直想发个帖子写点体会。但今日发现网上已经有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其文笔也明显比本人好多了。
所以干脆转贴如下。 一部精彩的唐诗选本——马茂元《唐诗选》 古往今来唐诗选本汗牛充栋,迄今为止我最喜欢、受益也最多的是马茂元先生的这部《唐诗选》。
此书初版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没读到过,手头的是1987年在其学生赵昌平协助下完稿、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修订本。修订本共选126位诗人的作品500余篇,每位诗人下有小传,每首诗歌下有题解、注释和总评,无论是对于一般爱好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堪称精彩绝绝伦。
每次开卷,即使读上几页,也能感觉对唐诗的理解增进很多。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马先生旧学深邃、记诵广博,加上感觉敏锐至极,往往在注释或点评中寥寥几语,整首诗乃至诗人风格、诗风流变就活在脑子里了。
相比之下很多低水平的诗歌点评,真如王夫之所说,如钝斧子斫栎木,皮屑纷飞,又何尝动得半分纹理。 中国古代好多上乘的诗话词话类作品,虽然也说的精彩高妙,但却往往给人“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感觉,如严沧浪说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确实很准,但到底太白之飘逸、子美之沉郁,从何感觉的出?这种点评对于天分不是奇高的后学来说,往往如隔靴搔痒,虽连连颔首称是,却终不知“美从何出来”。
马先生的注释和点评在这一点上便有了很大突破,对诗歌的风神格调,总能从其起承转合、章法气脉、笔意断续中升华出来,让你明其所以然,更兼从词语本身的感觉到诗人内心的感觉,远非如禅宗大师般空际传神。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此书点评如下:“露侵罗袜,可知伫望之久;夜寒难禁,回房下帘,隔帘痴望一片秋月,更不知望到何时。
玉阶、罗袜、水精帘,宫中的一切是华美的;白露、长夜、清寒,这女子的内心是空寂一片。句末一片月色空明,‘愁’子尽在不言之中。”
短短几笔,就能讲出一首小诗的空灵韵致从何而来。又如《宣州谢晀楼饯别校书叔云》点评云:“此诗突如其来,倏忽而去,然法度在焉。
起四句无端发兴感慨,而以‘多烦忧’阑及长风秋雁,高楼酣饮,自然而然落入饯别正题,‘蓬莱’四句就题展开。分合以写已与叔氏文章风骨,逸兴壮思。
‘抽刀’二句如异峰突起,其实意脉从‘欲上’句贯下。盖青天览月虽毫逸,而实不可得矣,则其愁更深。
此二句又照应起四句烦乱之意,复发为‘不称意’‘弄扁舟’之浩叹,看似飘然而去,实则结出全诗一腔愁闷之根因所在。不泥题而切题,有章法而飘忽迷离,是太白所以高人一头处。”
看了这样的评点,才知道诗仙不是超逸绝尘、弃绝任何人间法度的神仙,他不可学的并不是没有法度,而是“有章法而飘忽迷离”的境界。 杜甫《春望》,评点曰:“二联‘花、鸟’,应首联‘城春’,又启三联‘三月’。
感时泪、鸟惊心,应首联‘国破’,又分启三联之‘烽火’、‘家书’。末联总收以白头不胜簪,既以衰暮形容芳春,又以愁思隐对‘国破’,感时、恨别都在其中矣。
杜律感情博大,而章法细密,是以为难能。”杜诗风格,立即让你一目了然。
太白超旷而章法飘忽,少陵博大而章法细密,分别立见。也如马先生点评杜甫其他诗时所言:“李如骏马掠敌,跳荡而步武不乱;杜如大将布阵,严整中见回复错综。
故李逸而杜深。”多么到位! 此书对诗歌美学效果的评析,皆是如此,真真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论王之焕《登鹳雀楼》,言“首二句写楼周围的景物,第四句是写登楼之人,而将这人与物连接在一起的是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诗人的目光追随者依山夕照辉映下的滚滚黄水远去,于是自然产生了更上一层楼的迫切愿望。
于是海河天地,都来入我胸怀,诗的宏阔高远就显得富有生命力了。唐诗雄浑,光雄不浑不足成为好诗,就是这个道理。”
小杜《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此书评曰:“沈下贤工传奇,笔致幽渺顽绝。
古人凭吊诗常以被吊者笔法为之,故此诗境界缥缈。然而气局仍较宽大,为牧之个性,与李贺《苏小小墓》之鬼气森然者不侔。”
此书所有品评都精彩,无随便应付之处,值得细细品位。另注释完备,非如有些大家的古诗词注本,很多在行家看来是“常识”的地方就不注了(比如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
因此对于一般爱好者,也是不可多得的唐诗优秀选本。 利用这个机会,隆重推荐一下这本比较厚的好书,呵呵。
转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