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歌学院
1. 唐代诗人有哪些
你好!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鬼----李贺; 四明狂客-----贺知章; 七绝圣手----王昌龄; 苦吟诗人----贾岛; 诗豪----刘禹锡;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成为初唐成就最大的诗人 盛唐: 田园诗派代表: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代表:岑参,高适 中唐: 以刘长卿,韦应物成就最高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发动了“新乐府”运动] 以山水诗为代表的柳宗元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李商隐成为唐朝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
2. 怎么样划分唐朝诗歌的几个时期
唐朝诗歌发展是和国家状态划分保持一致的。
按照时间划分:
初唐(618年--712年)时期,从公zhidao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中唐(762年--827年),公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时期。
从皇帝登基版的角度来看: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权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祐四年(公元九O七年)
3. 一青古典诗词学院是谁创办的
一青古典诗词学院是柳三(李润锋)创办.
资料:
一青古典诗词学院由 奉旨填词栁三 创办并由兰心、枯枝牡丹共同负责本学院的高层管理及各项教学的筹划和安排。
一青古典诗词学院隶属徐州职工诗联协会里的一青诗社。由社长柳三(李润锋)、牡丹、兰心三人于2011年3月25日开通网络学院,讲师为 柳三、章文轩、青山依旧、长啸临风;同年7月16日职工诗联协会李敏主席(敏行)、李润锋(柳三)等人开通一青现实里诗教班,教师为敏行、风清骨峻、秋雨、柳三;由崔铁军(怀海)老师申报徐州医学院并把“古典诗歌鉴赏与写作”纳入医学院选修课程,同年9月20日开课,讲师为 李敏(敏行)、程建安(风清骨峻)、张亦伟(清河堂主)、董铁军、李润锋(柳三)、刘红军(秋雨)。
网络学院管理组经过半年的整合,现在调整为:
院长:柳三、常务副院长:兰心
副院长:长啸临风、章文轩、青山依旧不改
督察:荷花仙子
院办:一生何求、竹林、田宝
负责监督学院正常运行两位老师为:
徐州职工诗联协会主席:李敏(敏行)QQ:493305120
协会副主席:程建安(风清骨峻)QQ:553861822
原副院长牡丹,负责论坛和学院之间的协调。现在为论坛管理员,并协同风清,怀海等老师辅导一青徐医学院诗教班。
另外,我们还有强大的辅导和评阅老师队伍,他们分别是:
柳三、长啸临风、章文轩、青山依旧不改、青林客、花影、风清骨峻、瓜葛一生、流百川、在木为桐、听雨轩、昨夜西风、杜若、依云、思念、苏于修浩、砍柴、君无忌、孤独客、东方、凝固时光、璞玉、朱砂、紫雪忧韵…….等等。
并且,将定期在呱呱房间(336717)开展古典诗词鉴赏和习作点评课。
4. 唐代各地医学校情况是怎样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下令各府州也分设“医学”,置有规模不等的医 科教学机构。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各地医 学校情况如下:1。
在京兆(首都及其周围直辖地区)及河南(指洛阳)、太原等府,各 有医学生二十人,设医学博士和助教各一人负责教学(下同,但下州因学生 人数少,均不设助教)。 2。
凡大都督府、中都督府所在地,各有医学生十五人;下都督府所在 地,有医学生十二人。3。
凡各州中的上州有医学生十五人,中州有医学生十二人,下州有医学 生十人。各地的医学博士,除负责教授学生之外,还要兼管当地的医疗工作。
唐 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曾下令各府、州的医学生要到所在地区进行“巡 疗”。 当时,担任教学工作的各科博士及助教,地位都比较高。
如太医署的首 长太医令是从七品下,副职太医丞是从八品下,而医博士是正八品上,助教 则为从九品上。这对鼓励教学,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代武德七年(624),在长安建立太医署,这是由国家举办的第一座医 科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医科学校。 公元701年,日本文武天皇的《大宝 律令》,规定了医学教育,并完全采纳唐太医署的制度。
欧洲最早的医学校是 872年意大利成立的撒勒诺医校。唐代太医署既是医学院又是宫廷医院。
太医署最高领导为太医令,副手为太医丞,令、丞各二人。下设医、针、按摩、咒禁四部,医部又分体疗(内科、七年制)、少小(儿科、五年制)、疮肿(外科、五年制)、耳目口齿(五官口腔科、四年制)、角法(拔灌子之 类、三年)五科。
