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泯恩仇唐诗

    1. 相逢一笑泯恩仇全诗及意义

    鲁迅<;题三义塔> (1933年)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copy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日记》1933年6月21日:“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西村是一个日本医生。

    ①《管子·内业》:“大心而敢。”注:“心既浩大,又能勇敢。”

    ②劫波:梵语,印度神话中创zhidao造之神大梵天称一个昼夜为一个劫波,相当于人间的四十三亿三千二百万年。

    2. 与“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类似的诗句有哪些

    《赠曾志》 陶铸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3396361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经·小雅《棠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有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肥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瑟。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原文: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作者: 陶铸: 陶铸(1908年1月16日-1969年11月30日),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湖南祁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在中央政治局中位列第四,前三位分别是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

    于文革初期遭迫害,后因胆癌病逝于安徽省合肥市,享年61岁。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张英: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第四首诗的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弄得不可开交,写信让张英利用职权摆平这件事。

    张英提笔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

    邻居见了,也主动让出三尺。结果形成了“六尺巷”,一时传为佳话。

    参考资料 360问答:/q/1370744468068568?src=140。

    3. 相逢一笑泯恩仇全诗及意义

    鲁迅<题三义塔> (1933年)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日记》1933年6月21日:“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西村是一个日本医生。

    ①《管子·内业》:“大心而敢。”注:“心既浩大,又能勇敢。”

    ②劫波:梵语,印度神话中创造之神大梵天称一个昼夜为一个劫波,相当于人间的四十三亿三千二百万年。

    泯恩仇唐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