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八阵图唐诗怎么读

    1. 古诗八阵图和宿建德江的诗意是什么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1、盖:超过。 2、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3、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4、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5、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

    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文译文一: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诗文译文二: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时旅人又增加了新愁。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宿建德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近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

    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

    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

    2. 名成八阵图是什么古诗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①,名成八阵图②.江流石不转③,遣恨失吞吴④.【注释】 ①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②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④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简析】 怀古诗是人与历史的对话.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 情有独钟,这是他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不久,就诸葛亮遗迹所 作的一首怀古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传主“推演兵法,作八阵 图”,但对其遗址何在,众说不一.奉节县永安宫南的长江沙滩上的 八阵图,由于这首杜诗而格外驰名.诗中颂扬了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 天下的斗争中,为创立蜀国基业的盖世功勋.与此相对应,他在长江 沙滩上摆下的八阵图,使他的名声更加卓著了.八阵图乃是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构成的战阵,在长江滩上则聚石为 兵,纵横棋布为六十四个石堆.夏天洪水冲淹,这些石堆也岿然不动,因而有“江流石不转”之句,也象征着诸葛亮忠贞不渝和名垂千古.但是把八阵图留在这里,作为刘备征吴败归的救援措施,实在不合诸 葛亮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诸葛成名的历史见证,又留下 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遗恨.“遗恨失吞吴”一句,由于汉字的 多义性而出现解释上的分歧.《东坡志林》记载,苏轼曾梦见杜甫对 他说:“世人多误会吾《八阵图》诗,以为先主(刘备)、武侯(诸 葛亮)欲与关公报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吾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志.以此为恨耳.”杜甫借 八阵图思考着诸葛亮的功名与遗恨,苏轼借梦境来解读杜甫思考中的 谜,他们都在探究着历史上一个“有缺陷的辉煌”。

    3. 八阵图为什么写的好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zd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版(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综上八卦相克所示可以分为: 乾、兑旺于秋,衰

    ;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

    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权的后一个月。)

    则可以按后八卦之法:乾六、坎一、艮八,兑七、宫五、震三,坤二、离九、巽四。的走法(以上

    横竖相加、对角相加之和,均等于15.)亦可以走出。

    4. 八阵图杜甫人们为什么喜欢它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洒英雄之泪,唾壶无不碎者矣。

    《杜工部集》:

    钱谦益笺:按先主征吴败绩,还至鱼腹,孔明叹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不至危倾矣。”公诗意亦如此。

    《杜诗详注》:

    下句(按指“遗恨失吞吴”)有四说: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以先主之征吴为恨,此东坡说也;不能制主东行,而自以为恨,此《杜臆》、朱注说也;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此刘逹之说也。

    《唐宋诗醇》:

    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

    《读杜心解》:

    说是诗者,言人人殊……抛却“石不转”二字,致全诗走作。岂知“遗恨”从“石不转”生出耶?盖阵图正当控扼东吴之口,故假石以寄其婉惜。云此石不为江水所转,天若欲为千载留遗此恨迹耳。如此才是咏阵图之诗。

    《诗法易简录》:

    前题《武侯庙》,故写出武侯全部精神,此题《八阵图》,故只就阵图一节写其遗恨,作诗切题之法有如是。

    《诗境浅说续编》:

    武侯之志,征吴非所急也:乃北伐未成,而先主猇亭挫败,强邻未灭,剩有阵图遗石,动悲壮之江声。故少陵低徊江浦,感遗恨于吞吴,千载下如闻叹息声也。

    《唐人绝句精华》:

    “江流”句,从句面看似写聚石不为水所冲激,实已含末句“恨”字之意。……“石不转”有恨不消之意,知此五字亦非空设。杜甫运思之细,命意之高,于此可见。

    5. 关于三国人物事件的唐诗

    【唐】徐夤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润州显济阁晓望

    【唐】韦庄

    清晓水如镜,隔江人似鸥。远烟藏海岛,初日照扬州。

    地壮孙权气,云凝庾信愁。一篷何处客,吟凭钓鱼舟。

    赤壁怀古

    【唐】崔涂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

    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

    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

    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歌送别

    【唐】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读三国志

    【唐】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奉寄章十侍御

    【唐】杜甫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贺郑使君

    【唐】贯休

    ……

    龚遂刘宽同煦妪,张飞关羽太驱驰。

    笙歌席上偏怜客,刀剑林中亦念诗。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中寓怀

    【唐】李山甫

    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春装宝阙重重树,日照仙州万万楼。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此中无限英雄鬼,应对江山各自羞。

    游嘉州后溪

    【唐】薛能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汉代

    【唐】唐彦谦

    ……

    玄晏难瘳痹,临邛但发痟。联诗徵弱絮,思友咏甘蕉。

    王氏怜诸谢,周郎定小乔。黼帏翘彩雉,波扇画文鳐。

    荇密妨垂钓,荷欹欲度桥。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三国门后主

    【唐】周昙

    万峰如剑载前来,危阁横空信险哉。

    对此玄休长叹息,方知刘禅是庸才。

    三国门鲁肃

    【唐】周昙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三国门蜀先主

    【唐】周昙

    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

    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三国门王表

    【唐】周昙

    王表闻声莫见身,吴中敬事甚君亲。

    是知邦国将亡灭,不听人臣听鬼神。

    三国门吴后主

    【唐】周昙

    吴宫季主恣骄奢,移尽江南百媚花。

    一旦狂风江上起,花随风散落谁家。

    6. 古诗:唐诗宋词各两首

    唐诗: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 杜甫:望岳 ·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王维:送别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 王维:西施咏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东郊 ·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 王昌龄:塞上曲 · 王昌龄:塞下曲 ·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 李白:长干行 · 孟郊:烈女操· 孟郊:游子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 李颀:古意 · 李颀:送陈章甫 ·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杜甫:寄韩谏议 · 杜甫:古柏行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韩愈:山石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韩愈:石鼓歌 · 柳宗元:渔翁· 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李商隐:韩碑七言乐府: · 高适:燕歌行并序 · 李颀:古从军行 · 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老将行 · 王维:桃源行 · 李白:蜀道难·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 杜甫:丽人行 ·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 沈全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李白:赠孟浩然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月夜 · 杜甫:春望 ·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 杜甫:旅夜书怀 · 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终南山 · 王维:酬张少府 ·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 王维:汉江临眺 ·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刘长卿:新年作 · 钱起:送僧归日本·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刘脊虚:阙题 ·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卢纶:李端公 ·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刘禹锡:蜀先主庙· 张籍:没蕃故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牧:旅宿·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许浑:早秋 · 李商隐:蝉· 李商隐:风雨 · 李商隐:落花 · 李商隐:凉思· 李商隐:北青萝 · 温庭筠:送人东游 · 马戴:灞上秋居· 马戴:楚江怀古 · 张乔:书边事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孤雁 · 杜荀鹤:春宫怨 · 韦庄:章台夜思 ·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 崔颢:黄鹤楼 · 崔颢:行经华阴 · 祖咏:望蓟门· 李颀:送魏万之京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酬郭给事· 杜甫:蜀相 · 杜甫。

    7. 古诗的背景与解释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赏析】: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

    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

    “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

    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

    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

    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相 思王维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注解】: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2、采撷:采摘。

    【韵译】: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评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

    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

    八阵图唐诗怎么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