每部设博士一人,医、针二部设助教各一人。下设医师四 十六人,医工一百四十四人,学生八十五人,典药二人,计师生员工三百四 十人。
太医署上归太常寺领导,下附设药园。太常寺主管礼仪、宗庙、祭祀。
药园设有药师、药园生,有“良田三顷”,是实验药田。唐代太医署医学教育的课程安排和专业设置是相当先进和完备的。
课程 设置有基础理论课,读《内经》、《神农本草经》、《针经》、《脉诀》、《甲乙 经》,同时学习临证各科,也学药物栽培和识别。以医科为例,医学生入学 后,经过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便分专业进行专门技能的训练。
据《唐六典》 载:“诸生既读诸经,乃分业教习。 率二十人,以十一入学体疗,三人学疮 肿,三人学少小,二人学耳目口齿,一人学角法。
体疗者七年成,少小及疮 肿五年,耳目口齿之疾并角法二年成”。“体疗”相当于内科及妇科,“疮肿” 即外科,“少小”为儿科,“耳目口齿”属五官科,“角法”类似于拔火罐之类 的特殊疗法。
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其专业设置、生员人数及学习年限,都 根据临床需要和学习的难易程度考虑,充分体现了教学计划的严谨和合理。唐代太医署的考试制度同样很严格。
医学生的入学考试录取方法,一如 “国子监”(见《新唐书•百官志》)。入学后随教学进程考试,平时由各科博 士月考一次,太医令则负责季考一次,太医署的上级主管部门太常寺则组织 年终总考。
根据考试的成绩,决定学员的升迁和降黜:“若业术过于见任官 者,即听补替;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从本色。”(见《唐六典》卷十四)同 时,这一考核制度也适用于教学辅导人员,“凡医师、医正、医正疗人疾病, 以其全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见《旧唐书•百官志》)。
这种严格的考试制 度,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其优胜劣汰的结果,可以保 证国家最高学府保持医疗教学始终领先的地位。
从上可见唐代的医学教育已很完善,为以后历代的医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但太医署的教育目的,只是培养御用医师,而广大民众还是靠家传师授的民 间医生治疗。
唐代科学教育体制的确立,是其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和科举制度 日益完备的产物。它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具领先地位,比西方最早的医科学校 一意大利的萨勒诺医学校至少要早200多年,影响远及朝鲜、日本等国, 在中外医学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5. 唐朝诗歌为什么能够繁荣无比
唐代诗歌繁荣基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多种条 件,但唐诗达到繁荣无比的境地则与科举考试和爱诗风尚有着 直接的关系。
高宗调露二年(680),朝廷规定进士考试第二场加试诗、赋 各一篇(首),要求别出心裁者才算合格。开元年间,进一步规定这场考试专考诗歌,并提高要求水准。
这些规定在全国范围内 掀起学习诗歌的热潮。为了荣耀一生的进士及第,天下文人举子无不以极大热情学习和创作诗歌。
许多史料透露,人们为了 顺利考中进士,早在童蒙教育阶段就开始学习诗歌了。一些著名诗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大家的作品,曾被民间无数次搜求、辑录,作为教材在里学、私塾里使用。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唐朝 皇帝对诗歌考试也特别重视,文宗、宣宗等皇帝每遇新科进士选 拔出来,总是询问有无杰出的诗歌文学之才。他们对诗歌大家尊崇之至。
例如,大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宣宗皇帝深切悼念说: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敎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 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推崇和缅怀之 情。上行下效,统治者的倡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唐代留下强盗爱诗的一则奇事:诗人李涉路遇强盗,没想到强盗说,既然是李博士(时人对李涉的尊称)驾临,我们就不抢什么了,但是求您送给我们一首诗吧。 李涉马上口占一绝:“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结果强盗们不但对李涉厚赠礼送,而且自己改邪归正,做起了良民。
在唐朝,吟诗作赋 。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风 尚。
士人、学子们见面 总以诗歌较上下,这自 不必说。上自皇帝、高 官,下至樵夫、走卒,人 人都能口占几句。
据 说,白居易每有新作,总 得让邻居老妇评判一 番,听得顺口才成定稿。 同时名人们的诗作,往 往被民间私自雕版印刷,随时可以在市面上买到,这样人们非常方便学习经典诗句, 也比较容易提髙水平。
