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智慧美
1. 作文:古诗中的美
古诗是凝固的旋律,是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劳动人民用勤劳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 古诗,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 古人,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古诗,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新世纪的今天也无处不在. 当你吃饭时,望着桌上香喷喷的饭菜,你可懂得这是“粒粒皆辛苦”的成果;当你熄了灯,仰望满天繁星闪烁时,你可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 当你深情抚摸长辈们粗糙大手的时候,你可领悟这是“饱经风霜”的见证; 当你敬仰岁寒三友的风姿时,你可品味“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实真”的感受;当你…… 在我们的生活中,古诗到处可见,虽只有寥寥几行字,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古往今来,诵读古诗的人很多,但懂得欣赏、细细品味的人却不多.用心领会吧!古诗会引领你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畅览在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里,尽情遨游在智慧的海洋上,让你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品味古诗,来弘扬传统和古老的文化,让古诗丰富我们的生活,让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 2012年12月张博雅原创于北师大校园. 北京海淀区师大实验小学六年级:张博雅点评:作者熟练运用修辞,尤其是排比,增强了文章语言节奏和气势.文章语言凝练、丰富,带领读者走进了诗歌的美好世界.小作者也倡导大家一起来学习古诗,体会古诗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灵魂.。
2. 以美在唐诗宋词中为题的800字作文
漫行于古典文字美妙旅程的脚步,陡然止住不前,心唤起仅余的最后诧异惊叹即拐进一处瞬间能触发灵感和美梦的绝妙之境。
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
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有云,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寂淡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的旎旎和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娴静空远,有“众星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绝妙。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似滑的,云似梦的。鹰飞蝶舞,旋转纷飞。清山细水,柔风浮云,温情呢喃。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天堂的圣地?天堂高远走高飞可及,仙境从来是传说。这浓缩的美丽的自然,更贴切地,这是浓缩的文字精华——到底,这不过是美妙的诗词,这里的世界纯属虚构。然而,就是如此美丽的文字波动我们心潮之底多少美梦啊!
这是一方情感的沃土,充满了人世的沧桑。
看吧,杜甫好像天生就负着忧悒沉闷,所行之处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凄凉。白居易这时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身心只剩下那么一个“别有幽愁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念头。就连李商隐都这么不称意,驱车登乐游原并未快活,却落满心“夕阳无好好,只是近黄昏”的淡淡哀怨。陆入翁虽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也只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空想梦幻而已。李易安即使身居高楼举目远瞻,眼前不过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情感的呼唤,这些来源于心灵深处最深邃思想的声音,总是时时让我们肝肠寸断,却又意气风发。这是为类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情感造就文字的多变,智慧超越文字的局限,思想开华文字的寓意和精魂。它们的结合,便是艺术。为在空前绝后的情感智慧和思想交融的。
这是一块遐想的空间,偕着思想展开双翼我们尽情地翱翔。
我们高举酒杯邀太白共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我们高居幽州台,双臂拂袖,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面临大江,挥舞铁板,和冻坡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伫立杨柳岸,手执红牙,同柳永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世界——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颠峰。然而,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诗或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
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3.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概括
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杜甫“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宿灵岩寺 【唐】戴叔伦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唐】姚合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蟹 【唐】唐彦谦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送僧归漳州 【唐】吕温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偶作 【唐】杜牧 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新春 【宋】陆游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感春 【唐】白居易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送程六 【唐】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唐】李白 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菊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无题 【唐】李商隐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山行 【唐】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江下 【唐】杜荀鹤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马上晚吟 【唐】白居易 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 拟醉 【唐】元稹 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寄韩谏议 