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日本唐诗研究

    1. 从文学的比较方面看唐诗在日本(高分求教

    从唐诗传播到日本开始,学习、欣赏唐诗就成为日本各个时代文人们的基本教养之一。

    即使到了近现代,日本仍然把唐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并为此花了很大的工夫。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转为向西方学习,教育制度一如西方。

    不过,直到今天,在“国语”也就是日语教育里汉文汉诗的内容仍占有一定的分量。 日本 近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在他的代表作小说《草枕》里写道: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仅仅二十个字里真是别有乾坤。

    这乾坤的功德不是《不如归》和《金色夜叉》(德富芦花的《不如归》,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两者并称为新派悲剧代表作)的功德,而是因汽船、火车、权力、衣物、道德、礼义而疲惫到极点的时候,忘却一切蒙头大睡的功德。 夏目漱石提到的《不如归》和《金色夜叉》是当时最流行的小说,那首诗是王维的《竹里馆》。

    夏目漱石在小说里将王维的诗比作可以使人忘掉一切现实的良药,评价不可能更高了。夏目漱石从小受到很好的汉学教育,1889年他在他最早的汉文作品《木屑集》里这样写道: 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为文章,或极意雕琢,经旬而始成;或咄嗟冲口而发,自觉淡然有朴气。

    窃谓古作者岂难臻哉,遂有意以文立身。 夏目漱石在22岁时写出此等汉文,从中不难看出他扎实的汉学功底。

    夏目漱石在《木屑集》里作汉诗数首,其中一首七言绝句为:西方决眦望茫茫,几丈巨涛拍乱塘。水尽孤帆天际去,长风吹满太平洋。

    夏目漱石的这首绝句里的“决眦”“孤帆”“天际”等几个词说明他是在用杜甫的《望岳》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诗句。 1916年,也就是夏目漱石去世当年,夏目漱石作诗《题自画》:唐诗读罢倚栏杆,午院沉沉绿意寒。

    借问春风何处有,石前幽竹石间兰。看得出夏目漱石一直是把唐诗集放在身边经常咏诵,也一直写汉诗。

    夏目漱石在东京大学学的是英国语言文学,后来教授英语,还到英国留学过两年,按说夏目漱石的思想和知识结构应该是比较西化的。不过他在学习英语之前,曾经进著名的汉学私塾二松学舍学习汉学,这为他的汉学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夏目漱石那个年代,不只是夏目漱石学习汉学。在新式学校开办之前,所有的学生只能在私塾学习汉学,在新式学校开办以后,也有很多学生在私塾学习汉学。

    从前面所举的夏目漱石的汉诗不难想见,夏目漱石在二松学舍学汉学时,《唐诗选》应该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他的诗作里才会有唐诗影响的痕迹。如果再考虑到夏目漱石是用自己根本不知读音的汉语来创作汉诗的话,就可以想见当时的日本人学作汉诗有多不容易,而能作出上面所举的汉诗又需要多么深厚的汉学素养。

    从战后到今天,在日本高中的国语课本里,汉文仍与现代文、日本古文同为重要内容,高中课本里的汉文当然包含汉诗,汉诗里最多的是唐诗,高中课本里出现的唐诗大都可以从《唐诗选》里找到。日本高中的国语课本里有唐诗的内容是因为日本的大学招生考试题里会出现唐诗考题。

    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国语即语文考试题里有一道汉文题,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五,汉文题就有可能是唐诗题。1992年日本大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国语考题的汉文部分就是白居易的诗。

    现在日本的高中国语教育经过多次改革,虽然汉语部分已经少了许多,一些大学的招生考试也不再出汉文问题,但是一流大学的考试还是保留了汉语试题。在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国语试题里,如果有唐诗试题的话,一般会先将唐诗列出,然后提出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大学考试模拟题中的汉语测试部分大概是怎样的。试题是从株式会社河合出版的《完美题集国语Ⅰ、Ⅱ》中摘选出来的。

