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中贾勇什么意思

    1. 唐诗中的借对是什么意思

    对仗中的特殊类型,或称为假对。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令一词相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2. “唐诗宋词”中“词”的意思是什么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

    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3. 唐诗蝉中緌中是什么意思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4. 唐诗中的,浮人若云归,是什么意思

    采莲子 二首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翠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翠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船动湖光滟滟秋--翠棹,含看年少信船流--年少。

    无端隔水抛莲子--翠棹,遥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望江南 二首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A*洲。

    5. 唐诗:鸾鹤心悠然

    语出李白诗《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这两句并不是连在一起的.原诗是: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单说这两句的话就是表达人的一种态度,超然物外,象鸾鹤一样心无旁骛,悠然于天地之间,为圣为仙.翠微是水仙花的一种别称,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就是说有时飞升落脚于水仙花之上,飘渺快意,如痴如醉,就像飞漂浮于罗浮山云端之上.正首诗表达的就是一种超然世外,逍遥自在,不为俗世牵绊的理想.求最佳!~和采纳!~。

    6. 唐诗中的典故有哪些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古诗词中常见的13个典故,并说明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

    典故,或称用典、用事,是指用过去的事来说明当前的问题,既要“师其意”,还须故中出新,使用典情思隽永,耐人寻味。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1.龙城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地方,泛指敌方要塞。

    2.投笔

    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投笔”即弃文从武。

    3.折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7. 唐诗中的“醍醐”是什么意思

    唐诗中经常出现“醍醐”一词,杜甫《大云寺赞公房》中有“醍醐长发 性,饮食过扶衰”,顾况《行路难》中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等。

    醍醐本指酥酪上凝聚的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醍醐灌顶一词,本是佛教 用语,指用纯酥油浇到头上,喻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清凉舒适。

    语出《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人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实际上醍醐一词很早就传人了我国。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 梵文的译名,醍醐一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了,但这个词能够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是从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佛教髙僧将梵文佛经 翻译以后。 “醍醐”在汉译佛经中的基本词义为“本质”、“精髓”。

    “醍醐”有时候还指一种生发的药物,作为这种意思则更早地出现在南 北朝时的许多典籍里。例如北齐魏收编的《魏书•西域传》里面提到:“俗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日三澡漱,然后饮食。

    ”意指“悦般国” 人特别在意毛发的清洁,用醍醐美发。 我国第一本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 籍《雷公炮炙论》中记载道:“醍醐, 是酪之浆,凡用以重绵滤过,于铜器 煮三两沸。”

    估计此书虽成书于唐末 或宋初,但记录的内容却是“三国两 晋”之时。 还有一种说法说“醍醐”本是指“胡人”的食物。

    由于唐朝时胡风非常盛行,包括胡舞、胡帐、胡女、胡食 等,都在唐代社会中广泛流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