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之路纪录片

    1. 《探索·发现》讲唐诗的纪录片

    你好,《唐之韵》,系宁夏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花费两年(经过搜索资料、探究论证、采景设置、后期制作才完成)拍摄的文学教育片。其拍摄足迹遍步中国大江南北,投资逾百万。《唐之韵》共20集,每集播放时间约20—30分钟。这部系列片制作非常精致,它为电视诠释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着创造了新的空间。它独特的角度、绝美的画面、高雅的品味获得了出人意料地热烈反响。

    很好看,请点击以下链接:

    望采纳,谢谢!

    2. 全真道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全真之路》

    2012年是全真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9666665教祖王重阳诞辰的900周年,这是世界道教界的大事,也是中国文化界的大事,生逢盛世,作为热爱中国道教文化的人士,我们应该弘扬先祖艰苦创教、热爱国家、心怀天下、敬天爱民、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制作了五集大型纪录片《全真之路》,用现代人的视角,真实还原历史上的全真祖师王重阳及全真七子筚路褴褛的创教传教之路,讲述他们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贡献,讲述九百年后他们在当代中国及世界所留下的深刻印迹,以及他们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及价值。此片的拍摄制作,跨越陕西、河南、山东、北京、宁夏、新疆六省区,行程12000余公里,国内外众多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历时一年,终于顺利完成。尘封900年的往事,首次全方位揭秘全真道的创教历史,还原全真教祖王重阳及他的高足全真七子的真面目,告诉你不知道的全真道传奇。

    第一集革命神仙

    第二集重阳奠基

    第三集七真宗师

    第四集一言止杀

    第五集龙门天下

    丘处机在宝鸡磻溪、陇县龙门山苦修,他的苦行及心性修炼对后世教徒影响很大,他的门人后世形成全真教中最为重要的道派——龙门派,明清时期,道教界有“龙门弟子半天下”之说。至今,全真龙门派依然是道教界的中坚力量,全真教立下的清苦隐修、躬耕自养的教风,在陕西龙门洞传承至今,依旧保持着全真教的原初风貌,全真龙门派也因此门庭兴旺,弟子遍布天下,成为当今“道行天下、共创和谐”的重要播种者。

    3. 复兴之路1

    、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2、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4、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5、下列哪个事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北伐战争 D、义和团运动

    、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2、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4、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5、下列哪个事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北伐战争 D、义和团运动

    5、下列哪个事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北伐战争 D、义和团运动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C、内战开始 D、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8、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巨大贡献的美国总统是

    A、华盛顿 B、杰斐逊 C、林肯 D、罗斯福

    9、“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改革的评价

    A、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B、中国的戊戌变法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九国公约》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维也纳会议 D、国际联盟大会

    4. 唐诗之路的风光简介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浙东的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既以奇山异水驰名海内,又以人文遗迹享誉世间。

    当年李白、杜甫不远千里扬帆游浙,吸引他们的既是天姥、赤诚、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也是勾践、范蠡、买臣、严光的余风遗烈。同样,今天的"唐诗之路"也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方面的意义。

    唐诗路上的景点按其现状,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已经修复开放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景点,如绍兴禹陵、兰亭、东湖、曹娥庙、新昌大佛寺、沃洲湖、穿岩十九峰、天台国清寺、鄞县天童寺、奉化溪口等。二是已日渐湮没,现正加紧修缮、建设的景点,如绍兴的若耶溪旧地、秦望山、镜湖残湖、谢灵运始宁别墅旧址、嵊州王羲之祠旧址,新昌南岩、水帘洞、刘阮祠、天台桐柏宫、石梁等。

    三是沿线有不少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文物古迹,如嵊州王子猷访戴处,新昌司马(承祯)悔桥、沃洲山真君殿,儒岙太白庙、彼苍庙、万马渡等。 白居易写的《沃洲山禅院记》曾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

