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吟诵诗歌的几个注意点

    吟诵诗歌的几个注意点

    诗歌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语言艺术,和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自古以来,吟诵一直是学习诗歌的一个有效途径。

    那么,吟诵诗歌时要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呢?

    首先,要仔细揣摩诗歌的情感。

    许多诗歌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诗歌的情感也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特定场景之下的特定的情感。

    如果脱离这一点,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更谈不上恰当的吟诵。

    所以,吟诵时,我们要“口诵心悟”,设身处地地想像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和诗歌所描绘的特定场景,把自己当成诗歌的抒情主人公。

    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文章所蕴涵的情感。

    例如,《六月,我们看海去》体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青年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和勇于闯荡的生命渴望。

    在吟诵这首诗歌时,我们只有把自己想像成当时的青年,真正沉浸到诗歌特定的环境中去,才能准确的传达出诗歌的情感。

    其次,恰当做好诗歌内外在韵律的转换。

    情感是诗歌的一种内在的韵律,吟诵出来就成了外在的节奏。

    “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

    情感的不同,表现在节奏上也有差别。

    一般情况下,轻松愉快的心情,节奏应明快;紧张恐惧的心理,节奏要短促;悲伤痛苦的情感,节奏当缓慢;狂喜振奋的激情,节奏要加快。

    例如,《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要明快,要和着一群风风火火的青年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采用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中那种天然的节奏。

    第三,准确把握诗歌的停顿。

    不同的诗歌体材,停顿的方式往往也不同。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切分时往往采用“二二”式,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骚体诗的停顿,一般根据句中助词的位置确定,如“步余马兮/山皋,抵余车兮/芳林”。

    律诗和绝句的停顿也有一定的规律,五言诗一般采用“二一二”或“二二一”式,七言诗一般采用“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式。

    而现代诗歌的停顿相对来说就比较灵活,它一般要根据句子的语意而定,例如《相信未来》的第五节“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这一节不能在每一句之后停顿,而要抓住关联词语“不管……是……还是……”一气呵成。

    第四,吟诵诗歌还要处理好语调和重音。

    语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升调,前平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讶、兴奋等语气。

    降调,先平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感叹、祈使等语气,表示肯定、坚决、感叹、赞美、祝福、痛苦等感情。

    平调,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严肃、平静、庄重、冷漠等感情。

    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重音,则一般用于需要强调的内容。

    例如《相信未来》前三节的每一节末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重音和曲调,字字拖长,一字一顿,且逐次递进。

    这样可准确表达出作者在那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时代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除了上述技巧以外,吟诵者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使用颤音、鼻音、喉音、气声、体态等来增强吟诵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把吟诵当成一种纯技巧性的东西,因为吟诵本身就是一种十分个性化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结合一些朗诵的技巧,创造性地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吟诵。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