    下面的五言律诗是盛唐诗人王维晚春一日在别墅里接待几个客人时的作品。阅读此诗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问1:第二句“图书共五车”是藏书丰富的意思。另外还有形容藏书丰富的成语,从以下的成语中选一个。

    ⑴温故知新 ⑵汗牛充栋 ⑶曲学阿世 ⑷金科玉条 ⑹多士济济 ⑹多岐亡羊 问2:诗的第二联(第三、四句)讲的是什么?从下面的⑴~⑹里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另外,第四句是说曾有一个风流倜傥的人以为如果有好看的竹子的话,即便是不认识的人家也可以进去观赏,这是指哪个典故? ⑴用烹葵来招待的是上等的客人。

    想看竹子就随便进去的是贫穷的人家。 ⑵不能用烹葵招待客人的贫穷人家里,来了想要看竹子的尊贵客人。

    ⑶请吃招待上等客人的食物,请客人欣赏在贫穷人家里看不到的漂亮竹子。 ⑷虽然在如此贫穷的家里不能用像样的饭菜招待宾客,但是有竹子可供欣赏。

    ⑸正用自己做的饭菜招待宾客时,客人却说要看竹子到不认识的贫家去了。 ⑹烹葵招待尊贵的客人,然后请客人欣赏相对贫穷人家过于奢侈的竹子。

    问3:下列⑴~⑻词汇里的“过”字与第六句“莺啼过落花”里的“过”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个和哪个?选出两个最恰当的词汇。 ⑴过客 ⑵过激 ⑶过失 ⑷过信 ⑸过分 ⑹过大 ⑺罪过 ⑻经过 问4:第四联(第七、八句。

    2. 日本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皇明光日月,帝德载天地。

    三才并泰昌,万国表臣义。——侍宴 大友皇子 二、宴饮游山斋,遨游临野池。

    云岸寒猿啸,雾浦杝声悲。叶落山逾静,风凉琴益微。

    各得朝野趣,莫论攀桂期。——山斋 中臣大岛 三、欲知闲居趣,来寻山水幽。

    浮沉烟云外,攀翫野花秋。稻叶负霜落,蝉声逐吹流。

    祇为仁智赏,何论朝市游。——山斋言志 大神安麻吕 四、地是幽居宅,山惟帝者仁。

    潺湲浸石浪,杂沓应琴鳞。灵怀对林野,陶性在风烟。

    欲知懽宴曲,满酌自忘尘。——和藤原大政游吉野川之作 大津首 五、锦岩飞瀑激,春岫晔桃开。

    不惮流水急,唯恨盏迟来。——三月三日曲水宴 山田三方 六、文藻我所难,庄老我所好。

    行年已过半,今更为何劳。——述怀 越智直广江 七、玉烛调秋序,金风扇月帏。

    新知未几日,送别何依依。山际愁云断,人前乐绪稀。

    相顾鸣鹿爵,相送使人归。——秋日於长王宅宴新罗客一首赋得稀字 刀利宣令 八、烟雾辞尘俗,山川壮我居。

    此时能草赋,风月自轻余。——独坐山中 民黑人 九、江头亭子人事睽,欹枕唯闻古戍鸡。

    云气湿衣知近岫,泉声惊寝觉邻溪。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

    物候虽言阳和未,汀洲春草欲萋萋。——江头春晓 嵯峨天皇 十、道性本来尘事遐,独将衣钵向烟霞。

    定知行尽秋山路,白云深处是僧家。——见老僧归山 嵯峨天皇 十一、一室何堪扫,九州岂足涉。

    寄言燕雀徒,宁知鸿鹄路。——高士吟 贺阳丰年 十二、陶潜不狎世,州里倦尘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56664埃。

