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宋诗活在唐诗的阴影之下

    1. 古诗赏析(咏柳 贺之章)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作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了”,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的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的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个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正盛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 花火里的杜美莎是出自哪里

    美杜莎

    希腊传说中有着致命诱惑的眼神

    任何看到她眼睛的人都会变成石头

    美杜莎和海神波赛冬幽会

    为了逃避海神之后安菲屈蒂的嫉妒

    而躲在雅典娜的神殿中交合

    雅典娜盛怒下将她变成蛇发魔女

    她的头发变成了无数条毒蛇

    但仍然难于掩盖她的美丽

    只要有人看过她的眼睛

    都会被她的美丽和魔力吸引

    失去灵魂

    变成一尊石像

    宙斯之子帕修斯决定除掉美杜莎

    在雅典娜和赫尔墨斯的帮助下

    帕修斯背着美杜莎

    用光亮的盾牌作镜子

    找出美杜莎

    用利剑割下美杜莎的头

    帕修斯用割下的美杜莎的头颅杀死了海怪塞特斯

    回去后把头颅献给雅典娜

    雅典娜把它固定在自己的神盾埃癸斯及胸甲中央

    美杜莎一词有

    致命吸引力的女子的含意

    她代表了致命的诱惑

    极度的完美

    美得可以勾走人的魂魄

    3. 帮忙解释唐诗《送独孤判官赴岭》中“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的含

    伏波一句像这样解,根本就是照字面转一道,“卧波刚刚才立起羽毛”,不通啊……您算不算今人呢?

    在你即将赴任岭南,推行文教之际,当地百姓正等待你安抚。

    伏波:汉代将军名号。船涉江海,欲使波涛平息。独孤判官赴岭南任节度使,故用此典。

    树羽:鼓架之上置彩羽为饰,是推行文教的象征。

    静川鳞:使水族安息。比喻施行政务。

    【送独孤判官赴岭】刘长卿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4. 次北固山下智秘苑溪沙三首古诗词带翻译

    次北固山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湾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5. 古诗代杨会相的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8.该词运用衬托、拟人的手法,上阕“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寒雀飞到梅花旁争著看梅花傲放之姿,运用衬托的手法描绘出梅花开花之时的美,引得鸟雀如此热闹.“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描写鸟雀被梅花的美所吸引,游人来到花前才“惊飞”,表现出鸟雀对梅花的喜爱,同时衬托出梅花盛放之时的美.下阕中“痛饮又能诗”,描写文人雅士因梅花之美而更想饮酒吟诗,而“坐客无毡醉不知”更显出文人雅士沉醉其中,突显梅花的美.而”花尽酒阑春到也“写出梅花花期之长.

    9.“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描绘的是赏花的聚会因梅花盛放而不断举办,没有停息,直至花谢后这样的聚会才没有,“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描写的是梅花谢后结成青梅,却不言青梅而运用借代手法”一点微酸“,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喜欢与知己相聚的赏花聚会的日子,透露出诗人与杨元素的深厚感情和知己相逢的喜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