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登岳阳楼望洞庭
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题
1.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
copy 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知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 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
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道洞庭湖的秀美。
(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 对即可) 2.《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1:
试题分析:“都贴切”表述有误。两首诗里的“潭面无风”“烟波不动”,主要描绘的是湖面风平浪静,其中没有“山影凝重”“朦胧”的景象。另外,刘诗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告诉读者描写的是秋天月夜洞庭湖所见,“和”字再现了洞庭湖山色交相辉映的胜景。而雍诗中湖色的“碧”和山色的“翠”不可能是月夜所见,因此,认为“都”贴切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是不准确的。
小题2:
试题分析:范文侧重于托物言志:由虚拟的景物来渲染主观感受,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而刘、雍两首诗只侧重于山水景物描写,描绘了一个宁静、秀美、和谐的境界,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两者的创作意图不同,作品立意不同,读者的感受当然也就不同。因此说“宠辱偕忘”的分析是不当的。
3. 阅读下面两首诗甲
【小题1】【甲】诗:亲朋无一字;【乙】诗:江汉思归客。
(每空1分,共2分)【小题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3分)试题分析:分析诗中的文字,注意其中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古诗中“思”“归”“乡”“客”“心”之类的字词即是诗人情感的流露。
第二题,也要抓中诗中的关键文字信息来分析理解,比如“心犹壮”。考点:赏析诗歌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赏析”方法不了解,只能简单的解释句子的意思。
赏析诗歌,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或品味:写作方法、内容(意境)、思想情感。
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
7、B
8、D
7.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浓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8.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
5.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小题1:“坼”,意为“分裂”,引申为有力地划分,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广袤的吴楚两地冲开分裂了,写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意为“飘荡、浮动”,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整个天地万物,并且天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日夜飘荡起来,写出洞庭湖的波澜壮阔。小题1:诗歌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使诗歌显得生动活泼, 情趣盎然,流露出诗人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小题1:诗人情感:杜诗抒发了诗人在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的社会现实和自己漂泊不定、贫病交加的一己遭遇中,孤独、忧惧、沉痛而悲伤的情感。李诗抒发了诗人遇特赦后,轻松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感。
艺术风格:《登》基7a64e58685e5aeb931333335343439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谓沉郁顿挫;《与》用拟人、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谓豪放飘逸。 小题1:本题考查炼字。
写了各个字的本意,然后准确概括诗歌画面,并归纳出洞庭湖特点。关键点是磅礴气势和波澜壮阔。
小题1:通过引可知此句用了拟人的手法,一去一来,可知大雁、青山有情,愁去,喜来,可见诗人的心情变化。通过注译可得出其情感的关键点是高兴。
小题1:杜诗通过最后两句可知其生活境遇相当不好,概括时要概括诗句具体说明,李诗通过上句的分析可知其遇赦后主要是高兴。风格可从诗歌中意象的选择及诗人特点来分析,如杜甫的诗多写实,可谓沉郁顿挫;李白因其性格洒脱,写作手法夸张,风格飘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