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事物外表唐诗

    1. 描写外貌的古诗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貌似潘安

    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

    表堂堂、西装革履、高大魁梧、眉清目秀、相貌堂堂 玉树临风 风流倜傥 英俊潇洒 英姿飒爽

    《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

    2. 关于人物外貌的古诗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摘自诗经·《硕人》) 释义:这是首用比喻的手法写庄姜美貌的诗歌。手指洁白细软,皮肤洁白细腻。脖子修长白净,牙齿光洁匀称。额头宽而方正,眉毛细而弯曲。灵巧的微笑带有酒涡,美丽清澈的眼睛流露出无限深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摘自《诗经·桃夭》) 释义:这是首少女出嫁的诗歌。前两句是写新娘的仪容,她如桃花般婀娜多姿、娇艳动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摘自唐·李白《清平调》) 释义:这是首描写杨玉环无以伦比之美的诗。五彩云霞般的衣裳,花儿一般的容貌,如春风吹拂着带有露水的牡丹一般神采飘逸。即使是绝代佳人赵飞燕也比不上杨贵妃的天生丽质。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摘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释义:这是首思女的怨歌。诗中写出她美丽娇好的仪容:洁白的体肤,纤纤的十指,艳丽照人的装扮和轻盈美绝的仪态。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3. 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古诗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

    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4. 赞美事物品质的古诗,写出六首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5. 哲理诗大全,哲理古诗,哲理古诗全集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题目】琴诗(宋 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题目】拟古 (明 钱宰)【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题目】论诗 (清 赵翼)【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题目】草 (唐 白居易)【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

    6. 描写事物顽强品质的古诗有哪些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7. 15首唐诗整理

    以下均为唐诗,内容、情感、手法都写成一段话在诗句下面,如有课文中唐诗请指明,吾改(文中内容为个人整理,勿转载)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是一首劝友人归隐的送别诗。

    疑问句开篇,既交待有人归隐的原因,又表现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引出最后劝慰友人归隐山林,悠然自适的思想情感。手法有叙事溪居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

    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 的行动。

    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 写作上用了叙事,描写子夜吴歌 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表现非常真诚缠绵。诗人通过妇女趁月明之夜为远行征人赶制冬衣的描写,表达了她们对亲的无限怀念和对和平生活的迫切期盼,抒发了作者对思妇们不幸的遭遇的深切同情之感。

    写作上有叙事,描写,抒情。杂诗沈佺期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良人咋夜情。

    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

    此诗通过写新婚少妇对远在军营的征夫的思念,写出了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一首诗除了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是思想上较为积极的一首,艺术上也颇具特色。

    运用了叙事,抒情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这是诗人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全诗通过描写途中所见景物,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

    诗先写诗人见雁南飞,触景生情,传说中雁南飞至大庾岭而北回,而自己却行程无尽头,不知何日能归。人雁相比,人不如雁,深切表现了诗人忧伤哀怨的复杂的内心感情。

    后四句写大庾岭黄昏的凄迷景色,江潮初落,水面平静,瘴气缭绕,故乡何在?明晨踏上岭头时,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悲苦和乡思在此一露无遗。运用了描写,抒情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

    诗中抒写了诗人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寄托了诗人遁世无闷的心声。

    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

    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生思乡别绪。次北固山下虽是写羁旅乡愁,但只有淡淡一缕,更多的显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境。

    运用了抒情,描写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困居长安时所作,通过夜晚时分对家中妻儿的想象,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运用了描写,抒情,衬托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是一首典型的唐代田园诗,作者写出了月夜星空下的虫鸣景致。

    首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运用了描写,烘托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这首诗写作者游玩春景时受邀到梅道士家做客,吟咏了道士山房中的景物,反映了作者失意之余的离俗之感。

    诗的前半部分写作者在赏玩春景时,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诗的后半部分热情赞叹梅道士的生涯。

    诗中用仙家典故和道家术语,涉笔成趣。赞颂了道士生活的超然物外,悠然自得。

    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早秋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这是一首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前四句写早秋的夜景,五、六两句写早秋的昼景,在描绘秋景的过程中,诗人注重高低远近,落笔细致而层次井然。

    “一叶落。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