    始觉幽栖好,长歌归去来。琴中唯得趣,物外已忘怀。

    柳掩先生宅,花薰处士杯。遥寻南岳径,高啸北窗隈。

    嗟尔千年后,遗声一美哉。——咏史 坂上今继 十三、良俦本自非易得,之子为别最情深。

    水国天边千里远,暮山江上一猿吟。白鸥狎人随去舳,青草连湖傍客心。

    此日交颐无可赠,相思空有泪沾襟。——春日别原掾赴任 巨势识人 十四、闲中气味属禅房,唯得自然日月长。

    幽室浮沉无短晷,阴居邻里有馀光。掏门迹绝春朝雨,燕寝色衰秋夜霜。

    我是柴扉樗散士,闲忙苦乐两相忘。——闲中日月长 大江以言 十五、秋塘雨后水添尺,苇折荷倾岸涨沙。

    唤得扁舟归去晚,西风卷尽白苹花。——秋湖晚行 铁庵道生 扩展资料:日本古诗文: 广义的日本汉诗不仅包括律诗、绝句、古诗和乐府,也包括词。

    日本学者作词虽然不多,但是历史同样久远。 日本填词开山祖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年所作《渔歌子》五阕,乃模仿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所作《渔父》词,前后相距不过49年,可见日本填词与写作汉诗一样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日本词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名家,特别是明治时期,曾经是日本学者填词的黄金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汉诗文。

    3. 诗词研究的,能帮我做下下面的题么

    1。

    BCDE 2。ABCD 3。

    ABC 4。B 5。

    D 四1。(1)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这首诗意境开阔,音调爽朗,没有浓重的悲伤色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成为千古吟诵不绝的佳句。

    主要是离别了还那么乐观。一洗以前悲伤的气氛。

    (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2。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赏析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张元干,字仲宗,别号芦川居士,长乐(在今福建省)人。他的词,风格豪放,晚年所写的两首《贺新郎》,气势磅礴,悲凉慷慨。

    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是送胡邦衡的。

    胡邦衡,名铨,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在秦桧主持屈辱的和议时,他上书请斩秦桧,被贬官到福州做签判(属员)。

    和议成,再把他流放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加以管制的处分。他当时在做签判,早已不做待制(朝廷的顾问官)了,题目里称他为“待制”,是用他过去的官衔。

    张元干不顾当时主和派田强大压力,特地写这首《贺新郎》来给胡铨送行,在词里对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对胡铨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词从国破家亡的现实写起。

    “梦绕神州路”是说自己日夜思念北方国土,连做梦都在绕着上汴京的路上转。 “神州”本指中国,这里主要指被金人侵占的汴京。

    “怅秋风”以下三句写自己梦中所见。当他梦里走向汴京时,被秋风引起了惆怅的感情。

    那里已是“连营画角”,驻扎着金兵的各个军营,吹起了此起彼伏的军号声。再看看汴京的宫殿已经荒废了。

    “故宫离黍”是说以前盖着宫殿的地方如今长满了禾黍(大黄米一类植物)。 这里写他梦到汴京所见,也许是他真的做了这样的梦,也许是他的想象,总之是写出北宋灭亡、汴京荒芜了。

    接下去就提出了问题。 “底事昆仑倾砥柱”以下三句,就是问为什么北宋会灭亡的呢?接下去先不作回答,先描写北宋灭亡、人民遭难的惨状。

    因为什么缘故昆仑山崩塌,砥柱山倾倒,以致黄河泛滥成灾,到处乱流呢?在这里,词人用山崩地裂、洪水泛滥来比喻金兵灭亡北宋,把广大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历史事实。洪水冲毁了家园,人们纷纷逃难,千万个村庄成了狐狸和野兔的乐园。

    “底事”,什么事。“昆仑”、“砥柱”都是山名。

    昆仑山是黄河的发源地,砥柱山在黄河中。“九地”,也就是九州大地。

    “乱注”,到处乱流。“聚万落千村狐兔”的“聚”字,突出了狐、兔之多,表现出人民遭受了严重的苦难。

    作者已用浓重的笔墨写出了亡国之痛,至此便很自然地要问: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究竟是谁的过错呢?在当时,这答案不能明白讲出,所以,词人只好借杜甫的“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两句诗,来暗示亡国破家的罪责应该由最高统治者来承担。 “天意高难问”以下四句是说:天(比喻最高统治者)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它的心意很难问明白,人之常情是越到老年就越容易产生悲感,更何况今天在南浦送胡铨到新州去呢?“老易”,越老越容易。