【唐】杜甫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无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苏轼)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画眉鸟》欧阳修)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杨万里)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少年行》王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杜牧)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刘禹锡)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秋望》赵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捷)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林升)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侄孙湘》韩愈)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李白)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杜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杜牧)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杜甫)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4. 古诗词中的各种美
1)“读”,要读出感情,设身处地的“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诗词中的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2)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三千年来我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的中学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
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典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现在《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下面就谈谈教学中古诗词中境界美的探寻。
古典诗词含蓄、委婉,很多诗句要靠认真体会,要挖掘出它们的内涵,从中得到启发,进而领悟到其包含的人生哲理。借助经典的诗词作品让学生沉醉于艺术氛围之中,生成活感性,确立完整的人格,既深化艺术体味、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品格,与诗人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领略高尚意境之美,潜移默化实现提高人文素质的宗旨。
一、领略作品中的形神兼备,以形传神之艺术风格。 1、叙田园生活,传钟情山水,颂热爱劳动人民歌之神。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歌十分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描绘了诗人田园劳作及归来的情景。诗歌平谈中又富于情趣。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劳动了一天之后归来的诗人中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陪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晚风拂面,吹散了一天的疲劳,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我们仿佛看见诗人迈着轻松的步履,哼着惬意的小调悠然归去。
2、叙个人情怀,传青衫沾泪、忧国忧民之神。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
••••••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全诗醇美朴素、勤奋和胸怀大志的忧国忧民之神融入自然平淡的诗句之中,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二、领略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之美 1、惜别之情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黍离之情 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乡之情 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怀古之情 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5、讽喻之情 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
6、报国之情 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7、咏景之情 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8、恋友之情 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这类作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领略作品精雕细琢,展开意境想象和联想之美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在关汉卿的《〔双调〕大德歌•冬景》中,如借助比较联想,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小令的意境。“雪粉华,舞梨花”,一读到这一句,马上就会联想到唐朝著名诗人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同时以梨花喻雪,一个“开”字,表现了大雪飘洒飞舞如春天的梨花灿烂,朵朵压枝低,开得热烈,开得广阔;而“舞”字,舞得轻盈,舞得优美,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美。此二字各取特点,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而最后的“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黄芦、清江、小舟,极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不过,韦应物的诗写的是春景,表现出春雨、春潮的迅猛,是急剧跳动的形象;关汉卿的小令写的是冬景,描绘了冬日江边的清冷、沉静,具有一种深远闲淡、安适自得的特点。两者都抓住了季节景物的特点,各自创造了独特的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往往是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是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意境,打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因来被人称好。为什么?可换其他同义词让学生进行比较,就能发现换用其他同义词,没一个字有“绿”字那么形象、生动。
看到这个绿字,就让人似乎看到一阵春风刚过,随即出现一片翠绿,整个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折射。
5.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诗宋词之美
我喜欢唐诗宋词元曲,为我国的文学瑰宝的魅力所折服,从而感叹。想在这里介绍一点心得体会,或许对一些朋友有益。
