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意境赏析论文
1. 【中国诗词的意境分析,举例说明
“意境”定义:“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207页)对于“意”,可解为人的思想意识;“镜”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中国诗词的意境,首先要知道诗词的意和境.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环境的相互映衬或者突显、虚与实的依存、动与静的结合等等,都要分析.具体如下:1.孟郊《游子吟》前四句均为写景(人文环境),后两句寄情,抒发了游子炽烈的报恩之情.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点明了送别时间,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柳”音同“留”),后两句直叙离别之情.以上均是情景交融.2.岑参《逢入京使》,诗人明说要请入京使代为家人“报平安”(明),但内容(虚)却只能由读者自行想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实写(事件及事件发生时间),后两句虚写(明月陪伴王昌龄至夜郎).这就是意境中的虚实结合,有“无声胜有声”之用.3.诗词中动静结合的例子特别多,也很容易发现,就不列举了.意境的分析着重抓住其意与镜即可,分析情境(情景)与情感,这是意境的内容本身;诗词的虚写与实写以及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这二者读者要体味也不难.因原论作篇幅过长,论述较多,笔者根据自己理解简述如上,有不明或者需补述之处可追问笔者,笔者会尽快给予答复.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3)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 古诗的意境分析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那么怎样领 会诗歌的意境呢?首先,要领会诗歌的意象。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例如,"梅"这个物象,本是一种客观事物,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因此,它在不同的诗里,便有了不同的意趣,寄寓着诗人不同的情感。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其形象就明显不同,前者是傲霜挺立、笑看风物的形象,后者是寂寞孤独、无依无着的形象。同样写梅花,谢燮《早梅》是这样的:"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突出的是坚强、不甘人后,但也没引起人们重视,有怀才不遇之感。
而王安石的《梅花》则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的梅花同样也是傲寒,但表现了一种风度与风格,洁白无瑕而又暗暗地给他人送去清香。其次,要透过诗歌语言,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把握诗歌的画面和气氛,感受此时此景中作者的感情。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读者在鉴赏诗歌的意境时,就要运用艺术联想和想像,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如"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的美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没有一个动词,全是名词的排列,读者必须把这些相关景物联系起来,加以想像补充,才能理解诗歌的意境;"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的妙处,在于使静中显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用"疏影"状写梅花稀疏之貌,用"暗香"写梅花清幽的芬芳,梅影疏淡,幽香缕缕,点睛之笔,使梅花神态活现。
3. 关于唐诗宋词鉴赏的论文八百字以上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原因如下: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先讲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课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与陆游的词作风格及其成就。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
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因而流传很广。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
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
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
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
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一、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宋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
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述。
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从后来挖掘出来的敦煌曲子词来看,词在进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长。
4. 如何鉴赏古诗分析意境
在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古诗文的鉴赏有这样两个要求: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中国的古代诗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表达相对含蓄,往往托物言志或写景抒情。这类诗是考查的重点。
一、意境结构的第一个层面,是将思想情感寄托于某种景象而形成意象,这个意象具有情与景的不同方式的交融。
首先,是情景交融式。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雪上空留马行处”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其次,是借景抒情式。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悲壮崇高,体现了进取旺盛的生命活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画面辽阔,感情豪迈,表现了生命的坦荡与生活的富足。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内心情感,这是景物结构与情感结构的交融。
第三,是触景生情式。如孟浩然的《春晓》意象单纯,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在情与景的融合中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才形成了文学特有的意境。
二、意境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使读者通过对意象的理解达到韵味无穷的境界。
其次,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如《陌上桑》中对罗敷形象的侧面描写是一种虚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兹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是侧面烘托罗敷的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
第三,是想像与联想的妙用。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由所见到所想,这是联想的手法,也体现了以实显虚的特点。司空图对虚境作了这样的描述:“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三、意境结构的第三个层面是形神兼备的韵外之致。意境除了带给读者像外之像,还应使人获得言外之意。
首先,是描写外部形象和动作神态表现内心情感。如柳永在《雨霖霖》中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以这样的神态动作,将两人内心的千言万语,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隐于言外。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等豪迈的形象和场景,把内心的雄心壮志显露出来。辛弃疾笔下的江南游子“把吴勾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看一拍,就把内心的无奈与悲愤由外而内的表现出来。这个动作也几乎成了词人的象征。
其次,是托物言志。这是形神兼备的特殊方式。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花的优美姿态和浓郁的花香,显露出诗人“梅妻鹤子”的闲逸高洁。陆游的梅花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此比喻词人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毛泽东的梅花反其意而用之,“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梅花卓立合群的品质。
诗词的意境至少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机结合。此外,比兴、用典、比喻、数字、衬托、对比、炼字、通感、叠词、渲染、对仗、象征、拟人、夸张等手法,都有助于营造诗词的意境。
