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发展的历史轨迹论述题
1. 唐诗发展的轨迹
唐诗的发展史简介
「甚矣,诗之盛於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沈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甚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胡诚麟的〈诗薮〉外编卷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第一六三页
唐诗的作者众多,内容丰富,风格多采多姿, 清康熙年间敕编的>;共九百卷,其中包括作者二千二百馀位,作品有四万八千九百首.由於唐诗内广,历来的选本很多,最为熟悉的是清人蘅塘退士所选的>。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而唐诗兴盛的原因可分为数个方面:
唐代国势盛隆,声威远播,外国使节纷纷来朝,好像日本,高丽,百济,新罗,吐蕃都相继派遣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文化学术上的交流,促使文学艺术上的蓬勃发展,诗歌的兴盛当然不会例外。
另外,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唐朝承袭美制,而诗赋就是当时科举主要科目之一。贫苦的读书人有了这种晋身官场的新途径,自然努力钻研,因此就有许多精於诗赋的人,为唐诗的发展铺路。
唐代的帝王,大部份文学细胞都很丰富,从高袓到太宗都在各地广设学校,更於京城设立弘文馆,崇文馆。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帝王既然喜好文学,就会诏杰出的诗人为他们歌功颂德,玄宗曾召李白入宫写下清平调三章,宪宗召白居易为翰林学士,穆宗提拔元稹为柌部郎中种种给诗人的恩宠,给读书人一种榜范,令他们努力吟诗作文,希望有朝一日跃登龙门。
此外,诗歌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开拓了不同的领域,唐诗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吸收了不同社会层面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内容深遂的唐诗。
2. 唐诗繁荣的原因及其发展轨迹
原因很多:1、唐朝的科举制度极力推崇诗歌,科举考试分进士和明经。自高宗起规定以诗赋作为进士考试的内容,玄宗时以诗赋取士以蔚然成风。
2、魏晋诗歌发展,为唐朝诗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唐朝经济繁荣,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4、唐朝的文化交流频繁,对于诗歌也是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唐朝的风气开放,对于诗歌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轨迹:魏晋时期的诗歌已经在音律和形式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唐朝初期的诗歌律诗的发展以沈宋为代表,五言律诗形成雏形。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五言律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后各个流派出现并发展成熟,像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王昌龄、岑参王维代表的边塞诗派。这时除了内容,形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来随着李杜的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之后,唐朝诗歌便逐渐衰落。中晚唐诗歌的发展相对低落。只是简述,太多了,这个问题。
3. 唐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
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
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代表边塞诗派。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4. 简述唐诗发展的基本历程
1、初唐时期
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2、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3、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
4、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扩展资料
唐诗主要体裁,是古风(五古、七古)、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六言诗,也常出自诗人的笔下。
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六律《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清溪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写景、抒情、用典及平仄粘对皆妙,可称为六律中的上乘之作。
六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式,虽非主流,但从汉魏到清代,许多名家均有六言诗佳作传世。而且,唐朝的六言诗对后世亦有影响,及至宋代,王安石、黄庭坚、苏轼等大家均有六言诗代表作。
王安石是宋代诗人中的大腕,《宋诗三百首》中有他的六言绝句《题西太一宫壁(二首选一)》:“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有趣的是,齐白石在为人书写篆字时,多次写下这首诗,以表达他久别湖南而居北京,白发苍颜之思乡情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
5. 古诗有哪些发展轨迹
历史演变早期的诗歌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6. 唐诗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唐诗发展历史唐诗: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
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发展过程: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①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
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
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
真正廓清梁陈诗风影响的,是武后时期的陈子昂。他提倡“汉魏风 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
与他略同时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其他题材诗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
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律体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诗歌。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
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乱前为多。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
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
另外,元结、沈千运、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较有特色的诗人。③中唐诗歌。
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诗学王维,精致秀润,但内容多浮浅。
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此期较杰出者是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
此外,戎昱、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
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一派则以奇险峭刻见长。
但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此外,姚合诗清奇僻苦,卢仝、刘叉等人以奇崛见长。
两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越。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
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是异常突出的。④晚唐诗歌。
晚唐五代诗风渐趋纤巧。虽有过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但总的来说,缺少盛、中唐的阔大气魄与浑融境界。