    "唐诗中经常提到的"越中",就是浙东地区。而所谓"剡中",则主要是以剡县(今新昌、嵊州)为中心的剡溪诸上源。

    剡中最优美的胜景是沃洲、天姥。"眉目"是一个人面部最为动人传神之处,以"眉目"来形容沃洲、天姥,可见这是最受唐代诗人喜爱的美景。

    沃洲山因剡溪上源沃溪中的沃洲而得名。这是一块长里许的水洲,四面环水,形似琵琶,故又名琵琶洲。

    现因沃洲山下造了一个"长诏水库",因此形成了一个风光旖旎的沃洲湖,附近有东晋高僧支遁"买山而隐"的养马坡和放鹤峰遗迹,又有新建的纪念白道猷开山,白寂然兴寺,白居易撰记的"三白堂"。奉祀抗金名将宗泽的"真君殿"便在沃洲山西坡。

    殿前沃溪来自新昌菩提峰津溪和天台石桥溪,两溪合于香炉峰之阴,至桑园村前分派,绕沃洲(现已投入湖底)后又在石笋下汇流,冲向嵯娥怪石的"钱壁关",为今所见之沃洲湖胜景。 与沃洲湖隔水相望的,就是巍巍天姥山。

    当汽车沿着新(昌)天(台)公路盘旋在连绵不断东西横贯数十里的天姥山腰时,可仰望主峰拨云尖,海拔800余米,高耸入云。这才体会到"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非凡气势。

    当游人走在山间蜿蜒的羊肠小道上时,便可领略到"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无限风光。唐诗路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给人以一种清雅幽深的凝重感。

    5. 有谁知道浙江唐诗之路的详细资料

    浙江有一条唐诗之路,这是90年代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地勘察所认定的。

    这条诗路始自钱塘江上溯到绍兴镜湖,沿浙东运河、曹娥江,然后南折入剡溪,经沃洲天姥山直抵天台山石梁飞瀑,全程长190公里。

    在这条“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晋白道猷诗句)的古道上,有唐一代某种名诗人接踵踏歌而行,从而飘飘逸逸地走出一条颇具鲜明个性又有独特魅力的诗路来。此间,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他四入浙江,三入截止中,二上天台山,唱出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对杜甫在此徜徉4年之久,还念念不忘“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更有白居易称之为“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盛赞。诗人们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或单骑仗剑壮游,或任职、贬黜宦游,或淡泊红尘、投闲山水隐游,还有爱而未到的神游,由此而组辑成一条内涵丰富多样的高层次旅游风景线。据粗略统计:有按成就,名望近似而括称的“苏李”、“沈宋”、“鲍谢”、“温李”、“元白”、“三俊”、“三绝”、“三罗”、“三包”、“四杰”、“四有”、“四名士”、“八仙”、“十哲”等400多名诗人在此盘桓、酬唱。

    剡溪古道为何诱惑那么多诗人钟情呢?这要归结于这片灵异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积淀:这里,会稽、四明、天台浙东三座名山盘结环抱,居中一条水路豁然开朗,另有数士清流奔腾有声,渐聚渐阔,两岸山色俨然如世外桃源。古人畅游主要靠水路,水尽刚登山而歌,而剡溪恰恰是登临天台门户之要津;更为重要的是蕴蓄着丰厚的人文积淀,这里有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巨鳌的神奇寓言,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美妙传说,有一代高僧支道林“买山而隐”的雅闻,还有“开一代诗风”的山水诗人谢灵运“伐木开径”、著木屐登登天姥的壮兴。他们研究学问,写诗作赋,教化风俗。更有书圣王羲之、竺道潜、白道猷等十八名士、十八高僧游历、酬唱的足迹,以及开一代佛教宗风的智者大师取道沃洲创立天台宗,最后圆寂于新昌大佛寺的行迹这些,为唐代诗人追慕魏晋遗风与汉及先秦文化,乃至史前传说而纷至沓来。

    自历史跨入90年代,一批批著名学者踏上了这条诗路。参加中国国际唐代文学学术会议的23位代表目睹了经的风采后,联名联函绍兴、宁波、台州、金华四市、地政府,介议重新开发利用唐诗之路;参加唐代文学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120多名代表云聚石城古刹,畅游尚陵、兰亭、镜湖、沃州,拜祭羲之墓,竺道潜山馆,登临天姥山、国清寺、石梁桥,品尝“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的原汁原味,感叹不虚此行。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浙东唐诗之路,这条被当代学术界以认为佛学中国时期的中心地、中国山水诗文学界的发源地、士族文化的荟萃地,近年间,随着开发旅游热潮的兴起,已成为格调高雅,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热线,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我们休闲度假的视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