我很喜欢文学,中国的文化让我如痴入迷,文学是人的灵魂的折射,是民族才华和智慧的结晶。在浩瀚的文学大海中,唐诗,宋词,元曲,经典之作、流芳百世之作相当多,茶余饭后信手拈来,或吟之,或书之,皆让人亦喜,亦悲,亦叹。诗以唐冠,宋以词称,曲以元盛。诗中有画,词中有画,曲中有画,诗情画意,词韵墨香,曲风赋骨,诗言志,词咏怀,曲抒情。唐诗的豪迈洒脱,宋词的清丽绮美,元曲的古朴明快;李白的浪漫,李清照的忧伤,苏轼的豪放,陆游的柔情……都让人迷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以为,源远悠久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魅力无穷的灿烂文明,精品文学作品琳琅满目,光彩照人,让你爱不释手,如痴似醉。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多少代传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停云落月,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让人眼界大开,获益匪浅;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我以为,欣赏文学,鉴赏文学作品,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要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再造作者的艺术境界,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从而深刻感受文学的精彩之所在,领会意境美,品味语言美,体会韵律美。让好的作品陶冶我们的性情,培养我们的气质,提高我们的修养,激励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年华,创造自己的绚丽人生。
诗仙李白的诗,气势磅礴,狂敖不羁,飘逸潇洒诗圣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魔白居易,他的诗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朴而近古,写诗非常刻苦。宋词中,我喜欢苏轼、李清照、秦观、李煜、陆游的词。
应该说,我的文学修养,还远远不能很好地领略鉴赏这些文学大师作品的意境和韵律,这或许和我的个人悟性、文化程度、生活体验有关。有个名人曾经说过,世间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种潜心的感悟和品味,只要用心去寻找、去发现、去聆听、去体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绚丽多彩。
千古绝句,万代流传。
6. 大家帮忙阐述一下唐诗宋词的情韵美
一、情韵美:唐诗的整体风貌
唐诗在整体情调上气韵酣畅,情味醇美,这与唐人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呈清新愉悦的风貌有关。唐代经济空前活跃,文化繁荣,周围的事务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分外亲切美好,反映在唐诗中,表露出来的总是进取、乐观、开朗和昂扬奋发的情怀。因而唐诗在集体面貌上给人以神行语外、语浅情浓、丰神毕现之感。
李白的浪漫使我们感受到酣畅淋漓的情韵。他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千古丽句”之誉,文字绮丽,意境优美,烘托出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氛围,透露出盛唐时代繁华鼎盛的时代气息,隐含昂扬激越的向上情绪。杜牧的清丽让我们领略到风华掩映之美。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高度概括了千里江南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春色,有鸟语清脆婉转之愉悦,有绿树红花掩映生辉之美感,在浅近清新的文辞中,蕴藉隽永。孟浩然的平淡则让我们领略到另一种情韵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近景,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青山依依,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刘禹锡的达观令读者感悟到慷慨昂扬的情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的情调,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即使是送别诗,唐诗也一扫哀伤与悱恻之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有离别的难舍和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真是百感交集,表面平静,内心激荡。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开朗,独辟蹊径,自铸伟词,情词佳妙。这种开阔的胸襟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二、理趣美:宋诗的审美追求
宋诗重哲理,善思辨,擅析理,多探缘索由。宋代诗人大都以唧唧用世的态度去驱遣笔墨,喜好从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探索事理,用诗意来表达哲理,极富思理的情调,显露出美不胜收的理趣。
宋朝道学盛行,诗人借吟诗的机会来讲道学或以讲道学的借口来吟诗。道学家朱熹的许多诗都有这种倾向。他的借景喻理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抽象的理论用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这里可谓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常为后人所征引,成为历久不衰的名句。苏轼诗中的智慧叫我们常读常思,常思常新。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哲理又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的。前两句寓意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会的得到不同看法;后两句阐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使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理语成诗,富于哲理意趣,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表达了一种朴素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始终关不住的。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诗则让人感受到另一种理趣。梅雪俱佳,各有千秋,暗喻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给人以信心和鼓舞。用来比喻人在困境是会生出许多希望,鼓励人们在貌似“无路”时仍要奋力前行。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是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诗人留给人们的启发,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当然,唐宋诗歌的差异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唐诗中亦有饱含理趣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宋诗中也有以神韵称道的佳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唐诗的情态毕肖、丰神润朗和宋诗的思辨理趣、索求缘由,给了我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格。
7. 古诗词中的各种美
唐诗中国自《诗经》、《楚辞》、《汉赋》、《乐府》以来一直有作诗的传统。
《诗经》的诗句多以四字为一句。从汉到魏晋南北朝发展出来的古体诗,有不固定字数的、亦有五言、六言或七言的,但句数不限。
隋唐除了承袭了古体诗的体裁,亦同时发展出对结构更为工整的近体诗,如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对押韵、平仄等等格律上有更严格的要求。在结构上讲求工整均称之余,诗所包含的题材多样化,既有抒发个人情感,亦有深刻反映现实社会的作品,意境深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宋词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
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