在当时,岭南荒蛮之地竟能出现七岁女 送别兄长的杰作,而长安小李泌五岁咏诗就能得到玄宗皇帝的 好评。 据统计,乾隆朝初编《全唐诗》的时候,就收有三千余名 杰出诗人的大约五万首诗歌佳作。
后来从杂史古籍和考古文 献两大途径不断寻拣,今天已经可以看到大约十万首唐诗以及 因遍及各个阶层和区域角落而难以估算的庞大的诗人群体,这 是前后所有朝代都无法见到的奇迹。
6. 谁能告诉唐朝诗歌的概况
唐诗
唐诗是一种发展于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行文工整,重韵律,单句字数上分五言,七言,篇幅上则分为绝句、律诗、乐府。
唐诗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初唐
初唐早期诗人承袭南朝宫体诗,用词多华藻绮丽空洞,以上官体为代表,主要诗人有李世民、虞世南、禇亮、李百药、上官仪、上官婉儿等等。
初唐中期诗人代表为文章四友和沈宋体,文章四友是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四人。沈宋体代表为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一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3666139方面沾染了宫体诗的习气,一方面也写了些描写真情实感的好诗。
初唐晚期诗人主要有王绩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一扫萎靡的宫廷诗风,描写了真实生活。
陈子昂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他大胆从事诗歌革新,热情洋溢、气势流畅,他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的承前启后的伟大诗人。
2.盛唐
盛唐诗人流派众多。
盛唐前期诗人张九龄、王翰、王湾以及吴中四友贺知章、包融、张旭、刘昚虚。
田园诗派有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丘为等。
边塞诗派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等。
伟大诗人李白号称诗仙,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伟大诗人杜甫号称诗圣,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3.中唐
承继杜甫乐府诗的精神,中唐早期的乐府诗人元结、顾况之、戎昱和戴叔伦写诗指责朝廷宫吏,陈述民生疾苦。
继盛唐的王孟之后,中唐的山水诗也有发展,主要诗人有刘长卿、韦应物等。
边塞诗此时仍在延续,代表诗人为李益、卢纶等。
大历十才子包括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翊、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李端。他们的诗歌很少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疾苦,大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
在伟大诗人白居易的率领下,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如火如荼。除了白居易,主要诗人还有元稹、张籍、王建等,新乐府运动的主旨为批判现实。
韩愈、孟郊、贾岛、卢仝、马异等人别为一派,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坛,从而扩大了诗的领域,但是也带来了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
在元白派和韩孟派之外,刘禹锡、柳宗元也是中唐时代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对后代也有不小的影响。
李贺是中唐时期一个很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诗歌史上,他都可以说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4.晚唐
晚唐前段诗分两大派,杜牧、张祜、许浑、赵嘏、马戴、刘沧等人风格清俊豪迈,健爽悲凉,往往在历史的凭吊中寄寓着衰世的感慨。
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多绮丽浓艳之作,开艳丽诗风,以救孟郊、贾岛以来的清苦枯槁之病。
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为晚唐诗坛雄长。杜牧俊爽悲慨、风骨豪迈,李商隐归缛丽于沉郁、寓深意于绮思,自成一体。
晚唐后段诗也分两大派,一群是罗隐、聂夷中、杜荀鹤、皮日休、陆龟蒙等刺时愤世的尚俗诗人。一群是韦庄、司空图、郑谷、韩偓等伤时忧生的清丽诗人。他们都擅长近体,一般多纤巧而少浑朴,多直露而少含蓄,多佳句而少完篇,多雕琢而少圆融。
参考资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4%90%E8%AF%97