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弄清楚: ① 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抒发了什么情、志? ② 怎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 ③ 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这三步缺一不可。找出作品中的形象 , 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 , 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 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全面把握作品。
5. 如何鉴赏古诗的意境
古典诗歌语言高度凝炼,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面,并蕴含着无限的深情。
意境其实就是古诗意义在人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专业的说法是: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即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鉴赏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指诗词中情感、观念与环境、气氛的统一体。诗词一般都有优美的意境。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首诗中,初平的水面,低低的云脚,早来的莺儿,暖和的树木,新到的燕子,春潮涌动的泥土,迷人的乱花,矮嫩的小草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这首诗写出了早春所特有的环境气氛,这是诗歌的“境”,同时抒写了诗人热爱迷醉的情怀。这是诗歌的“意”,这首诗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最爱”是作者抑制不住的感情流露。
类似的有优美意境的诗还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 另附一篇详解你下载了看吧。
6. 如何鉴赏古诗的意境
古典诗歌语言高度凝炼,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面,并蕴含着无限的深情。意境其实就是古诗意义在人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专业的说法是: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即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鉴赏诗词的意境。意境是指诗词中情感、观念与环境、气氛的统一体。诗词一般都有优美的意境。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首诗中,初平的水面,低低的云脚,早来的莺儿,暖和的树木,新到的燕子,春潮涌动的泥土,迷人的乱花,矮嫩的小草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首诗写出了早春所特有的环境气氛,这是诗歌的“境”,同时抒写了诗人热爱迷醉的情怀。这是诗歌的“意”,这首诗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最爱”是作者抑制不住的感情流露。类似的有优美意境的诗还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
另附一篇详解你下载了看吧。
7. 【古诗鉴赏中,有关于描述意境有哪些成语】
【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出尘之想】:尘:世俗.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境界.也形容诗文字画的意境、风格不同流俗.【泓峥萧瑟】: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引申指幽雅恬静.【画意诗情】: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郊寒岛瘦】: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鲸呿鳌掷】:呿:张口.鲸鱼张口,海龟腾跃.比喻诗文气势雄伟奇特,意境荒诞虚幻.【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轻莹秀彻】:莹:光洁明亮;秀:秀丽;彻:透彻.比喻诗文的意境新、词藻精、语句俊雅.【清莹秀彻】:莹:光洁明亮;彻:通透.清洁光亮、秀丽透彻.形容诗文意境清新,词藻华美.【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水月镜像】:水中月,镜中像.比喻一切虚幻的影像.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晓风残月】: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胸次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胸有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胸中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意到笔随】:指写诗绘画时一旦思绪或构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将意境现诸笔端.形容运笔时文思敏捷.【意前笔后】:指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出尘之想】:尘:世俗.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境界.也形容诗文字画的意境、风格不同流俗.【泓峥萧瑟】: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引申指幽雅恬静.【画意诗情】: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郊寒岛瘦】: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鲸呿鳌掷】:呿:张口.鲸鱼张口,海龟腾跃.比喻诗文气势雄伟奇特,意境荒诞虚幻.【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轻莹秀彻】:莹:光洁明亮;秀:秀丽;彻:透彻.比喻诗文的意境新、词藻精、语句俊雅.【清莹秀彻】:莹:光洁明亮;彻:通透.清洁光亮、秀丽透彻.形容诗文意境清新,词藻华美.【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水月镜像】:水中月,镜中像.比喻一切虚幻的影像.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晓风残月】: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胸次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胸有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胸中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意到笔随】:指写诗绘画时一旦思绪或构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将意境现诸笔端.形容运笔时文思敏捷.【意前笔后】:指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缀玉联珠】:缀:连结,拼合.形容诗词作品文辞意境的完美.也形容完美的诗词作品.【缀玉联珠】:缀:连结,拼合.形容诗词作品文辞意境的完美.也形容完美的诗词作品.。
8. 《对古诗文字最美意境的鉴赏》作文420字
的放荡。
原来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论是古人的诗词还是于丹的文字,读过之后让人发现,原来诗词居然离我们这么近,年华有限,但是诗意无穷。
重温古诗词,让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诗意的人生,诗意的情怀。诗意如风潜于心。
风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邦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花开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杜甫的那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惬意。
雪纷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柳宗元的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时候我更会想起,苏轼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 鉴赏诗歌意境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李支舜 特级教师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
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 海:辽阔、力量、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 暴雨:残酷、热情。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狂风:作乱。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飘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 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其它类】 酒:欢悦、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