    “悲难诉”,是说悲愁无法诉说得清楚。“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

    “君”,指胡铨。 这里从“天意高难问”,联系到胡铨因反对屈辱和议而被流放,就婉转地透露出南宋小朝廷走投降主义路线,造成苟安局面,无法收复失地。

    下片写出了作者对胡铨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慰勉。 开头四句是写词人送别胡铨时所看到的景致。

    “凉生岸柳催残暑”点明季节,说明作者写词时,是在夏末秋初。凉风吹动岸边的柳树,仿佛在催着残存的暑气赶快退尽。

    天上,银河明亮,星星稀疏,月亮清淡,不时有一两片云彩轻轻遮住月亮,又忽然飞了过去。“耿斜河”是说银河在夏夜显得很清晰。

    “耿”是明亮的意思。 “斜河”指夜深时银河的方位已变得倾斜了。

    “断云”,这里指小片的云。“微度”,轻轻地飘过去。

    这时词人在想些什么?从“万里江山知何处”到“书成谁与”几句,就具体地写出了作者所想的内容。胡铨流放新州,从此相隔万里,再不知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回想以前,两人常常在夜里面对面躺在床上谈心,而今后,传书的大雁飞不到偏僻边远的新州,信写成了,又该交给谁寄去呢?读到这里,我们能不被作者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所感动吗?“回首”,回想起。 “书成谁与”,是说,写好信,让谁给送去呢? 但是,作者并不到此为止,“目尽青天怀今古”以下两句,便把词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一步。

    “目尽青天”是说词人仰起头来久久地凝视青天,仿佛要把它看透。“怀。

    4. 日本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日本诗歌的特点1、小巧、抒情性、非叙事性日本古典诗歌主要是小巧的、抒情性的、非叙事性的。

    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和歌、俳句都非常短小,根本不具备叙事功能。所以日本没有真正的叙事诗。

    日本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日本人独有的,其特点是感受性、情绪性、柔弱性、淡雅性。诗人们只是抒发对客观外在事物的一种感受。

    这种感受是细腻轻柔的,决无阿拉伯诗歌的那种粗犷狂放,也无中国诗歌所推崇的“风骨”精神。2、非说理性、无逻辑性和无思想性止于表现感受的诗歌,自然导致了诗歌本身的非说理性、无逻辑性和无思想性。

    日本古典诗歌中没有哲理诗、格言诗,诗人从不把说明、表达某种思想作为写诗的任务和目的。日本诗歌只是写一景致或表达一种感受,这只相当于中国诗歌中的“比”、“兴”的部分。

    3、超现实性、消遣性和唯美倾向无思想性又导致了日本古典诗歌具有很强的超现实性、消遣性和唯美倾向。日本诗人们一直努力地使诗与现实保持最大限度的距离。

    日本诗人们甚至也不在诗歌中直接地披露和反映自己。他们把写作和歌看成是一种艺术修养,一种高雅的怡情养性的消遣,所以,历代诗人们关心和讨论的不是诗与现实、诗的思想内容等问题,而只是一些在我们看来是属于艺术形式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日本的古典诗歌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游戏。4、题材的单纯性与无思想性、超现实性、消遣性和唯美倾向相联系的是题材的单纯性。

    日本诗歌的题材绝大多数无非是四个季节、风花雪月、生死离别、恋爱应酬之作,其他题材极不受重视。“贞门俳谐”企图扩大题材范围,想以日常生活入诗,结果反而导致庸俗化和非艺术化。

    可见,题材的单纯是由日本和歌的独特的审美特质所决定的。

    日本唐诗研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