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其诗声情流美,翰藻醲郁,但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
温庭筠才思清绮,词采秾丽,但格调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总体风格轻浅纤微。
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偓等人。
成就:唐代诗歌体制多样,宋以后的整个中国古典诗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围。唐人古体诗既可抒情,又可叙事、议论。
由于受近体诗影响,唐人古诗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于晋、宋以前古诗的纯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犹承齐梁变体,经陈子昂的变革,张九龄、李白的发扬,至杜甫而堂庑顿开。
七言则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诗与精工整炼、有律化倾向的传统歌行体的双轨并行。乐府是古体诗中特殊的一类。
唐人乐府多不合乐,或借旧题写新意,或立新题记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为最高。
五七言律诗是唐代新兴诗体。五律经王绩、初唐四杰,至沈、宋终于实现体制规范化。
七律兴起较晚,至沈、宋和杜审言始有成篇。经王维、李颀和高、岑等人的发展,到杜甫境界大开。
此后,五七言律平行发展。大历十才子、贾岛、姚合、许浑、赵嘏等均是律体名家。
至晚唐李商隐,七律的音调美和语言技巧,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境地。律诗中又有排律,多数作者往往逞博矜奥,夸多斗靡。
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写重大题材,工整流美,成。
7. 叙述唐代文学发展轨迹
首先表现在诗歌方面。
唐代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题材广泛,数量巨大,风格多样,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据《全唐诗》载,遗留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诗人二千三百多位。
不仅数量超出以前各代遗诗总和的两三倍,而且还涌现出了大量诗歌艺术天才。除李白、杜甫这两个历史上罕见的伟大诗人外,其他如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韦应物、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也无一不是开宗立派、具有一定独创风格的大家。
有成就、有特色、有影响的诗人和质量极高、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共同铸就了唐代诗坛争奇斗艳、百花竞放的伟观。唐人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不但是空前的,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其次在散文方面。以韩愈、柳宗元为首发起的“变骈为散”的古文运动,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在继承前代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道结合”等一整套古文理论,并得到李观、樊宗师、李汉、李翱、皇甫?、沈亚之、孙樵等人的响应,进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唐代古文运动,开创了我国古典散文发展的新时代。
他们在实践中写出了众多有高度思想、艺术价值的杂文、寓言、人物传记、山水游记一类散文,完成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创立了一种自然质朴、畅达明朗、精粹凝练、不拘格式的新型古文。唐代的古文运动不但使散文的抒情、描写、叙事、议论功能得到拓展,而且还为以后散文的发展奠定了体制与方向。
再次是小说方面。在唐代文学繁荣的百花园中,传奇小说也曾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唐代传奇与六朝志怪小说及志人小说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内容上,从志怪的主要记述鬼神怪异之事转向描写社会现实生活;艺术上,由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与志人的略语轶事发展到有了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李娃传》《莺莺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长恨歌传》《红线传》《虬髯客传》等都是广为人们传诵的作品。
唐传奇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了成熟的阶段,还与唐诗一样被誉为“一代之奇”而影响后世。 ?另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为前代所没有的新兴的文学样式。
如变文是唐代出现的一种通俗讲唱文学样式,是后代说唱文学的源头;词虽萌芽于隋,但到唐代时才得以广泛传播,并出现了众多的民间曲子词和文人词。变文的产生与词的广泛流传,既为宋以后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使唐代文学呈现出百花竞放、争艳斗丽的繁荣景象。
正如鲁迅在《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中所说:“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唐代是一个如日方中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因而也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经济的繁荣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的稳定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唐帝国是在隋末农民起义基础上建立的,以太宗李世民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汲取了隋二世而亡的教训,认识到了“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的道理,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生产、促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措施。
如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引导农民开垦荒地,并适当减轻其负担,使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建立各种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节用慎刑,纳谏任贤,使唐代出现了自太宗到玄宗一百二十多年的安定时期。社会安定为经济繁荣铺平了道路,经济繁荣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安定,终于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之治”。
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使统治者有了致力于文治和发展文化事业的可能,同时也为更多士人步入文坛创造了必要条件;封建国家的统一,既促进了南北文风的融合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也为创作的繁荣营造了良好氛围。 比较自由、活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是唐代文学形成繁荣局面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
唐人赋诗作文一般都敢于正视现实,直言不讳,故有唐一代批评朝政和揭露时弊的诗歌、章疏甚多,这一切,无不建立在政治思想环境比较宽松的基础上,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二“唐诗无讳避”条中的话可以说是对这一情况的诠注:“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不以为罪。”
儒、释、道并行,但唐代统治者对其矛盾冲突采取折中态度,不加干预,这样,既使传统儒学教条对人们的束缚大大削弱,也使儒、释、道各家思想得到活跃与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再加上佛经的翻译、传播和唐代对外来文化的摄取而不推拒,不但对启迪人们的心智、开阔人们的眼界、活跃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对文学的发展繁荣也是非常有利的。
唐代在前代艺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功的总结、继承和革新,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的出现。我们知道,文学的发展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而明显的继承性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要向前发展,都必须将前代人所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继续发展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